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青年黨員教師,堅守三尺講臺立德樹人,堅持教書育人,不忘初心,要嚴把專業知識,提升學科素養,守住良好師德師風,在教學一線勇于追夢、勤于圓夢,才能讓理想信念之花開遍為祖國培養未來人才的大地。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立德樹人勇擔當心得體會范文最新5篇的內容,供大家參考閱讀。
立德樹人勇擔當心得體會1
這次開展的_主題教育,總要求是牢牢把握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看了_相關報道,我思緒萬分想到了當初的入黨誓言,想到了自己報考師范院校的初衷以及自己第一天站在講臺上的情景。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名基層的普通黨員,如何銘記初心、實踐初心、實現初心,是我們參加教育需要思考的問題。教書育人,不光是授予孩子們知識,更是要教他們怎樣做人,育人應該是我們教師永恒不變的初心。我們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懷著一顆為民求解放、謀幸福的寶貴初心,正是有了這顆初心,我們才贏得了億萬民心。教育何嘗不是如此呢?我們肩負的使命是培養下一代,我們不能只是想著教完這一本教科書,就完成了任務,這樣教出來的學生只能是死搬硬套,被動學習,實際操作、實際能力一點也沒有得到鍛煉和拓展,如果我們忘記了教育的初心,我們在教學之路上就會走得十分茫然,就會忘記我們育人的本義,就會忘記我們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就會以分數去衡量一個學生,以致讓學生的精神枯萎。
只有時時不忘教育初心,方得育人始終。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教師的言行舉止都會在學生的心靈上留下烙印。我們教書,更是育人,自己作為一名黨組織培養的教育工作者,在平時的工作中,要時時找自身差距,提高道德修養,豐富專業知識,牢記育人使命,以身作則,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勇于擔當,不忘教育的初心,一步一個腳印去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培養新時代接班人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
立德樹人勇擔當心得體會2
7月14日上午10點,黨委委員做的題為“三尺講臺守初心,立德樹人勇擔當”的專題黨課在四號教學樓四樓黨建活動室召開。黨委委員馮靜華同志理論聯系我校目前的實際,就如何結合實際,考慮學校長遠工作,做好學校當前的工作做了重要解讀。
一、堅定信仰,做一名講政治、有信念的黨員
黨課上,黨委委員同志講到,信仰是一個人內心深處的追求和堅持。她帶領黨員重溫黨的歷史,并強調讀史的三點重要價值:明智,感恩,奮進。對于我們一線黨員教師來說,要想真正實現堅定理想信念,就必須不斷提高思想覺悟,提升精神境界。
二、愛崗敬業,做一名講奉獻、有作為的共產黨員
我們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立足教師崗位上的黨員要做到以下四點:
一是心存感恩,做到愛崗敬業。馮委員說在幼兒師范系有很多教師,她們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為學生的學習搭建平臺,為學生的成長保駕護航,她們對待工作正立足于此。
二是甘于奉獻,堅持銳意進取。學校各項工作相當繁重,作為黨員應淡泊名利,志在奉獻。要樹立奉獻意識,規范自己追求利益的行為,自覺維護和發展集體利益和國家利益。
三是做人們滿意的好老師。教育者的初心就是三尺講臺,教好書育好人。作為教育者應不忘信仰之心,對教育事業負責任,同時懷有敬畏之心,不負教師稱謂,敢于擔當。更要不忘仁愛之心,對學生關懷備至。
四是立德樹人勇擔當,為黨育人,為國育才。馮委員強調我們的崗位看似平凡實則光榮偉大,我們的使命事關國家的富強,民族的未來。只有每一個教育人都牢記初心,不忘使命,人民才會幸福,民族才會復興。
通過本次黨課學習,對黨員教師們有效地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著重大意義,提升了黨員教師的個人修養和道德情操,為下一步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立德樹人勇擔當心得體會3
作為一名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豐富自身學識,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業務水平,嚴格執行師德師規,有高度的事業心、責任心、愛崗敬業。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重視對每個學生的全面素質和良好個性的培養,不用學習成績作為唯一標準來衡量學生,與每一個學生建立平等、和諧、融洽、相互尊重的關系,關心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的人格,努力發現和開發每一個學生的潛在優秀品質,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利用學科特點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一切教育都源于愛。”師愛是師德的核心,不僅能夠提高教育質量,也能促進學生的成長和成才。因此我們要用我們的愛去浸潤學生的心靈。愛心是教好學生的必要條件。
加強對師德師風的學習。自古就是“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但“育人”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有新的內容,現在我們社會主義國家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要求老師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質、思想素質、業務素質。其中在業務素質上,為了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要求老師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技術。師德師風應注入新內涵、新時代的師德師風應注入新的內涵:一是視野和思維不能僅僅著眼于學生的現在;第二,不能用過去的社會意識形態來教育現在的學生。
從我們的民族傳統上講,當教師最重要的就是要誠信、守禮,這也是人的品德的形成。受教育者要得到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還是品德。教師在傳播知識的過程中,他的性格、品德包括價值觀都會影響到學生的成長。
我覺得新時代的師德師風應該是與傳統的標準揉在一起的。我們教師的選擇標準應該是平易近人、嚴中帶慈、公平待人、勤奮好學。嚴厲并不是苛刻,老師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但不能把學生當作發泄的對象,這不是教育學生。我覺得傳統中的師德師風與新時期的師德師風都應該是一樣的,但現在存在的區別在于:師生關系的變化。以前的學生對教師要絕對服從,但現在則要求教師對學生也應尊重,這是個進步。因此,新時代的教師在關愛和嚴格要求學生上要提出新的標準。
通過“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學習,我認為思想政治教育或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個人的事,應該是學校所有部門和工作人員的責任和義務。我國古代的教育家早就說過,人者,德為先。
素質教育不等于要一味地苛求全面發展。能夠全面發展,固然更好,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全面發展,而不全面的人未必就不是人才。世上本無十全十美的人和事,我們也就不必苛求人人都全面發展。我們的社會不光需要學者,還需要專家;既需要全才,也需要專才。事實上想面面俱到的話,到頭來一面都難到。也許有的人會擔心,不多學一點,以后在工作中碰到來自其他方面的難題時怎么辦?這好辦,先使專長得到發揮后,即便將后的工作中會遇上其他方面的難題,補起課來也會效率很高,因為這時候的學習是急迫的,有目的的,出于需要,故而興趣也大。孔子早就說過,要“因材施教”,他的門生們也確實都各有所長。咱們的當代人怎么就糊涂了呢?
師德體現在教師的言行舉止上,成效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良好品行,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這實際上明確了“育人”的具體目標和內容,強調了教師“育人”的職責。我們教師要確切肩負起“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光榮職責。關愛學生,嚴謹篤學,淡薄名利,自尊自律,加強師德建設,弘揚優良教風,以高尚師德影響學生,以風范學識感染學生,作學生健康成長的引導者和指路人。
立德樹人勇擔當心得體會4
系教職工黨支部圍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黨日精神要求,12月10日下午,在文東校區四樓會議室開展“三尺講臺守初心,立德樹人勇擔當”黨課學習活動。本次黨課主講人是教職工黨支部書記、副主任黃科,教職工黨支部全體黨員參會學習。
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是落實十九大精神的一項重大舉措,就是要用黨的光榮歷史和革命傳統涵養黨性,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我們要牢記初心使命,踐行立德樹人。立足工作崗位要心存感恩,愛崗敬業,甘于奉獻,堅持銳意進取,立足講臺守初心做學生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讓我們牢記“做好老師”這個初心,義無反顧地肩負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這個立德樹人的偉大使命,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我們的全部力量。
山中學第二支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黨課。黨課由第二支部書記同志主講,xxxx等三位同志結合實際工作分享了人民教師的“初心與使命”學習心得,龍山中學副校長同志做了總結發言。
王同志精心準備了黨課課件,從初心使命出發,從自己的學習體會和收獲出發,從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實踐出發,分別就如何堅定信仰做一名講政治、有信念的合格黨員;愛崗敬業做一名講政治、有信念的合格黨員等方面上了專題黨課。王曉霞同志結合自己學習體會認為教師的初心就是做一名好老師;教師的使命就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作為人民教師要不忘初心,立德樹人,主動擔當,牢記使命。
會上三位同志分別從年級和班級管理工作中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同志們紛紛表示要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把自己的溫暖和情感傾注到每一個學生身上的老師 。
龍山中學副校長同志對這節黨課給予肯定,認為這節黨課內容充實、形式多樣,案例詳盡,聽后有很多感悟,同時指出思想上再洗禮,行動上再出發,工作上再教育,方法上再科學。真正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精神落到實處。
立德樹人勇擔當心得體會5
作為青年黨員教師,堅守三尺講臺立德樹人,堅持教書育人,不忘初心,要嚴把專業知識,提升學科素養,守住良好師德師風,在教學一線勇于追夢、勤于圓夢,才能讓理想信念之花開遍為祖國培養未來人才的大地。
祖國振興、教育先行,國家有前途,民族有希望,這是眾所周知的道理。青年教師要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契機,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教學中腳踏實地,砥礪前行,不斷實踐,精益求精,以優秀的教學成績,給黨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要做到這些,我認為,首先要學習老一輩共產黨人初心始終不改的精神,牢記入黨誓言,不怕苦、不怕累,堅守初心一往無前。
在工作中,不為名、不為利、牢記一切為學生的初心,做好知識的傳承者,做好育人的引路人。其次,努力提高教學能力,切實擔負起偉大時代賦予的使命。我們的工作對象是全體青年學生,為培養塑造千萬個祖國棟梁,我們要明白“青年興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的道理。我們的一切努力和奮斗都是為了學生成長成材。我們不但要向學生傳授知識,更要看重立德樹人,把學生培養成德才兼備的國家有用之才、可用之才。賈汪可以說是革命老區,在這方土地上曾活躍著早期的黨的組織;有使日偽聞風喪膽的八路軍的運河支隊;魯南地區的鐵道游擊隊;有打通華中抗日根據地和山東抗日根據地的八路軍南下支隊;有解放戰爭中棄暗投明、戰場起義,為淮海戰役取得勝利做出重大貢獻的駐軍紀念地;有繼承先烈遺志,數十年如一日的全國文明村馬莊等等紅色資源。
我們作為黨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深度挖掘,啟迪思考,準確敘述革命歷史事實,適時穿插革命理想、革命信念、革命道路的內容,以引發學生感悟中國共產黨的發展史、奮斗史。讓中華民族艱苦奮斗的精神觸及學生心靈,讓學生與英雄對話,與歷史同行,在學習科學知識的同時,接受共產黨人革命精神和優秀傳統教育。力爭讓每個學生能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在感悟中精神境界、道德品質得到升華。
學如弓弩,才如箭鏃。在教學一線,作為青年黨員要經風雨,強筋骨,長才干,只爭朝夕,不棄微末,不舍寸功,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始終保持一顆赤子之心,才能不負韶華,不辱使命,才能干成一番事業,創造一流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