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師范大學是一所省重點大學,學校辦學實力強,校園環境優美,學校共開設18個學院,61個本科專業,那么遼寧師范大學王牌專業有哪些?學什么專業好?
今天為考生家長們盤點了遼寧師范大學專業排名,這些都是遼寧師范大學最好的專業,也是優勢特色專業,志愿填報熱門選擇的專業,就業率高,薪資待遇前景都不錯!
一:遼寧師范大學王牌專業名單
2022年國家級特色專業6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教育學、生物科學、思想政治教育、化學、數學與應用數學
2022年遼寧省級特色專業6個:生物科學、歷史學(師范)、地理科學、化學、物理學(師范)、生物技術
二:遼寧師范大學專業排行榜(國家級特色專業)
注:篇幅有限,以下為部分專業介紹,更多請前往模擬志愿填報頻道查詢!
1.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學制學位: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良好的計算機科學素養,系統地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與方法,能在科研部門、教育部門、公司和企事業單位等從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領域的管理、研究和開發的應用型人才。
培養規格: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具有創新意識和團隊精神。主要學習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術方法。系統地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包括計算機軟硬件及應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學習數據庫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嵌入式技術等知識,并能熟練應用兩種以上技術在網絡Web編程領域或嵌入式系統應用領域進行開發與設計;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信息獲取能力。
2.教育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質、較高教育理論素養和較強教育實際工作能 力,能在中等師范學校、中小學、教育科學研究機構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等從事教學、研究、管理 等方面工作的復合型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教育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教育科學研究等方面 的基本訓練,掌握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教育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術;
3.具有從事教育學科教學或中小學相關學科教學工作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國教育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教育科學的理論前沿、國際國內教育改革的實際狀況和發展趨勢;
6.具有一定的教育實際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主干學科:教育學、心理學。
核心課程: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教育概論、教學論、課程論、德育原理、教育 社會學、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教育見習、教育實習、教育調查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教育學學士。
3.生物科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生物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數理化基礎、人文社 科素質、國際化視野和科學思維能力,接受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訓練,并能運用所掌握的理論知 識和技能在生物學及相關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教學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創新型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數理化基礎、生物學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以及人文社科知 識,接受專業技能和科學研究方面的基本訓練,具備科學思維和國際化視野,掌握從事生物學及 相關領域基礎科學研究及應用技術開發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高度社會責任感和豐富的人文科學素養;
2.掌握生物學的基礎理論及基本知識,具有扎實的數學、物理、化學的學科基礎,具有計算 機及信息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等方面的基本素質;
3.掌握群體、個體、細胞和分子等生物學不同層次的分析方法與實驗技術;
4.具有從事生物學相關領域研究、教學和管理的初步能力;
5.熟悉生物學及其發展規劃的相關方針、政策和法規;
6.了解國內外的生物學理論前沿和應用前景;
7.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具有適應社會需求、 繼續深造的潛能,以及應對危機與突發事件的初步能力;
8.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和初步的交流、競爭與合作能力。
主干學科:生物學、醫學、農學。
核心知識領域:生命的化學分子基礎、細胞的結構與功能及其重要生命活動、動物體的結構 與功能、植物體的結構與功能、微生物的特征與代謝、生物多樣性與進化、生物與環境。
核心課程示例(以下課程按每16學時折合1學分):
示例一:動物生物學(理論課48學時,實驗課48學時)、植物生物學(理論課48學時,實驗 課48學時)、生物化學(理論課80學時,實驗課48學時)、細胞生物學(理論課48學時,實驗課 48學時)、遺傳學(理論課48學時,實驗課48學時)、微生物學(理論課48學時,實驗課48學 時)、分子生物學(32學時)等。
示例二:動物生物學(理論課64學時,實驗課32學時)、植物生物學(理論課48學時,實驗 課32學時)、生物化學(理論課80學時,實驗課32學時)、細胞生物學(理論課48學時,實驗課 32學時)、遺傳學(理論課48學時,實驗課32學時)、微生物學(理論課48學時,實驗課32學 時)、生態學(理論課48學時,實驗課32學時)、分子生物學(32學時)等。
示例三:植物生物學(理論課64學時,實驗課64學時)、動物生物學(理論課64學時,實驗 課64學時)、生物化學(理論課64學時,實驗課32學時)、微生物學(理論課48學時,實驗課32 學時)、遺傳學(理論課48學時,實驗課32學時)、細胞生物學(理論課32學時,實驗課16學 時)、分子生物學(理論課32學時,實驗課16學時)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野外綜合實習、綜合實踐及畢業論文、學術與科技活動等。
主要專業實驗:植物生物學實驗和動物生物學實驗(或普通生物學實驗)、微生物學實驗、生 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細胞生物學實驗、遺傳學實驗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4.思想政治教育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良好的政治理論素養、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既能在學 校和科研機構從事本專業的教學、研究工作,又能在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從事以本專業為基礎 的宣傳、組織、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的復合型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 系、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專業技能與方法的基本訓練,掌 握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基 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學科和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基本研究方法;
3.具有從事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教學、研究、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4.熟悉中國共產黨的綱領、路線、方針和政策;
5.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專業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態;
6.具有從事本專業所需的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知識以及外語和計算機操作等基本知識。
主干學科:馬克思主義理論、政治學、教育學。
核心課程: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與方法、科學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 哲學史、西方哲學史、心理學、倫理學、教育學、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史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社會實踐、社會調查、專業實習、畢業論文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法學學士。
5.化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能夠較系統扎實地掌握化學基礎知識、基 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富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能在化學及相關領域從事科研、教學及其他工作 的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化學及相關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一 定的人文和社會科學知識,接受較系統的科學思維和科學研究的基本訓練,初步具備綜合運用化 學及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和技術方法進行研究、教學和開發的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和較強的創新意識;
2.系統掌握化學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學的知識體系、學科前沿、發展趨 勢和應用前景;
3.掌握本專業所需的數學、物理學等學科的基本內容,初步掌握生命、環境、材料、能源等相 關領域的基礎知識;
4.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具有獲取、加工和應用信息的能力;
5.能夠發現、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具有從事化學研究、教學和其他實際工作的能力;
6.具有較強的學習、交流、協調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適應科學和社會的發展;
7.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環境下的交流、競爭與合作的能力。
主干學科:化學。
核心知識領域:物質的結構層次、形態與構效關系,化學鍵及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化學反應的 方向、限度、速率和機理,無機和有機物的組成與結構、合成與分離、分析與表征、反應與轉化、性 質與應用,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及技術,常用儀器與設備的原理與應用,化學信息獲取、處理和表 達的方法。
核心課程示例:
示例一:普通化學(64學時)、定量分析(32學時)、有機化學(80學時)、無機化學(64學 時)、結構化學(64學時)、儀器分析(32學時)、高分子化學(32學時)、化工基礎(32學時)、物理 化學(96學時)、普通化學實驗(80學時)、定量分析實驗(64學時)、有機化學實驗(112學時)、 無機化學實驗(64學時)、儀器分析實驗(64學時)、物理化學實驗(112學時)、綜合化學實驗( 64 學時)。
示例二:普通化學原理(51學時)、無機化學(51學時)、分析化學(51學時)、有機化學(102 學時)、物理化學(85學時)、儀器分析(51學時)、結構化學(51學時)、化工基礎(51學時)、化學 信息學(34學時)、生物化學(34學時)、高分子化學(51學時)、基礎化學實驗(I、Ⅱ、Ⅲ、Ⅳ) (340學時)、生物化學實驗(34學時)、化工基礎實驗(34學時)、綜合化學實驗(102學時)、研究 設計實驗(34學時)。
示例三:無機化學(102學時)、分析化學(51學時)、有機化學(102學時)、物理化學(102學 時)、儀器分析(51學時)、材料化學(34學時)、化學工程基礎(51學時)、結構化學(51學時)、生 物化學(34學時)、基礎化學實驗(I、Ⅱ、Ⅲ、Ⅳ、V)(359學時)、基礎化學工程實驗(60學時)、 化學合成與表征實驗(115學時)、綜合化學實驗(102學時)。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化學實驗、物理實驗、實習、畢業論文等。
主要專業實驗:基礎化學實驗、綜合化學實驗、研究性化學實驗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6.數學與應用數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數學科學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方法、具有運用數學知識和使用計算 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接受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能在科技、教育、經濟和金融等部門從事研究 和教學工作,在生產、經營及管理部門從事實際應用、開發研究和管理工作,或繼續攻讀研究生學 位的創新型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數學和應用數學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并接受數學建模、計 算機和數學軟件方面的基本訓練,在數學理論和應用兩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具有較高的科學 素養和較強的創新意識,具備科學研究、教學、解決實際問題及軟件開發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較 強的更新知識的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比較扎實的數學基礎,接受嚴格的科學思維訓練,初步掌握數學科學的思想方法;
2.具有運用數學知識建立數學模型以解決實際問題的初步能力和進行數學教學的能力;
3.了解數學科學發展的歷史概況以及當代數學的某些新發展和應用前景;
4.能熟練使用計算機(包括常用語言、工具軟件及數學軟件),具有編寫簡單程序的能力;
5.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以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 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
6.師范類畢業生還應具有良好的教師職業素養,了解教育法規,掌握并能初步運用教育學、 心理學以及數學教育學的基本理論,具有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
主干學科:數學。
核心知識領域:幾何、分析、代數、微分方程、概率統計、數學建模、數值計算。
核心課程示例:
示例一:數學分析I-Ⅲ(288學時)、高等代數I-Ⅱ(192學時)、解析幾何(80學時)、初等 數論(32學時)、近世代數基礎(32學時)、常微分方程(64學時)、拓撲學(48學時)、理論力學 (48學時)、大學物理(64學時)、實變函數(64學時)、復變函數論(64學時)、數理統計(64學 時)、泛函分析(64學時)、偏微分方程(64學時)、科學計算(64學時)、隨機過程(64學時)。
示例二:數學分析I-Ⅲ(378學時,含習題課)、高等代數I-Ⅱ(198學時)、解析幾何(72學 時)、常微分方程(72學時)、復變函數I(72學時)、概率論與數理統計I-Ⅱ(144學時)、微分幾 何(72學時)、抽象代數(72學時)、實變函數I(72學時)、泛函分析(雙語)(72學時)、數學模型 與數學軟件(72學時)、數值分析(72學時)、普通物理學I-Ⅱ(180學時,含實驗)、計算機基礎 (72學時)、C語言程序設計(108學時,含實驗)。
示例三:數學分析I-Ⅲ(324學時)、高等代數I-Ⅱ(198學時)解析幾何(72學時)、C語 言(90學時)、普通物理(108學時)、概率與統計(90學時)、數學軟件(54學時)、數學建模(72學 時)、近世代數(54學時)、常微分方程(54學時)點集拓撲(72學時)、實變函數(72學時)、中學 數學教材教法(54學時)、微分幾何(54學時)、復變函數(54學時)、初等數論(36學時)、泛函分 析(54學時)。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學術與科技活動、課程設計及實驗、畢業實習及社會調查(實踐)、畢 業論文(設計)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三:遼寧師范大學專業排行榜(遼寧省級特色專業)
注:篇幅有限,以下為部分專業介紹,更多請前往模擬志愿填報頻道查詢!
1.生物科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生物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數理化基礎、人文社 科素質、國際化視野和科學思維能力,接受專業理論和專業技能訓練,并能運用所掌握的理論知 識和技能在生物學及相關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教學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創新型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數理化基礎、生物學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以及人文社科知 識,接受專業技能和科學研究方面的基本訓練,具備科學思維和國際化視野,掌握從事生物學及 相關領域基礎科學研究及應用技術開發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高度社會責任感和豐富的人文科學素養;
2.掌握生物學的基礎理論及基本知識,具有扎實的數學、物理、化學的學科基礎,具有計算 機及信息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等方面的基本素質;
3.掌握群體、個體、細胞和分子等生物學不同層次的分析方法與實驗技術;
4.具有從事生物學相關領域研究、教學和管理的初步能力;
5.熟悉生物學及其發展規劃的相關方針、政策和法規;
6.了解國內外的生物學理論前沿和應用前景;
7.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具有適應社會需求、 繼續深造的潛能,以及應對危機與突發事件的初步能力;
8.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和初步的交流、競爭與合作能力。
主干學科:生物學、醫學、農學。
核心知識領域:生命的化學分子基礎、細胞的結構與功能及其重要生命活動、動物體的結構 與功能、植物體的結構與功能、微生物的特征與代謝、生物多樣性與進化、生物與環境。
核心課程示例(以下課程按每16學時折合1學分):
示例一:動物生物學(理論課48學時,實驗課48學時)、植物生物學(理論課48學時,實驗 課48學時)、生物化學(理論課80學時,實驗課48學時)、細胞生物學(理論課48學時,實驗課 48學時)、遺傳學(理論課48學時,實驗課48學時)、微生物學(理論課48學時,實驗課48學 時)、分子生物學(32學時)等。
示例二:動物生物學(理論課64學時,實驗課32學時)、植物生物學(理論課48學時,實驗 課32學時)、生物化學(理論課80學時,實驗課32學時)、細胞生物學(理論課48學時,實驗課 32學時)、遺傳學(理論課48學時,實驗課32學時)、微生物學(理論課48學時,實驗課32學 時)、生態學(理論課48學時,實驗課32學時)、分子生物學(32學時)等。
示例三:植物生物學(理論課64學時,實驗課64學時)、動物生物學(理論課64學時,實驗 課64學時)、生物化學(理論課64學時,實驗課32學時)、微生物學(理論課48學時,實驗課32 學時)、遺傳學(理論課48學時,實驗課32學時)、細胞生物學(理論課32學時,實驗課16學 時)、分子生物學(理論課32學時,實驗課16學時)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野外綜合實習、綜合實踐及畢業論文、學術與科技活動等。
主要專業實驗:植物生物學實驗和動物生物學實驗(或普通生物學實驗)、微生物學實驗、生 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細胞生物學實驗、遺傳學實驗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2.歷史學(師范)
歷史學是人類對自己的歷史材料進行篩選和組合的知識形式。歷史學,是個靜態時間中的動態空間概念。歷史學是由歷史、科學、哲學、人性學及其時間空間五部分有機組合而成。廣義的“歷史學”是對“史”進行同時合訓而產生的“史有二義”的統一體。包括:完全獨立于人們的意識之外的人類過往社會的客觀存在及其發展過程;歷史學家對這種客觀存在和過程及其規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產實踐及其創造出來的產品。狹義上的史學專指后者,是一種精神生產實踐及其創造的屬于觀念形態的東西的統一體。
培養目標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歷史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發展的基本史實及史學研究的基本訓練,具有從事專業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
就業方向
本專業學生的就業前景和狀況一般,比起熱門專業要難就業很多;畢業后主要在國家機關、文教事業、新聞出版、文博檔案及各類事業單位與組織機構工作。該專業適合公務員崗位及升學考研。
3.地理科學
地理科學專業是一門從各種角度對地質、地表形態等地理特征進行深入研究,同時也研究地域與人們生活關聯的一門學問。研究大致分為兩大領域,即以地形、地質、氣候、海洋等自然環境為對象的自然地理學和以人口、城市、交通、文化等為對象的人文地理學。除此之外,還要進行大量地理應用方面的研究,學習者會接觸到有關地質、勘探、地圖繪制、地理信息系統、城鄉規劃等等多方面的知識。
培養目標
學生主要學習地理科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接受地理科學思維和地理科學技能的訓練,同時兼顧環境科學理論與方法的培養,并通過教育理論課程和教學實踐環節,形成良好的教師素養,獲得從事地理教學、地理教學研究、地理科學研究、地理實際應用及環境教育等各種基本能力。
就業方向
畢業后可在科研機構、學校、企業從事科研、教學、管理、規劃與開發及行政部門從事管理工作。
4.化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能夠較系統扎實地掌握化學基礎知識、基 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富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能在化學及相關領域從事科研、教學及其他工作 的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化學及相關學科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一 定的人文和社會科學知識,接受較系統的科學思維和科學研究的基本訓練,初步具備綜合運用化 學及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和技術方法進行研究、教學和開發的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和較強的創新意識;
2.系統掌握化學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學的知識體系、學科前沿、發展趨 勢和應用前景;
3.掌握本專業所需的數學、物理學等學科的基本內容,初步掌握生命、環境、材料、能源等相 關領域的基礎知識;
4.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具有獲取、加工和應用信息的能力;
5.能夠發現、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具有從事化學研究、教學和其他實際工作的能力;
6.具有較強的學習、交流、協調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適應科學和社會的發展;
7.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和跨文化環境下的交流、競爭與合作的能力。
主干學科:化學。
核心知識領域:物質的結構層次、形態與構效關系,化學鍵及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化學反應的 方向、限度、速率和機理,無機和有機物的組成與結構、合成與分離、分析與表征、反應與轉化、性 質與應用,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及技術,常用儀器與設備的原理與應用,化學信息獲取、處理和表 達的方法。
核心課程示例:
示例一:普通化學(64學時)、定量分析(32學時)、有機化學(80學時)、無機化學(64學 時)、結構化學(64學時)、儀器分析(32學時)、高分子化學(32學時)、化工基礎(32學時)、物理 化學(96學時)、普通化學實驗(80學時)、定量分析實驗(64學時)、有機化學實驗(112學時)、 無機化學實驗(64學時)、儀器分析實驗(64學時)、物理化學實驗(112學時)、綜合化學實驗( 64 學時)。
示例二:普通化學原理(51學時)、無機化學(51學時)、分析化學(51學時)、有機化學(102 學時)、物理化學(85學時)、儀器分析(51學時)、結構化學(51學時)、化工基礎(51學時)、化學 信息學(34學時)、生物化學(34學時)、高分子化學(51學時)、基礎化學實驗(I、Ⅱ、Ⅲ、Ⅳ) (340學時)、生物化學實驗(34學時)、化工基礎實驗(34學時)、綜合化學實驗(102學時)、研究 設計實驗(34學時)。
示例三:無機化學(102學時)、分析化學(51學時)、有機化學(102學時)、物理化學(102學 時)、儀器分析(51學時)、材料化學(34學時)、化學工程基礎(51學時)、結構化學(51學時)、生 物化學(34學時)、基礎化學實驗(I、Ⅱ、Ⅲ、Ⅳ、V)(359學時)、基礎化學工程實驗(60學時)、 化學合成與表征實驗(115學時)、綜合化學實驗(102學時)。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化學實驗、物理實驗、實習、畢業論文等。
主要專業實驗:基礎化學實驗、綜合化學實驗、研究性化學實驗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5.物理學(師范)
物理學是研究物質運動最一般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作為自然科學的帶頭學科,物理學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質最基本的運動形式和規律,因此成為其他各自然科學學科的研究基礎。它的理論結構充分地運用數學作為自己的工作語言,以實驗作為檢驗理論正確性的唯一標準,它是當今最精密的一門自然科學學科。
培養目標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物質運動的基本規律,接受運用物理知識和方法進行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訓練,獲得基礎研究或應用基礎研究的初步訓練,具備良好的科學素養和一定的科學研究與應用開發能力。
就業方向
該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可到高校從事教學工作,或是到研究所從事理論研究、實驗研究和技術開發與應用工作;另外還可以到企業中從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技術等領域的技術開發及應用研究工作。該專業適合升學考研。
6.生物技術
生物技術(biotechnology),是指人們以現代生命科學為基礎,結合其他基礎科學的科學原理,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按照預先的設計改造生物體或加工生物原料,為人類生產出所需產品或達到某種目的。生物技術是人們利用微生物、動植物體對物質原料進行加工,以提供產品來為社會服務的技術。它主要包括發酵技術和現代生物技術。因此,生物技術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的學科。
培養目標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生物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受到應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方面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及初步的教學、研究、開發與管理的基本能力。
就業方向
現在生物技術專業的需求人才主要體現在尖端,因此本科畢業生的的就業前景十分困難,但是對于高層次的人才還是很好就業。畢業生的主要就業方向是各類生物制品公司,其中大部分是生物制藥、酒水飲料食品、保健品企業等。該專業適合公務員及升學考研。
四:遼寧師范大學簡介
遼寧師范大學(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簡稱遼師大,位于遼寧省大連市,是遼寧省雙一流國內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教育部卓越中學教師培養計劃項目實施學校、遼寧省基礎教育師資培養與繼續教育基地、教育科學研究咨詢基地、高校師資培訓基地,已發展成一所以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多學科發展的省屬重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