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行不義必自斃”這句話出自( )。
A.《前赤壁賦》
B.《季氏將伐顓臾》
C.《鄭伯克段于鄢》
D.《石崇與王愷爭豪》
“多行不義必自斃”這句話出自( )。
A.《前赤壁賦》
B.《季氏將伐顓臾》
C.《鄭伯克段于鄢》
D.《石崇與王愷爭豪》
C
“多行不義必自斃”出自《鄭伯克段于鄢》,是鄭莊公批評共叔段的話
擴展知識
成語故事編輯 播報
春秋時,鄭武公娶武姜為妻,生了鄭莊公和共叔段。因莊公是倒著生出的,所以取名“寤生”。武姜厭惡莊公,想立共叔段為太子,就屢次向武公提出請求,但武公就是不許。 [3]
等到莊公繼承了君位,武姜又替共叔段請求把“制”這個地方封給他。莊公說:“‘制’是個險要的地方,虢叔就曾死在那里。您換個地方吧,只要是其他的地方,我都會照您的吩咐去辦。”武姜于是請求把“京”這個地方給段,莊公同意了。段到了那里,便開始招兵買馬,制造兵器,擴展都邑。 [3]
大夫祭仲對莊公說:“一國之中的都邑不應該太大,如果高度一丈的都邑城墻周長超過三百丈,就有可能威脅到國君的地位,而成為國家的禍害。先王的制度,大都邑的大小不超過國都的三分之一,中都邑的大小不超過都城的五分之一,小都邑的大小不超過都城的九分之一。現在京城的大小不合規定,這有悼于先王的制度,您將來怎么控制呢?”莊公說:“母親要這樣,我也沒有辦法,但是怎么做才能避免禍患呢?”祭仲回答說:“武姜哪有滿足的時候!不如趁早給共叔段另外安排個地方,不要讓他的勢力蔓延開去。如果蔓延開去,就很難對付了。您想,蔓延的野草還不容易鏟除,何況是您驕寵的弟弟呢!”莊公說:“我現在沒辦法這么做。但不義的事做得多了,一定會自取滅亡的,我們就等著看吧。” [3]
不久,共叔段又要求西部和北部的邊邑也要聽從他的命令。大夫公子呂對莊公說:“一個國家不能容忍這種兩屬的情況,您打算怎么辦?您如果要讓位給共叔段,那就請您允許我去侍奉他,如果不是這樣,那就請您除掉他,不要使老百姓有二心。”莊公說:“用不了多久,他就會自食其果的。” [3]
共叔段進而收取這些兩屬的地方作為自己的封邑,將領地一直擴展到廩延。公子呂再次對莊公說道:“您早點動手吧,否則,等他的地盤擴大了,跟從他的人會更多的。”莊公說:“沒有正義,就不能團結人。土地越廣大,越會走向崩潰。” [3]
共叔段加固城墻,積聚糧草,鑄造武器,充實軍隊,打算偷襲鄭國都城,武姜也準備打開城門做內應。莊公探知了他們約定動手的日期,就命令公子呂率領二百輛戰車去攻打京城。京城的人都起來反對共叔段,共叔段被迫逃進鄢城,莊公又追到鄢地。后來,共叔段逃奔到共國。莊公也把母親軟禁起來,掃除了執政的絆腳石。 [3]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