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中考改革有一般的學生上不了高中,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關于中考改革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 央視揭秘為什么有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的相關訊息,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高考逼近,一張舊圖又再次在網上引發了熱議:
一半初中生上不了高考、不能復讀、不能擇校........
這讓家長們焦慮了:
“比起高中,中考才是一考定終身。”
“一個上初中的孩子才多大點兒,就讓出去讀職高,畢業進入社會了怎么辦?”
一半初中生上不了高中成定局
早在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就豎起了一面大旗:
“今后一段時期,總體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招生規模大體相當。”
簡單來說,就是50%的初中畢業生去讀普通高中,50%的學生去讀職高。
關于高中生和中職生五五分并不只是說說而已,近年來的新聞,已經開始逐漸坐實:
2020西安中考新政策,高中和職業技校繼續實行分流,錄取比例由6:4調整為5:5。
陜西寶雞發布“中考復讀禁令”,禁止公立中學、民辦初中、普通高中、校外培訓機構招收初三復讀生,為的是確保普通高中和職高6:4的錄取任務圓滿完成。
廣安市人民政府回應,自2020年秋季起,全市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嚴禁招收復讀生,自2021年起全市所有普通高中學校不再招收非應屆初中畢業生。
河南各地普通高中的平均錄取比例再次降低,比去年的55%降低了3.27%,僅有約51.73%。
去年深圳,普通高中錄取率從47%降到45%
總之,復讀是走不通的。猶記得很久之前,分數不夠是可以付費擇校的,但是現在,擇校的路也被堵死了:
2015年江西省南昌市出臺零擇校制度;
2016年湖南長沙、河南省、廣東省全面取消擇校招生計劃;
2018年遼寧省普通高中嚴禁招生“借讀生”“擇校生”;
2019年云南省一律不得招收擇校生;
“分數不夠錢來湊”是真的行不通了,中考比高考難也成了不爭的事實。
為什么普高中職要五五分流
從初中就開始將學生分流,很多家長其實都很焦慮。
現在很多家長其實都是大學出生,甚至一些都是名校高學歷父母,很難接受自己的孩子連高中都上不了去讀個職校。
然而,無論家長接受與否,這都是一個趨勢。為什么非得是這樣?
最近央視財經頻道的一個報道,大概道出了其中的真相:
制造業招工難,人員流動大
在制造業發達的地區,都很難找到工人,不得不靠漲薪留人。8000元招來的工人,不到一個月,就被別人用10000元月薪挖走。
現在的工廠也都是以80、90后為主,他們在新時代下成長,對工作生活有追求,不想在活多錢少的地方工作。
疫情期,新增騎手四成曾是制造業工人
國家統計局顯示我國勞動人口規模接近9億,但是經常可以在網上看到一邊是企業招不到人,一邊是畢業生就業難,那勞動力到哪去了?
有個數據說明了這一點:中國快速壯大的互聯網產業吸納越來越多的青壯年勞動力。2019年,中國快遞業務從業人數已突破1000萬人,餐飲外賣員總數已突破700萬人。2020年某平臺曾公布數據:疫情期間兩個月內新增騎手58萬人,其中40%來自制造業工人。
勞動力產業間的轉移才是真相。
還記著下面這位外賣小哥用英語幫老外點快餐的事情嗎?2018年的時候,國內外賣小哥人數就接近700萬,按比例換算,碩士及以上學歷的外賣小哥超過7萬。(驚訝臉!)
制造業招工遇冷、互聯網就業火熱,雖然機器能取代大量普工需求,卻依然難以撼動很多高級技工的崗位,高薪之下往往一“匠”難求。
社會需要的人才是多樣化的,分層教育在所難免,而中考分流就是義務教育結束后的第一次分層。
很多人都感受到這十幾年來藍領的需求很旺盛,但是招工卻很難,供給短缺。盡管過去幾年藍領工人一直在增長,但是增速卻持續放緩,而需求依然在漲。
所以不難理解,國家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職高強制分流,出于兩個目的,一是提高國民受教育程度,二是培養職業技能人才。
家長如何應對這種局勢?
雖然我們總是安慰自己,現在的社會也不完全看學歷,進了社會經驗能力更重要。
但是從學校跨入社會的那一步,還是需要一紙證書來打開門禁卡。畢竟第一份工作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以后的發展。
沒有讀過高中,沒有大學本科畢業證,在這么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真的很難抓住機會。
家里有親戚孩子在職高上過學的應該都有深刻的體會:
初中畢業就直接進入職高就讀,這個年齡的孩子還處在懵懵懂懂的狀態,還沒有養成較好的思維習慣和強自律性,學習主動性也很差。很大一部分學生會就此徹底厭學、輟學,破罐子破摔。
所以,家長不愿意讓孩子去上職高是有充分理由的。
于是,拼教育成了父母唯一的出路。
教育內卷引起的全民恐慌也不全是壞事,畢竟我們社會的教育體系就像是一個俄羅斯套娃,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出錯:
想上一個名牌大學,必須高考有個好分數;
想高考考高分,必須讀一個非常好的高中;
想進優質高中,必須在一個不錯的初中保持好成績;
想在好初中有好成績,那么小學就不能拉胯;
既然小學作為起跑線,那就真的拼爹媽了:
買學區房,進優質公立校;
花錢給孩子送進私立名校;
各種文化課興趣課補起來;
有家長可能會說了,我的孩子很聰明,不需要我們操心。估計很多人都覺得只有成績差的孩子才補課,成績好的不需要補課就能考個好學校。
但事實呢,成績好的怕成績差的趕超,也會去補課。于是那些去補課的成績好的學生,越來越好,而沒去補課的成績好的學生,就被迫降級。內卷就這么形成了。
雖然我們都在談內卷給學生和家長帶來的壓力,但現實就是這樣,即使別人不逼迫你,你也不想被動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在哪里都有道理,升學考試也是一樣。
所以,沒有別的選擇,只能內卷,家長去和別的家長競爭,給自己的孩子提供更多的籌碼;孩子去和別的孩子競爭,讓自己成為更靠前的那個。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關于中考改革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 央視揭秘為什么有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的相關訊息,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更多教育訊息請關注可圈可點教育資訊網。
【中考改革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 央視揭秘為什么有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