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推動各類文化市場主體發展壯大,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和文化消費模式,以高質量文化供給增強人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2023年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范文的內容,供大家參考閱讀,希望能夠給你提供一些幫助,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2023年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總結1
來源:央廣網
習近平:要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推動各類文化市場主體發展壯大,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和文化消費模式,以高質量文化供給增強人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
這段話出自2018年8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并發表的重要講話。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政策引導、資金扶持、技術迭代、人才創新等多重因素影響下,我國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總量規模穩步增長,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市場主體發展壯大,在促進社會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鞏固和堅定文化自信、增強中華文化影響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當前,我國文化產業已經進入經濟建設的主戰場,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新引擎。2021年,全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19064億元,比上年增長16%;可穿戴智能文化設備制造、互聯網搜索服務、數字出版、動漫、游戲數字內容服務等數字文化新業態特征較為明顯的16個行業小類實現營業收入39623億元,比上年增長18.9%;新聞服務、出版發行與版權服務等九大文化行業營業收入與上年相比均實現兩位數增長。但是,我國文化產業的規模、結構等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和完善。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市場主體多樣化,才能滿足人民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要。隨著數字文化產業的迅速崛起,新的文化消費群體和消費模式也如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大數據、互聯網、云計算、5G、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數字技術已成為促進文化產業網絡化、智能化、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引擎,數字內容、動漫游戲、視頻直播、視聽載體、手機出版等基于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新興文化業態已成為文化產業發展的新動能和新增長點。因此,要抓住數字化機遇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引導文化領域新群體成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有生力量。
高質量的產品產出和服務供給是文化產業的發展方向。要通過不斷加強文化產業建設,創造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文化產品,不斷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強精神力量,從而不斷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
本期特約專家:王瑩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2023年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總結2
來源:中國經濟網
近日,商務部、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外交部、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和旅游部、人民銀行、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廣電總局、體育總局、統計局、港澳辦、銀保監會、證監會、文物局、中醫藥局、外匯局、知識產權局、貿促會、外文局等27部門發布的《關于推進對外文化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5年,建成若干覆蓋全國的文化貿易專業服務平臺,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數字文化平臺和行業領軍企業,我國文化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力進一步增強,文化品牌的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提高,文化貿易對中華文化走出去的帶動作用進一步提升、對文化強國建設的貢獻顯著增強。
《意見》從深化文化領域改革開放、培育文化貿易競爭新優勢、激活創新發展新動能、激發市場主體發展活力、拓展合作渠道網絡、完善政策措施、加強組織保障等幾個方面進行了部署。
《意見》提出深化文化領域審批改革。聚焦推動文化傳媒、網絡游戲、動漫、創意設計等領域發展,開展優化審批流程改革試點,擴大網絡游戲審核試點,創新事中事后監管方式。探索設立市場化運作的文物鑒定機構,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博物館展覽、教育和文創開發。發揮國內大市場和豐富文化資源優勢,加強數字文化內容建設,促進優秀文化資源、文娛模式數字化開發。支持數字藝術、云展覽和沉浸體驗等新型業態發展,積極培育網絡文學、網絡視聽、網絡音樂、網絡表演、網絡游戲、數字電影、數字動漫、數字出版、線上演播、電子競技等領域出口競爭優勢,提升文化價值,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華文化符號。
根據《意見》,鼓勵數字文化平臺國際化發展。引導文化領域平臺類企業規范健康發展,支持平臺企業做大做強,支撐中小企業開展技術、內容、模式創新。鼓勵平臺企業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提升平臺海外影響力,帶動文化產品和服務出口。支持在具備條件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開展文物、藝術品倉儲、展示、交易和文物鑒定等業務。
在政策措施方面,《意見》提出,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開發更多與文化貿易特點相適應的信貸產品、貸款模式,推廣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供應鏈融資、訂單融資等業務,支持境內銀行按照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原則開展境外人民幣貸款業務。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文化貿易企業上市融資,以及通過發行公司債券、企業債券、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等方式融資。積極支持文化企業參加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認定,經認定的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可按規定享受相關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對國家鼓勵發展的文化產業項目,在投資總額內進口的自用設備按照現行政策規定免征關稅。
2023年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心得體會總結3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深入貫徹落實呼倫貝爾市推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堅持政府主導、市場主體、游客主角,以建設一流草原森林生態和邊境旅游目的地為目標,發展全域全季全業高端旅游,跑出“額爾古納速度”,將額爾古納市文旅產業打造成為自治區文旅產業發展的排頭兵,形成“一業興、百業旺”“文旅進、經濟穩”的良好成效。
多點觸發,優化全域旅游空間布局。按照《額爾古納市全域旅游總體規劃》,整體布局,統籌規劃,堅決不搞同質化、重復化、平淡化、一般化競爭,推動額爾古納市旅游資源主題化、集群化、協同化發展,構建全域旅游空間新格局。結合“濕地花海白樺林,室韋魅力名鎮,大草原、大森林、大河流”3個品牌引擎,打造黑山頭草原游、室韋界河風情游、奧洛契莊園田園游、恩和俄羅斯民俗風情和油畫特色游、莫爾道嘎森林游等特色旅游品牌,深入實施濕地景區、國家濕地公園、草原在這里、烏蘭山、白樺林、奧洛契田園綜合體等重點旅游景區建設提檔升級,做優精品旅游線路。
多措并舉,塑造文旅品牌形象。做好對接京津冀、長三角、廣東、大東北等區域合作推廣工作,線上線下聯動,探索營銷新模式,持續提升旅游知名度、美譽度,精準營銷;做強冰雪旅游,舉辦民俗風情冰雪節慶活動、打造濕地冰雪主題樂園、舉辦冰雪賽事、開展冬季森林觀光等宣傳地區旅游品牌;將傳統手工藝、非遺等融入文創商品設計制作中,引導開發更多符合市場需求、更具文化內涵的旅游商品,豐富文旅產品體系;支持內蒙古森工集團打造額爾古納河界河旅游建設項目;打造田園旅游綜合體,實現全產業協同疊加、深度融合,促進旅游產品多元化發展;加快培育低空飛行、康養度假、研學旅行項目開發,豐富高端旅游產品供給;發揮額爾古納市對俄口岸通道作用,深化與俄羅斯的旅游文化交流,謀劃打造中俄邊境跨境旅游精品線路;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條件,在打造特色風情夜市上下功夫,努力建設城區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最終實現由門票經濟向全產業鏈經濟的提質轉型。
多方發力,夯實服務設施體系。全力推動A級以上景區創建工作,完善景區標識、游客中心、停車場、木棧道、信息通訊、充電樁、垃圾污水等配套設施,提升景區服務品質和服務功能,不斷提升景區、文化場館的陳展水平。嚴格按照國家5A級景區標準,攻堅克難、真抓實干,持續擦亮旅游名片。加強傳統村落保護力度,支持旅游沿線節點城鎮村莊基礎設施、配套設施建設,鼓勵支持星級家庭接待戶申報創建工作,不斷提升旅游沿線城鎮村莊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
多管齊下,完善現代管理體系。堅持創新驅動。探索文旅數字化工程及文旅體智慧平臺建設,綜合運用大數據、互聯網、VR等新技術賦智文旅產業,促進數字化助力行業治理、惠民服務和產業振興。規范市場秩序。構建業務監督、執法監督、行政監管、媒體監督、社會監督的一體化監督體系,推進旅游投訴統一受理、及時處理,保護旅游消費者和經營者合法權益,推進旅游服務質量提升。優化旅游環境。打造額爾古納市旅游先行賠付試點,綜合運用信用懲戒、教育培訓、行政處罰、刑事司法等手段,營造游客舒心、放心、安心的旅游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