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丑陋的中國人》主要內容是什么
《丑陋的中國人》主要內容是什么
1984年9月24日,柏楊在美國愛荷華大學演講《丑陋的中國人》,強烈批判中國人的“臟、亂、吵”、“窩里斗”以及“不能團結”等,并將原因歸結到“中國傳統文化中有一種濾過性病毒,使我們的子子孫孫受到了感染,到今天都不能痊愈”。次年8月,此篇講稿和另外兩場演講的記錄《中國人與醬缸》、《人生文學與歷史》,一篇訪問稿《正視自己的丑陋面》,以及柏楊的三十幾篇雜文、近二十篇的回應文章結集出版,是為轟動一時的《丑陋的中國人》。
作者簡介
柏楊,臺灣著名作家,人文大師。據柏楊自己推算,1920出生于河南輝縣。1949年去臺灣。自1950年代用郭衣洞之名開始創作,1960年用筆名柏楊寫雜文,揭露中國文化的病態與臺灣社會的黑暗面。目前定居臺北。
柏楊一生念過無數個學校,從小學到大學,因屢屢被學校開除,從沒有拿過一張文憑,為此還造過假文憑。一生中娶過五個妻子,每一次婚姻都伴隨過一段如煙往事。少年時代打過繼母,青年時代從過軍,和蔣氏父子都有過面對面的經歷,多次企圖自殺,無數次被學校和單位開除,曾遭遇十年牢獄之災,在七十年代幾乎被將決……
柏楊一生著述豐厚,《柏楊版資治通鑒》在臺灣被譽為最有價值和最暢銷的一部書,《中國人史綱》被列為對社會影響力最大的十部書之一,其中《丑陋的中國人》在當代華人世界中流傳最為廣泛。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