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暑期研修為教師提供了學習和進修的機會,可以通過參加培訓、研討會、學術交流等活動,更新知識、拓寬視野,并掌握最新的教學理念、方法和技能。這有助于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智慧中小學教師暑期研修心得與收獲范文的內容,供大家參考閱讀。
2023智慧中小學教師暑期研修心得與收獲一
在網絡研修期間,我認真觀看和學習了“師德集中學習教育”中“師德引領”里面的全部課程。被教師中的時代楷模、教書育人楷模、優秀特崗教師等師德榜樣和先進事跡所感動,他們用愛心與責任全面展示了教師的光輝形象,使我的心靈受到了一次次強烈的震撼,受到了一次生動而深刻的師德教育。在這個學習過程中,也更加明確了自己的教師職責和使命。我將以這些師德楷模為榜樣,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師素質和能力,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務,為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1熱愛學生是師德的基本要求
熱愛學生,了解學生,循循善誘,誨人不倦,不歧視學生,建立民主平等、親密的師生關系,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師德的核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計回報、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系的愛。這種愛是神圣的,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
愛學生,怎樣愛才是真正的愛,近來一些輿論批評某些教師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師”。好多教師都認為,學生的優點,不夸跑不了;學生的缺點,不批改不了。因此,他們總是批評、訓斥、否定學生,而很少鼓勵、表揚、肯定學生。其實,在老師的眼里不應有教不好的孩子,愛學生就要對學生一視同仁,不能用簡單粗暴的做法對待學生或歧視學生。應當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成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發現他們的閃光點,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2為人師表是師德的核心
在教育中,一切師德要求都基于教師的人格,因為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征中顯示出來,教師是教人怎樣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明白怎樣做人。教師工作有強烈的典范性,為人師表是教師的美德。教師以身作則,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養出言行一致的人。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為人師表”是教師最崇高的榮譽,也是教師的神圣天職。二十一世紀的中國,不僅僅在經濟發展上將上一個新臺階,而且在社會主義精神禮貌建設上更將躍上一個新高度。作為一個人民教師,負擔著全面提高國民素質、提高全體人民,特別是青少年一代禮貌程度的直接職責。“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師為人師表的水平,才能勝任人民教師的歷史使命,無愧于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
3教好書是師德的關鍵
教師要把自己的學生培養成為全面發展的有用人才,就務必把書教好。這就要求教師要具備淵博知識。在知識的海洋里,宇宙間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師如同一葉扁舟,長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將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達理想的彼岸,風雨無阻,無怨無悔。浪頭上行舟,難免驚心動魄,但也有欣慰與歡暢,選取了教師職業就選取了艱辛和挑戰。胸無點墨,混跡社會,腰纏萬貫者大有人在,但我們無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個濫竽充數的教師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講壇。
教育工作是辛苦而單調的,每天都進行著大量的平凡瑣碎的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重復著備課、上課、管理班級等同樣的事情……。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為了這個遠大的目標,我們會立足現今,著眼未來,以苦為樂,甘于寂寞,以優秀教師為榜樣,學模范、做模范。在教育教學工作實踐中,用高標準的師德觀念,規范自身的行為,提高自身的素質,在平凡的崗位上,發揮出不平凡的力量。
2023智慧中小學教師暑期研修心得與收獲二
盛夏是一個火熱的季節,是一個萬物快速生長的季節,也是我們廣大教師收獲的季節。暑期研修,如期而至。這樣的日子,這樣的時光,書寫著滿滿的希望,沉甸甸的收獲。感謝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給我們提供了這次研修機會,里面的講座都以鮮活的實例,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打動了我的心,使我的思想重新煥發,體感舒服,受益匪淺。翻看自己做的筆記,想起老師們的諄諄教誨和卓然風采,心中蕩漾,不知從何起筆,言有盡意無窮。
課程的改革,“雙減”的實施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不僅是改變教育資料和方法,更是變革。要改變一個人,首先要重視教師的發展。教師的成長和發展,觀念更新是前提,專業化成長是基礎?;厥资迥甑慕虒W生涯,現將本次研修培訓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堅定信念,強德修能
一支粉筆一張嘴,兩袖清風兩卷書;三尺講臺三十年,四季耕耘四海春。教師的道德修養是教育事業的重要支撐。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直接關系到學校德育工作狀況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命運和民族的未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中就提到,要把教師、教育、學生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緊密聯系起來,教育是強國的基礎工程,興國必須強師。新時代的教師,面對外面世界的繁華,如何能堅守本心,安心任教,是新時代給我們教師的命題與思考。
教育工作是辛苦而單調的,每天都進行著大量的平凡瑣碎的工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重復著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學生、管理班級等同樣的事情,面對有些家長的不支持不理解,學生的調皮搗蛋不能打不能訓斥等問題,我們也想過退縮,但換角度想想,哪一職業之路又是那么平坦無荊棘的呢?
回想起自己當時面對“支農”和“從教”兩種選擇時,我沒有徘徊,毅然選擇了“做孩子王”。自古便有“家有五斗米,不做孩子王”的說法,可我卻一心認為教書這行業很純潔,就是那些冥頑不靈的孩子才能讓我的心靈不受污染,永遠保持一顆童心。事實證明:一出大學象牙塔的我就來到思口小學代課,雖薪水微薄,但其任教經歷便讓我認為做老師是幸福的。那時,我和學生們打成一片,在生活上做他們的知心姐姐,在學習上盡我所能傳授知識和方法。其學校人文關懷也比較濃郁。第二年,選擇棄“支農”從“教師”的我被分配到沱川母校,雖挑起了沉重的教學任務:教七年級語文兼班主任又教六年級語文,但并未感到苦與累。雖然與老鼠、蝙蝠共舞,但也從未削減掉我對教學的半分熱情。我與學生在書山盤結而上,在學海同舟共濟。每當在教學中遇到挫折和困難時,我便想起那個長途跋涉、忍饑挨餓而又堅持摸回到家的夜晚:因學校放假回家心切,我和兩位女同學,攀山越嶺,與月亮為伍,與樹影為伴,互相鼓勵,終于在四個多小時后看到了久違的雙親。如今,二十年過去了,第一次走那么長夜路的情景仍歷歷在目。它是我生命中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一筆巨大的財富。它使我明白:人的極限往往是在窮途末路時才得以迸發的。也是唯有堅定,才能讓我們看到成功的曙光。
同理共情,終身學習
學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篤。我們常常教育學生努力勤奮學習,卻在瑣碎的工作中忘記我們教師也需要不斷地學xxx步。就教書而言,我認為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自己首先得有源源不斷的“活水”,而這一活水從何而來,我想,應該來自我們作為教師在平時不斷的學習中。正如加里寧所概括出的辯證過程:教師一方面要奉獻出自己的東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洋一樣,從人民中生活中吸收一切優良的東西然后把這些優良的東西貢獻給學生。
在培訓過程中,老師通過講述重視學習問題的研究,從理論解釋了教育的根本任務;從專業上講解了學習的發生;從實踐中分析了如何研究學習問題,這也是學生在學習中過程中常遇見的心理問題,比如抑郁、焦慮、網癮、物質依賴等,也提出教師與學生在溝通中的注意事項。我們教師育人先育己,不用完美的眼光要求學生,要向內求救,不斷豐盈自己。同時也需要老師掌握一些必備的心理健康常識和心理急救方式方法,認識學生的一些需要,知道應該如何幫助到他們。
記得xx年那個冬夜,班上有位同學因家庭情況一時想不開喝下了敵敵畏,面對此情此景,我們老師當時都被嚇到了,好在自己急中生智,馬上撥通了在醫院工作的愛人的電話,經過及時搶救,把她從死神那拖了回來。事后,我盡量多關心她,照顧她,多與她聊天嬉戲。漸漸地,她的臉紅潤起來,她對我的話多了起來,她的笑聲爽朗了起來……
思悟共勉,協同成長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如果一味地照搬全抄,在教育過程中是行不通的,世上沒有一片相同的葉子,每個老師遇到的問題各有不同,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借鑒別人經驗與方法,卻也要靈活運用,才能更好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常悟常行,所有所學的理論只有在行動中才能檢驗其價值,方能成就屬于自己的精彩。
教好書是師德的關鍵。教師要把自己的學生培養成為全面發展的有用人才,就要不斷學習更新知識,與時俱進,多才多藝,指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在實踐中引導他們學習成長。我們教學的精彩不能只限于課堂,還要走出教室,來到大自然,與學生一起體驗生活之美。這樣不僅可以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還可以促進他們身心健康。記得還是一個深秋,爬的還是那段“月嶺”之路,只不過時間不同,同行的人由同學變成了學生。我們在來去的路上一同品味了鐫刻在“月嶺亭”中的幾個蒼勁古老大字“嶺上白云”所滲透出古人的文化底蘊,一起參觀了附近的學校,感受不一樣的文化氣息。那是一次毫無身心壓力的釋放運動,也是一次別具意義的師生情感交融。
新的起點需要新的奮斗,新的奮斗需要旗幟作為引導,這次培訓就是一面很好的旗幟,在思想、行動和實踐工作上給了我切實的指導和鼓勵。教師研修又是一座橋,連接著現在和未來的橋。
此次網絡研修課程給了我源源不斷的“活水”,同時也使我對自己肩頭的這份教育事業有了更深沉的熱愛,更加明確了自己的教師職責和使命。我將以師德楷模為榜樣,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提升專業水平,提高工作的“智慧含量”,用仁愛之心鑄師德之魂,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務,為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2023智慧中小學教師暑期研修心得與收獲三
2023年“暑假教師研修”聚焦思想鑄魂、固本強基、以案促學、師德引領以及數字素養提示、綜合育人能力、科學素養提升等主題設置課程,同時關注學科教學能力提升,培訓內容服務于各級各類教師的學習需求。在此次研修過程中,通過聆聽專家講座,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教師肩負的愛與責任。下面就本次學習,談談自己的思考和體會:
奮進正當時,砥礪新時代
作為教師,深入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在深學篤行中提高理論素養、堅定理想信念,夯實堅定擁護思想根基是我們的責任與義務。通過此次學習,讓我對中國式現代化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也為祖國日益強大感到自豪。今后,我將不斷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堅定黨性意識,提升學科專業知識水平。在工作中做好表率和示范引領,落實好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努力踐行好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學校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堅守教育初心,弘揚師德師風
師德典型引領模塊讓我感觸很深。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有這么一群人,他們不求名利,用盡一生的光和熱去照亮孩子們的內心和前進的路,改變無數人的命運。萬步炎、劉永坦、張桂梅……一個個響亮的名字,他們無愧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這個稱謂,他們是真正的靈魂工程師。
這個時代是一個日新月異的偉大時代,而他們是這個時代的楷模,如一枚高舉的火炬,走在時代的前列,披荊斬棘,引領著我們前進的道路,告訴我們什么是信念,什么是精神的力量。在學習過程中,我看到他們結合實際現身說法,分享教育理念,讓我的境界得到了很大提升。
聚焦育人觀念,提升綜合能力
提升綜合育人能力板塊圍繞校園欺凌、學校常見急救需求,為我們提供了實用的措施建議和應對技巧,營造安全健康的育人環境;從閱讀課程的開發、分級閱讀策略等方面加強教師開展學生閱讀活動的能力,引領我們建設書香校園。隨著“雙減”工作的深入推進,“減負不減質,增質增效”是學校的愿景使命。落實“雙減”,學校需系統思考,主動作為,真正發揮育人主陣地作用,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這次研修收獲最大的是專家們對我思想上的沖擊,使我對教育教學工作有了進一步地了解。總之,這個假期有收獲、有進步;有不足、有困惑;有坎坷,也有順利。我想:路雖遠,行則可至;事雖難,做則可成。勤奮、堅持、責任、夢想,是我們進步的階梯,我們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