
據學者統計,在1872- 1893年間,買辦為中國擁有的輪船公司提供了54.5%的資金, 為中國煤礦提供了62.7%的資金,在1890--1910年間,為中國27家棉紡業提供23.23%的資金,在1883--1913年間,為中國機器制造業提供了27. 68%的資金。這說明,近代”買辦”
A.投資的重點領域是民族輕工企業
B.以投資方式控制民族工業的命脈
C.投資結果獲得了豐厚的利潤回報
D.通過投資加強了民族資本的實力
據學者統計,在1872- 1893年間,買辦為中國擁有的輪船公司提供了54.5%的資金, 為中國煤礦提供了62.7%的資金,在1890--1910年間,為中國27家棉紡業提供23.23%的資金,在1883--1913年間,為中國機器制造業提供了27. 68%的資金。這說明,近代”買辦”
A.投資的重點領域是民族輕工企業
B.以投資方式控制民族工業的命脈
C.投資結果獲得了豐厚的利潤回報
D.通過投資加強了民族資本的實力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化。材料信息顯示,在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中,有相當數量的買辦資本投人到民族工礦輪船、棉紡織、機器制造等企業之中轉化為民族資本,這客觀上加強了民族資本的競爭力,故D項正確。買辦資本的投資對象包括中國的輕工業和重工業,故A項與材料信息不符;B項的控制和C項的利潤回報從材料中無法得出。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