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金鳳的作品一直是我們在進行語文學習時研讀的多數作品之一,在其文章中有很多細節處值得我們細細琢磨、深深品味。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踏雪歸鄉》閱讀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踏雪歸鄉》閱讀原文:
①一枝紅梅挑開了臘月的門簾,北風中都是節日的氣息,睡夢里全是故鄉的年景。年是一缸陳釀,被節令的咒符封存,在人們的殷殷盼望里,直到臘月才緩慢開封。當朔風掃凈天空的陰霾,雪花漿洗了歲月的風塵,臘月的酒就再也封不住,香氣四散,人們踏著厚厚的雪毯回到故鄉,暢快淋漓地取飲那壇歲月的醇香。年的香氣就像一道歲月里的密碼,折疊在二十四節氣的夾縫中,塵封于十二月的窖缸底部,寒風凜冽的臘月,它被紛飛的大雪撩撥,封條瞬間風化。千里冰封也封不住的香氣將基因里的密碼激活,人們騷動不安,所有的指向都是一個方向:回家過年。
②回家的路也許很近,中間沒有萬水千山,但卻橫亙著滄桑歲月;回家的路或許很遠,需要用一年的盼望捻成一張票根。車站、碼頭、渡口、機場到處是擁擠的人群,各種各樣的啟程和出發,充滿了隆重的儀式感。積攢久遠的豪邁情懷,伴隨著漫天飛雪進入高亢的樂章。患得患失的心情,焦灼不安的面孔,都為一張回家的票。回家的人摩肩接踵,回家的路一票難求,臘月里最動人的一句話是:有票了!手握一張回家的票,那才是握住了最大的幸福。租車、拼車、自駕車,無票也要回家,他們浩浩蕩蕩向著迢迢鄉關進發。大寒小寒又一年,臘月的風雪分外殷勤,來給年的盛宴加油助興,回家過年的人,頭頂雪花,身披塵埃,日夜兼程,朝圣一般歸來。
③回家,是臘月里最閃光的主題。家里有什么呢?沒有金山銀山,沒有香車寶馬,甚至連大街上的路燈都疲倦地昏黃著。破舊的屋子、衰老的爹娘,被寒冷覆蓋,跟簡陋相依;老家是兩扇柴門,當初,他一甩門揚長而去,現在只想回去,給當年那一聲“吱呀”的哀嘆懺悔。
④火車、汽車、驢車都坐過了,最后需要用腳板去丈量那段崎嶇的山路。在城市里走慣了柏油路的皮鞋被咬出滿腳板的包,這仿佛是他欠故鄉的一筆債,一回到這片土地上,那虧欠過土地勞作和汗水的腳就會疼。
⑤遠遠望見幾縷炊煙,淚就盈滿眼眶。家鄉的煙火還在,并沒有因為你的遠走而消失,它們一直努力地延續著鄉村的暖,保養著土地的根;村頭幾棵老樹更顯滄桑,它們是村莊的年輪,枝丫上還刻著游子的童年故事;幾段土墻已近坍塌,就像殘破的黃卷,此間文章讀來已經恍如隔世。
⑥那么多從故鄉出走的身影,他們或者淘到了金子,富貴成豪;他們或者折損了青春,收獲了滄桑。每當他們夜晚獨對星空時,浮華和名利都被過濾掉,他們的心靈惦記的是最初那兩扇柴門,那是故鄉的眼睛,鐵鎖鎖不住它牽掛的眼瞼。如今,他們回來了。越過兩道房門才能到達他的里間屋,那是祖祖輩輩的規矩:年輕的后生要藏在最深的那間房間里。是不是從遙遠的祖先那里就預言了孩子們遠走高飛的線路,就那么深藏著?遠在千里的你,夢里曾無數次推開家門,棲居在曾經厭倦的窄仄小炕上,一翻身才知道是硬板床或者席夢思。你在夢里哭出聲來:閉著眼都能走準的家門,卻那么遠,那么遠。
⑦家或許因為偏僻依舊貧窮,因為貧窮你才會出走,但是那根線永在,那是根,是安放靈魂的地方,回家過年是一年一次的靈魂皈依,一年一次的狀態還原。一年的打拼,城市的喧囂和忙碌,讓心變得堅硬無比,許多想念冰封在心底,許多感念來不及梳理,許多債,一直在那拖欠著。如今,就讓年把你帶到故鄉踏實的火炕上,重溫原初的舊夢。一年的辛勞,需要一個甜美的香夢來養足精神;一年的疲憊,需要一碗故鄉的米酒來再次壯起行囊;一年的隱忍和偽裝,吞下的苦辣,咽下的酸咸,需要在故鄉的酒杯中慢慢軟化。攥一把家鄉土,骨頭就更硬氣;吹一吹村口風,打拼就更有勁;喝幾天村口的甜井水,所有外面沾染的濁氣就蕩滌干凈。在祖墳上放一掛揚眉吐氣的響鞭,闖外的兒孫回來了。不管在外面受過多少風寒,摔過多少跟頭,回到故鄉的土地上,爺們都是擲地有聲。
⑧有些門還鎖著,那些主人究竟此刻在哪里呢?當初,兩扇門“咣當”一聲落鎖,墻頭的狗尾草也咿呀,天上盤旋的燕子也嗟嘆,一戶空蕩蕩的門扉,追著打問號的鄉路問:你要到何處去啊?
⑨你手扶門板沉思,門板也是游走的游子,卻總也走不出門框指定的距離。門框是門板的搖籃,用上下兩個門臼,拴住了門板那浪蕩的心。門板 “吱呀,吱呀”,撓得門臼直響,門臼干澀的眼睛徒勞地看著一心往外飛的孩子。別嫌我箍得太緊,我不能撒手啊,一撒手你就不成才了。那些勸說和絮叨,連屋里的老婆婆都煩了:毛還沒干呢,就想飛!磕頭作揖不管用,一頓耳刮子就好了!說說罷了,刀子嘴豆腐心。炒菜的時候從筷子頭上省下兩滴菜油,順著門柱頭滴進去,反復搖兩下門板。說,看看,還有沒有本事耍脾氣?被菜油喂過的門板果然就乖巧地順從開合,再不喧鬧。老婆婆手扶門框望向街門外,當年若舍得兩滴油,孩子哪會遠走他鄉呢?那街門一直開著,當年出走的孩子,什么時候回來?
⑩那些街門從此白天不落鎖,它們隨時等待闖外的親人歸來。老人們上坡下園,鑰匙在門垛下的小洞里,在矮墻頭的瓦瓣下,在門邊的籬笆上,在南瓜葉子里,在一串扁豆花間,就那么在陽光下閃著亮晶晶的光。歸家的人,只要還愛著家鄉,那把回家的鑰匙就不會丟。
⑾一天天,一月月,那把鎖思念鑰匙和打開它的手,思念都結痂成黃澄澄的鐵銹。那門檻寂寞地想念邁進邁出的腳步,思念得生出許多苔蘚。故鄉的老井、梧桐落葉、貼滿花朵的窗,一院子的荒草和惆悵的蝴蝶,十二個月圓之夜的皎潔月光,都在老鎖喑啞的喉嚨里。
⑿胡同里的腳步聲是老態龍鐘的鎖返老還童的丹藥。離家那么久了,孩子,門上的紅對聯朝來暮去地衰老了,墻頭上的雜草繁榮之后又枯萎下去,野地里的禾苗,長大后又回到糧倉,游走他鄉的包裹,你知道嗎?一陣歡笑,一陣春風,嘩啦,家門打開,鐵鎖那銹黃的牙齒間,露出難得的笑容,鄉下那兩扇嘴唇哆嗦的門板,卻什么也沒說出口。那兩扇門板很舊很老了,好像誰松動的牙齒,說不定啥時候就卸任了;又像誰漸漸失去力氣抓不住什么的雙手,要不了什么因由就撒手了。那門終究會破損倒塌,護不住一個荒蕪庭院的舊聞和記憶。背著那扇家門行走的身影,踏雪歸來,他已經明白,自己傾盡一生,都走不出家門的凝望。
(節選自2018年1月《人民日報》,有刪改)
《踏雪歸鄉》閱讀題目:
12、文章第⑦段中,作者為什么說回家過年是“靈魂皈依”與“狀態還原”?請簡要概括其原因。(4分)
13、本文語言生動,請按照要求回答下面問題。(4分)
(1)說說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表達效果。
回家過年的人,頭頂雪花,身披塵埃,日夜兼程,朝圣一般歸來。
(2)聯系上下文,從修辭角度賞析下面句子。
胡同里的腳步聲是老態龍鐘的鋪返老還童的丹藥。
14、在⑧~⑿中“門板”“門鎖”這兩個詞語多次出現,請結合文章內容談談這兩個詞在文中的含義。(4分)
15、請結合全文,談談作者在文中抒發了怎樣的情感。(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