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2年開始,四川省普通高中將開始使用新教材,2025年參加高考的學生將面臨“3+1+2”高考新模式。全國已經有21個省份分四批啟動了高考綜合改革。七省(區)自2021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即從2021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2024年高考不分文理,實施基于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多元錄取模式。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四川新高考3+1+2最新消息,有需要的同學們,可以參考一下,下面就來具體了解一下吧。
新高考3+1+2選科方法
1、搜集高校專業資料,明確專業傾向
“3+1+2”的模式不像過去“3+3”的模式,可以分文理時簡單考慮一下自己擅長文還是理,等到高考完再考慮自己喜歡的專業。新高考“3+1+2”模式下,選科直接關系到將來大學的專業,因為有的大學專業是會限制高考科目的。比如像醫學這樣的學科,如果高中沒有學過生物,可能就會受限;像是地質勘測這類的專業,也是需要有地理的底子的。所以,前期搜集相關專業的信息很重要。
2、結合考生實際情況,考慮考生興趣和意愿
“3+1+2”中有一點很重要,就是“1”。“1”指的是物理和歷史只能選一門,那么物理和歷史之間的劃分就限制了考生選文還是選理。高考文理科的選科又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文科理科對于未來找工作都各有自己的好處,但是自己能學好才是最重要的。
但是不喜歡物理和歷史的小伙伴們要注意了,如果選理,必有物理,如果選文,必有歷史,而且它們的分值都很高,所以在這兩門科目上大家一定要多下功夫,發揮優勢,補足短板。考生和家長在選科之前也要考慮一下考生的實際情況,根據考生的興趣和意愿選擇愿意學的科目,或者根據考生心儀的大學專業選擇相應的高考科目。考生可以參考自己高一的成績,聽聽老師的建議,明確自己的實際情況。
其一:兼顧興趣與特長
普通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第一老師,同時興趣也是個人秉性和思維模式的體現,所以興趣是第一前提。可以讓孩子把自己喜歡做的事、喜歡上的課、想參加的興趣小組或社團分類,這樣就可以較為清楚地了解其興趣點和特長了。如果學生并不知道自身到底喜歡哪個科目,這時可以從反面考慮,明確自己不喜歡的科目,通過排除的方式也可以縮小選科范圍。
據專家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對某種工作有興趣,他能發揮其全部才能的80%~90%,并且能長時間保持高效率而不知疲憊。相反,如果他對某種工作沒有興趣,則只能發揮全部才能的20%~30%,還容易精疲力竭。所以在進行專業選擇時,對于自己興趣的考查,主要看當前潛在的職業興趣和對各門學科的學科興趣。
其實我們大多數人的興趣跟我們的性格相關,也就是說我們性格是什么樣,當然對我們的興趣養成也很重要。性格對專業選擇的影響,相對來說不起主要作用,但是,在選擇專業之前對自己的性格有所了解,對今后選擇和專業有關的職業是很有必要的。
一些心理學家建議:熱情、善于言談的學生,比較適合選擇師范、法律、旅游等專業和職業;細心、同情心強的學生,適合選擇醫生專業;獨立性、自制力、堅持性果斷性強的學生,宜選擇工科類的專業;組織協調能力俱佳的學生,宜選擇財經、管理、數理等專業。當然這也只是個人見解。
其二:回顧孩子成績清單
素質教育也就是現行的教育制度下,成績是選擇的最實際的依據。因此,孫老師建議要幫助孩子了解自己各科成績的確切情況后,再把各科成績作橫向和縱向的分析比較,看清楚其哪科更具競爭力。然后在進行選科,這樣更能體現優勢學科。
新高考選科注意事項
1.需了解各大學同一專業選考科目的不同
根據“職業——專業——選科”這條主線選擇科目。如果不想讀工學專業,物理可以不選;選考歷史、地理、政治三門,是絕對不能讀醫學專業的。
不同高校的不同專業的考試科目要求不一樣,學生根據要報考的院系和專業所要求的必考科目選擇自己的選考科目。這里需要強調一下,各個學校同一個專業其選考科目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如臨床專業:上海交通大學選考科目是化學和物理;南開大學選考科目是化學和生物;南京大學選考科目是化學、生物、物理。所以考生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對每個學校各專業的選考科目都要進行了解。
2.排除自己不擅長的科目,選擇優勢科目
高考改革之后,最終成績是按等級賦分來確定,比如卷面成績為80分,若在全省的排名比例是1%,那么最終成績就是100分。所以,選擇考生比較擅長的科目,對最終成績會更有優勢。
在學科成績相差不大的前提下,至少保證物理、化學二選一。否則選擇專業的余地會非常小。同時歷史、地理、政治相對選科范圍較小,原則上不建議學生全部選擇這3科。
以上,就是可圈可點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四川新高考3+1+2最新消息 什么時候開始全部內容,可圈可點一直關注學習資料,為大家提供優質文章,更多內容請各位同學持續關注可圈可點。
【四川新高考3+1+2最新消息 什么時候開始】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