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們的語文學習中,也有很多時候需要學習外國作者們的文章詩篇,那么,下面是小編整理郁達夫的《馬纓花開的時候》閱讀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馬纓花開的時候》閱讀原文:
約莫到了夜半,覺得怎么也睡不著覺,于是起來之后,就順便走上了向南開著的窗口。把窗帷牽了一牽,低身鉆了進去,上半身就像是三明治里的火腿,被夾在玻璃與窗帷的中間。
這兒是法國天主教會所辦的慈善醫院的特等病房樓,今天早晨進院來的時候,那個粗暴的法國青年醫生,糊糊涂涂地諦聽了一遍之后,一直到晚上,還沒有回話。傍晚的時候,那位戴白帽子的牧母來了一次。問她這究竟是什么病,她也只微笑搖著頭,說要問過主任醫生,才能知道。
心里頭這樣在恨著急著,我以前額部抵住了涼陰陰的玻璃窗面,雙眼盡向窗外花園內的朦朧月色和暗淡花陰,作無心的觀賞。立了幾分鐘,怨了幾分鐘,在心里學著羅蘭夫人的那句名句,叫著哭著:
“慈善呀慈善!在你這令名之下,真不知害死了多少無為的犧牲者,養肥了多少卑劣的圣賢人!”
進院后第二天的午前十點多鐘,那位含著神秘的微笑的牧母又靜靜兒同游水似的來到了我的床邊。
“醫生說你害的是黃疸病,應該食淡才行。”柔和地這樣的說著,她又伸出手來為我診脈。她以一只手捏住了我的臂,擎起另外一只手,在看她自己臂上的表。我一言不發,只是張大了眼在打量她的全身上下的奇異的線和色。
“你的脈并不快,大約養幾天,就馬上會好的。”
她的富有著抑揚風韻的話,卻是純粹的北京音。
“是會好的么?不會死的么?”
“啐,您說哪兒的話?”
似乎是嫌我說得太粗暴了,嫣然地一笑,她就立刻靜肅敏捷地轉了身,走出了房。而那個“啐,您說哪兒的話?”的余音,卻同大鐘鳴后,不肯立時靜息般的盡在我的腦里耳哄哄地跑著繞圈兒的馬。
起初她來的時候,只不過是含著微笑,量量熱度,診診我的脈,和說幾句不得不說的話而已。但后來有一天在我的枕頭底下被她搜出了一冊Baudelaire(人名)的小冊子后,她和我說的話也多了起來,在我床邊逗留的時間也一次一次的長起來了。
她說她的哥哥曾經去羅馬朝見過教皇,她說她的信心堅定是在十五年前的十四歲的時候。而她最對我表示同情的一點,似乎是因為我的老家遠在北京,“一個人單身病倒了,在這舉目無親的上海,哪能夠不感到異樣的孤凄與寂寞呢?”尤其覺得巧合的是,兩人在談話的中間,竟發現了兩人的老家,都偏處在西城,相去不到二三百步路遠,在兩家的院子里,是都可以聽得見北堂的晨鐘暮鼓的。
又經過了一星期的光景,天氣更加熱起來了。園里的各種花木,都已經開落得干干凈凈,只有墻角上的一叢灌木,大約是薔薇吧,還剩著幾朵紅白的殘花,在那里裝點著景色。距盛夏想也已不遠,而我也在打算退出這醫藥費昂貴的慈善醫院,轉回到北京去過夏去。可是心里雖在這么的打算,但一則究竟病還沒有痊愈,而二則對于這周圍的花木,對于這半月余的生活情趣,也覺得有點依依難舍,所以一天一天的捱捱,又過了幾天無聊的病囚日子。
有一天午后,正當前兩天的大雨之余,天氣爽朗晴和得特別可愛,我在病室里踱來踱去,心 里頭感覺異樣的焦悶。大約在鐵籠子里徘徊著的新被擒獲的獅子,或可以想象得出我此時的心境來,因為那一天從早晨起,一直到將近晚禱的時候,一整日中,牧母還不曾來過。
直到送晚餐來的時候,菲列浦才從他的那件白衣袋里,摸出了一封信來,這不消說是牧母托他轉交的信。
信里說,她今天上中央會堂去避靜去了,休息些時,她將要離開上海,被調到香港的病院中去服務。若來面別,難免不動傷感,所以相見不如不見。末后再三叮囑著,叫我好好的保養,靜想想經傳上圣人的生活。若我能因這次的染病,而歸依上帝,浴圣母的慈恩,那她的喜悅就沒有比此更大的了。
我在窗前又呆立了一會,旋轉身就披上了一件新制的法蘭絨的長衫,拿起了手杖,慢慢地,慢慢地,走下了樓梯,走出了樓門,走上了那條我們兩人日日在晚禱時候走熟了的葡萄甬道。忽而來了一陣微風,我偶然間卻聞著了一種極清幽,極淡漠的似花又似葉的朦朧的香氣。向右肩瞟了一眼,在我自己的衣服上,卻又看出了一排非常纖勻的對稱樹葉的葉影,和幾朵花蕊細長花瓣稀薄的花影來。
“啊啊!馬纓花開了!”毫不自覺地從嘴里輕輕念出了這一句獨語之后,我就從長椅子上站起了身來,走回了病舍。
一九三二年六月
(有刪改)
《馬纓花開的時候》閱讀題目:
4. 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文章按照時間順序敘述了“我”在法國天主教會所辦的慈善醫院養病以及與牧母交往的經歷。
B. 牧母離開慈善醫院的時候沒有前來告別,而是托菲列浦帶來了一封道別信,這是為了避免面別時的傷感。
C. 本文寫牧母與“我”都是北京人,兩家相去不遠,都可以在院子里聽到北堂的晨鐘暮鼓,表達了濃郁的鄉愁。
D. 本文寫“我”想離開上海回北京,卻又留戀“這周圍的花木”和“這半月余的生活情趣”,實則表達了對牧母的不舍。
5. 文中多次寫牧母的“微笑”有何用意?請結合文意簡要分析。
6. 結合文本,談談為什么以“啊啊!馬纓花開了!”為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