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高考已經進入考試倒計時,考生們正在努力的學習,希望可以提高自己的成績,考到一個心儀的學校,但是大部分考生都會擔心高考作文得分較低,不知道怎么下手,小編今天為小伙伴們收集整理了關于作文寫作方法與技巧的相關資訊,歡迎大家閱讀。
作文寫作方法與技巧
"材料的選擇不是韓信用兵多多益善,古人云“良桐方能斫美琴”。特別是對那些看起來比較新鮮生動的材料,不考慮是否有助于表現主題,統統塞進文章,結果帶來了龐雜堆砌的毛病。其實,選材貴在精而不在奇,貴在特而不在多,貴在小而不在大……即使你有大量的相關材料,也只能選用其中最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講究以一當十,以少勝多。
優秀范文
人之常情
——“好好活著”
危難之際,共和國總理站在廢墟上安慰悲痛欲絕的百姓要“好好活著”,把人之常情傳遞到了極致;災禍臨頭,軍隊子弟兵臨陣受命,用挑戰極限的付出與承受,鼓舞著“活著就有希望”的決心,把人之常情升華到了信念。
苦痛肆虐,不甘命運擺布的堅強國人勇敢無畏,珍惜“還能活下來”的生命,以堅韌不拔的人之常情感動了世界。
因為能夠“活了下來”,在強悍的自然面前,人們以超然的姿態表現出悲傷而不憤怒,痛苦而不壓抑,無奈而不絕望的冷靜,讓一個最普通的人之常情——“活著真好”,閃耀出人性的純真與堅強。從生存的特殊時期悟出“活著”的生命意義,得以重拾起生活的初衷,痛悔往日的紅塵喧囂給我們的污染,仿佛一個晝夜就讓我們站到了成人行列。
曾經計較過那么多的不情愿,讓自己生活在患得患失的怨恨中,因為出身卑微,花十二分的努力才達到他人三分工夫所達到的境地;因為長相平平,盡管心地善良卻總得不到異性的青睞……如果不是這場災難的降臨,我可能會終生徘徊在這人生陰影中,因為我不懂“活著真好”這份人之常情的真正含義。
人之常情最能創造奇跡的原來是“活著真好”!
“活著”的信仰已不是滿足肉體的衣食所需、物欲享受,而是戰勝悲哀,走出落寂的挑戰。
生活路途不會一帆風順,荊棘與風雨摧殘著我們的軀體和意志,金錢和利益侵吞著我們的靈魂和情感,背負著太多的期待,已經舉步維艱,未老先衰了。“感謝”蒼天給了我一個認識自己的機會,洗刷了內心的污垢和情感的雜銹,明白了真善美的源頭出處。
“活著真好!”給了人生一次重新再來的豪情。“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功名利祿不過是南柯一夢,榮華富貴亦是鏡花水月,曾經斤斤計較的東西竟然是那般虛幻而淺薄。抹去羞愧的淚水,睜大不再迷茫的雙眸,給自己加油:“活出一個新的自我!”
懂得了自尊,學會了堅強,擁有了信念,活出能震撼世態常情的人生。
“好好”地活著,你相信我嗎?
本文在選材上很值得借鑒。汶川地震災難之后寫情感,多數人會進入還未擺脫哀傷的材料圈子,反而會使選材過于集中,而影響文中其他亮色。此文作者非常機智,既以“512”地震為題材,又選取其他題材,將二者緊密結合在一起,使文章既具時代特色又不至于過分集中到某個題材上,造成考場上選材的撞車。
文章以排比段開頭,以“512”地震為題材,將人之常情與“活著真好”連接起來,引出話題,又扣住了題目,給文章寫作定了位,將抽象的題目具體化。
主體部分,采用層層深入的方式揭示“活著真好”的內涵:先寫非常時期悟出“活著”的生命意義,再寫平常時期自己不能懂得“活著真好”這份人之常情的真正涵義,形成對比,揭示“活著真好”的涵義;在此基礎上,作者進一步指出“活著”的信仰已不是滿足肉體的衣食所需、物欲享受,而是戰勝悲哀,走出落寂的挑戰,上升到哲理、人生探求,使文章主題深刻、高遠。
結尾問中有答的余味又為文章增添了一筆精彩,把成熟之后的思考表現為將付諸行動的誓言,尤其是“好好地”寓意深刻。"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相關資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熱點請關注可圈可點網站。
【作文寫作方法與技巧 作文寫作怎么提高】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