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和長征初期嚴重受挫的情況下,為了糾正王明“左”傾領導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挽救紅軍和中國革命的危機而召開歷史上著名的遵義會議。關于遵義會議的論述,以下正確的有( )
A、集中解決了當時具有決定意義的軍事問題和組織問題
B、全力糾正了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左”傾錯誤
C、會議是在共產國際的指導下做出的
D、成立由周恩來、毛澤東、王稼祥組成的新三人團全權負責紅軍的軍事行動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和長征初期嚴重受挫的情況下,為了糾正王明“左”傾領導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挽救紅軍和中國革命的危機而召開歷史上著名的遵義會議。關于遵義會議的論述,以下正確的有( )
A、集中解決了當時具有決定意義的軍事問題和組織問題
B、全力糾正了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左”傾錯誤
C、會議是在共產國際的指導下做出的
D、成立由周恩來、毛澤東、王稼祥組成的新三人團全權負責紅軍的軍事行動
答
案ABD
解 析
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次極為重要的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遵義會議的歷史意義主要有以下幾點:
遵義會議結束了王明“左”傾冒險主義路線在黨中央的統(tǒng)治,毛澤東在會議上發(fā)表了重要發(fā)言,對第五次反圍剿和長征以來的左傾錯誤進行分析和批判。會議集中全力從軍事上和組織上糾正了左傾錯誤,對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進行了總結。
會議上肯定了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軍事路線,肯定了毛澤東等關于紅軍作戰(zhàn)的基本原則。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同時也為中國革命指明了前進的方向,為中國革命的勝利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
遵義會議在中國革命最危機的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也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遵義會議也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列主義基本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會議。它也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從幼年走向成熟。從此,中國革命就在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路線指引下走上了勝利發(fā)展的道路。
擴展知識
舉世聞名的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這次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結束了王明“左”傾教條主義在黨內的統(tǒng)治,從而使黨領導的民主革命和革命戰(zhàn)爭轉危為安,轉敗為勝,大大加快了我國革命勝利發(fā)展的進程。
遵義會議是我們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解決中國革命問題的重要會議,自黨的成立至大革命失敗,到遵義會議以前,黨還處在幼年時期,黨還不善于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很好地結合起來,對中國革命的規(guī)律還缺乏深刻的認識,因而對中國革命中的重大問題,往往照搬外國的經驗。又因我們黨是共產國際的一個支部,因而在決定中國革命斗爭的重大問題時,往往是聽從共產國際和共產國際駐中國代表的意見。從黨成立到遵義會議前的十四年中,黨召開的歷次重要會議都有共產國際的指示或共產國際代表的參加。共產國際對世界革命運動和中國革命斗爭起過推動、幫助的作用,有些指示也是正確的;但由于共產國際對各國的實際情況缺乏具體的深入的了解,因而有些指示是不正確的;而在斯大林領導共產國際期間,存在著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共產國際指示和蘇聯(lián)經驗神圣化的錯誤傾向,因而它給中國革命斗爭帶來了不良影響和重大損失。
遵義會議不僅沒受共產國際指示的干預,而且對共產國際的軍事顧問李德的瞎指揮進行了嚴肅的批判。這和以往黨的歷次重要會議是不相同的。從會議內容本身也可以清楚地看到這個歷史特點。
在軍事上,遵義會議徹底否定了博古、李德的“左”傾教條主義的軍事路線,充分肯定了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軍事路線,對黨內兩條軍事路線的一場大爭論作出了正確的結論。 會議在批判李德等的軍事教條主義的同時,反復強調領導中國紅軍戰(zhàn)爭,應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戰(zhàn)爭實踐相結合的原則,根據中國革命斗爭的實際情況,來規(guī)定和制定紅軍的組織形式、戰(zhàn)略方針和戰(zhàn)爭形式等。
在整個會議召開的過程中,在關于紅軍戰(zhàn)略方針等問題的激烈爭論中,毛澤東等同志密切結合中國社會的實際情況和中國紅軍戰(zhàn)爭的特點,實事求是地有理論、有分析地總結了第五次反“圍剿”戰(zhàn)爭失敗的經驗教訓,嚴肅地批評了共產國際軍事顧問李德的錯誤;這種不迷信外國,不迷信教條,不迷信共產國際,不迷信軍事權威,這種敢于向教條主義、向權威進行堅決斗爭的革命的、批判的戰(zhàn)斗精神,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和毛澤東等同志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問題的勇氣和魄力,反映了我們黨和毛澤東等同志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解決中國革命問題的實際能力和水平。
遵義會議在沒有共產國際的干預下,獨立自主地從組織上進行了改組,增選了毛澤東同志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軍事指揮權,決定仍由最高軍事首長朱德、周恩來為軍事指揮者。會后不久,常委進行分工,由張聞天同志代替博古同志負總責,毛澤東、周恩來同志負責軍事。在行軍途中,又組成了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同志參加的三人指揮小組。從此,毛澤東同志便成為紅軍和黨中央的主要領導人。這是我們黨的英明選擇,是黨在這一時期的重大成就。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