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學是一所211,一流學科建設,國家重點大學,學校辦學實力強,校園環境優美,學校共開設17個學院,72個本科專業,那么西南交通大學王牌專業有哪些?學什么專業好?今天為考生家長們盤點了西南交通大學專業排名,這些都是西南交通大學最好的專業,也是優勢特色專業,志愿填報熱門選擇的專業,就業率高,薪資待遇前景都不錯!
一:西南交通大學王牌專業名單
2022年國家級特色專業11個:車輛工程、通信工程、建筑學、交通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交通運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地質工程、電子信息工程、工程力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2022年四川省級特色專業6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生物工程、測繪工程、環境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
二:西南交通大學專業排行榜(國家級特色專業)
注:篇幅有限,以下為部分專業介紹,更多請前往模擬志愿填報頻道查詢!
1.車輛工程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車輛工程領域設計理論、制造知識、應用能力,能從事鐵路、公路交通及城市軌道交通車輛的設計制造、科研開發、應用研究、運用管理和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
機車工程方向:機車工程(總體與走行部)、機車電傳動與控制、內燃動車組與液力傳動、機車制造與修理技術、列車牽引計算。
鐵道車輛方向:鐵道車輛工程、鐵道車輛制動技術、現代鐵道車輛裝備、鐵道車輛制造技術。
機車運用方向:機車運用管理、機車構造原理(一)(機械部分)、機車構造原理(二)(電氣部分)、牽引與制動、鐵道運輸工程。
城市軌道交通車輛方向: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工程、城市軌道交通車輛牽引傳動、城市軌道交通車輛牽引計算、城市軌道交通車輛電器與裝備。
汽車工程方向:汽車構造、汽車理論、汽車設計、汽車電子技術、汽車振動噪聲控制。
【就業方向】
本專業畢業生可在機車車輛、城市地鐵及輕軌車輛、汽車的設計制造部門從事研究開發工作,在城市交通系統從事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管理等工作。本專業有車輛工程、城市軌道交通技術與設備、載運工具運用工程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本專業學生需求量遠大于實際畢業生人數,就業率達100%。近年來約有25%的畢業生被推薦免試或考取碩士研究生。
【學制】 4年。
【學位】 工學學士。
2.通信工程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信念執著、品德優秀、崇尚科學、追求卓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較強地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熟練掌握通信與信息系統、信息與信號處理和通信網絡等方面的專業理論和工程技術,還特別以軌道交通通信建設與發展為主戰場,同時又注重培養能適應全社會需求又具備在信息與通信工程領域從事科學研究、工程設計、設備制造、運營和維護和管理工作,并具有一定創新精神和研發能力的高級科學研究與工程技術人才。
主修課程:
通信電路、電磁場與電磁波、數字信號處理、信息論與編碼、現代通信原理、計算機網絡、現代交換技術、移動通信、光纖通信、DSP原理與應用、衛星通信、無線通信網絡、鐵路無線通信、光通信器件原理及應用、多媒體寬帶無線通信、通信與信息理論基礎等。
就業方向:
畢業生遍布全國通信、電子領域的各大運營商、制造商、公司、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以及合資企業和外資企業,在神州數碼、邁普、摩托羅拉、騰訊、華為、中興、大唐、普天、鐵科院、通號院、鐵二局、成都地鐵、廣州鐵路局、北京鐵路局、電子科技集團10所、29所和30所、凌成科技和邁普等單位的畢業生已經成為各個領域的骨干力量。
【學制】 四年
【學位】 工學學士
3.建筑學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掌握建筑設計基本理論與設計方法,基本功扎實,知識面寬,專業能力強,具有突出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具有良好的專業素質、科技素質與人文藝術修養及較強的適應能力,并與國際專業標準接口的高級復合型專業人才。
【學制】
本專業修業年限五年。
【學位】
本專業授予建筑學學士學位。
主修課程:
【專業培養要求】
本專業培養學生具備在建筑的功能、造型、空間組織、環境景觀及技術運用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方案構思、設計與創新的能力。要求畢業生達到建筑學學士學位標準。
要求學生加試素描,色弱、色盲考生不能報考。
【主要課程】
專業主干學科為工學,主要課程包括建筑設計基礎、建筑設計系列、美術、計算機輔助設計、建筑構造、建筑力學、建筑結構、建筑物理、建筑設備、建筑設計原理、城鄉規劃概論、場地設計、城市設計、中外建筑史、建筑師業務基礎、建筑材料、建筑施工概論等。主要實踐教學環節:建構實習、美術實習、建筑表現、古建筑測繪、建筑設計實踐、畢業設計與畢業實習等環節。就業方向:
畢業生能在各類建筑、規劃設計單位從事建筑設計、城市設計、環境設計及建筑科研工作,也可到高等學校、相關政府部門、開發建設單位從事建筑教育、技術管理、工程策劃及項目開發等工作。
本專業畢業生市場就業形勢良好,用人單位對本專業的需求量大,就業率100%。
4.交通工程
專業方向:道路交通工程;城市公共交通
【培養目標】
培養成為具有寬厚、扎實的專業基礎,合理的知識結構,良好的工程素質,基本的系統觀念,突出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交通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
【主要課程】
(1)主要基礎課: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外語、電路與電子技術基礎;
(2)專業基礎課:運籌學、交通運輸系統分析、交通運輸信息技術、交通運輸概論、交通運輸經濟、運輸市場營銷學、交通運輸法規、交通管理與控制、交通流理論等;
(3)主要專業課:道路工程、交通工程學、交通規劃、運輸布局、高速公路管理與控制、交通運輸智能技術、城市公共交通系統規劃設計、城市公共交通運營管理、城市交通樞紐規劃與設計、交通需求管理、停車場規劃與設計等專業課程。同時,還包括認識實習、生產實習、課程設計、畢業實習及畢業設計等實踐教學環節。
【就業方向】
交通工程專業本科生按交通工程和城市公共交通兩個專業方向進行培養,就業前景良好。道路交通工程專業方向的畢業生主要面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科研院所、設計單位、教育院校和有關專業公司等企事業單位就業,就業率98%以上。城市公共交通專業方向的畢業生主要面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科研院所、設計單位、公交公司、教育院校和有關專業公司等企事業單位就業。
【學制】 四年。
【學位】 工學學士。
5.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學科:工學
門類:電氣信息類
專業名稱: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能夠從事與電氣工程有關的系統運行、自動控制、電力電子技術、信息處理、試驗分析、研制開發、經濟管理以及電子與計算機技術應用等領域工作的寬口徑"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電工技術、電子技術、信息控制、計算機技術等方面較寬廣的工程技術基礎和一定的專業知識。本專業主要特點是強弱電結合、電工技術與電子技術相結合、軟件與硬件結合、元件與系統結合,學生受到電工電子、信息控制及計算機技術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解決電氣工程技術分析與控制技術問題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較扎實的數學、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的基礎知識,具有較好的人文社會科學和管理科學基礎和外語綜合能力;
2.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必需的較寬的技術基礎理論知識,主要包括電工理論、電子技術、信息處理、控制理論、計算機軟硬件基本原理與應用等;
3.獲得較好的工程實踐訓練,具有較熟練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4.具有本專業領域內1——2個專業方向的專業知識與技能,了解本專業學科前沿的發展趨勢;
5.具有較強的工作適應能力,具備一定的科學研究、科技開發和組織管理的實際工作能力。
主干學科:電氣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
主要課程:電路原理、電子技術基礎、電機學、電力電子技術、電力拖動與控制、計算機技術、信號與系統、控制理論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電路與電子技術實驗、電子工藝實習、金工實習、計算機軟件實踐及硬件實踐、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設計。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6.交通運輸
專業方向:鐵路運輸;城市軌道交通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突出,基礎厚、能力強、后勁足的鐵路與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規劃設計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科研人員。
【主要課程】
(1)主要基礎課: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外語、電路與電子技術基礎;
(2)專業基礎課:運籌學、交通運輸規劃原理、交通運輸系統分析、交通運輸信息技術、交通運輸經濟、運輸市場營銷學、交通運輸統計、城市軌道交通設備、交通工程學基礎、安全工程、管理學原理、運輸商務等;
(3)主要專業課:行車組織、貨物運輸組織、旅客運輸組織、鐵路車站與樞紐、城市軌道交通規劃與設計、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集裝箱運輸與多式聯運等。同時,還包括認識實習、生產實習、課程設計、畢業實習及畢業設計等實踐教學環節。
【就業方向】
交通運輸專業本科生按鐵路運輸、城市軌道交通兩個專業方向進行培養,就業前景良好,多年來畢業生簽約率在98%以上,名列全校前茅。鐵路運輸方向的畢業生主要面向鐵路局或公司、設計研究院、大型工礦企業、教育院校等交通運輸企事業單位就業;城市軌道交通方向的畢業生主要面向交通管理部門、科研院所、城市軌道交通設計單位、地鐵公司、教育院校等企事業單位就業。
【學制】 四年。
【學位】 工學學士
7.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機械工程及相關領域內設計制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和經營銷售等技術,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個性良好發展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本專業依托國家工科機械基礎課程教學基地,加大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任課教師中有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國家級教學名師。還有兩門技術基礎課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其中一門被推薦為國家級精品課候選課程。本專業學生需掌握光、機、電一體化控制技術與系統,先進制造系統與技術。
【主要課程】
各專業方向的專業課程分別為:
工程機械方向:工程機械,工程機械底盤,CAD開發技術,工程機械應用管理及維修,鐵路線路機械。
起重運輸機械專業方向:起重運輸機械、起重機金屬結構、起重機電傳動與控制、起重機CAD、起重機優化及有限元。
機械制造及自動化方向:模具設計及制造、數控技術、現代制造裝備設計、制造裝備電器自動控制、機械制造自動化系統。
模具設計及制造方向:材料成型理論基礎、模具設計與制造、模具CAD/CAM、材料成型計算機模擬。
機械電子方向:機械系統CAD、機械系統控制、數控技術、機器人。
物流工程方向:物流學、物流管理、物流機械、物流信息系統、物流系統工程、供應鏈管理、自動化倉庫概論。
工程軟件方向:數據庫原理與設計、工程軟件基礎、計算機網絡、模具CAD、動力學與計算機仿真。
【就業方向】
學生畢業后可在機電產品制造業、鐵路、港口行業、電子信息業、機關事業單位及三資企業從事相關工作。本專業就業面寬廣,就業前景良好,歷年畢業生簽約率為100%,考研率為25%。本專業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
【學制】 4年。
【學位】 工學學士。
8.地質工程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扎實的數學、力學基礎和巖土工程設計能力,既能從事各類巖土工程勘察和設計,又能進行各類地質災害的預測預報和相應防災工程設計,以及工程、生態環境保護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
本專業所學課程包括工程測量學、基礎地質學、礦物巖土學、構造地質學、土質土力學、巖體力學、水文地質學、地球物理勘探、工程地質學、巖土工程勘探等。
【就業方向】
畢業生可在交通工程(鐵路和公路)、水電工程、機場、港口碼頭、國土資源、環境和市政工程等單位設計研究院、工程局和管理局從事巖土工程勘察、設計、施工和管理等工作,也可在高校及科研單位從事相關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本專業畢業生供求比例一直均保持在1:4左右,就業前景好。
【學制】 4年。
【學位】 工學學士。
9.電子信息工程
學科:工學
門類:電氣信息類
專業名稱:電子信息工程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電子技術和信息系統的基礎知識,能從事各類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研究、設計、制造、應用和開發的高等工程技術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是一個電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較寬口徑專業。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信號的獲取與處理、電廠設備信息系統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受到電子與信息工程實踐的基本訓練,具備設計、開發、應用和集成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較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寬廣的技術基礎理論知識,適應電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廣泛的工作范圍;
2.掌握電子電路的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術,具備分析和設計電子設備的基本能力;
3.掌握信息獲取、處理的基本理論和應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設計、集成、應用及計算機模擬信息系統的基本能力;
4.了解信息產業的基本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企業管理的基本知識;
5.了解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理論前沿,具有研究、開發新系統、新技術的初步能力;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主干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主要課程:電路理論系列課程、計算機技術系列課程、信息理論與編碼、信號與系統、數字信號處理、電磁場理論、自動控制原理、感測技術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課程實驗、計算機上機訓練、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畢業設計等。一般要求實踐教學環節不少于30周。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10.工程力學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有扎實的數學、力學基礎理論、計算能力和實驗技術,又有一定工程結構基礎知識和基本工程訓練的工程力學高級技術科學人才。
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后能在各種工程(如土建、機械、能源、材料、交通等)領域中從事與力學有關的科研、技術開發、工程設計等工作,也可在相關的科研院所、大中專院校從事科研、教學工作,具有廣闊的就業前景。目前就業率為100%,考研率在20%-60%之間。
學制:四年。
學位:工學學士。
11.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基本的科學素養,系統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掌握鐵路信息技術基礎知識與方法,擁有較好的實踐動手能力、系統分析與開發能力,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專門人才。畢業后,可從事應用研究、技術開發或管理等工作,并有在工作中繼續學習、不斷更新知識的能力。經過5年左右的實踐鍛煉,能夠成為計算機及相關領域的高級專業人才。
主修課程:
線性代數、概率與數理統計、高級語言程序設計、離散數學、數據結構、計算機原理、操作系統、編譯原理、計算機網絡、微機與接口技術、數據庫原理與設計、軟件工程、數據挖掘、計算機圖形學、多媒體技術、數字圖像處理、嵌入式系統設計與應用等。
就業方向:
本專業畢業生可在大型軟件公司(如:華為)、互聯網公司(如百度、阿里巴巴、騰訊、新浪)、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軌道交通運輸(如:南車集團、北車集團)等重要部門從事應用研究、技術開發或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學校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社會需求量大,適應范圍廣,就業前景好。
【學制】 四年
【學位】 工學學士
三:西南交通大學專業排行榜(四川省級特色專業)
注:篇幅有限,以下為部分專業介紹,更多請前往模擬志愿填報頻道查詢!
1.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教育部關于印發《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管理規定》等文件的通知中,建筑節能技術與工程、建筑設施智能技術(部分)、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合并為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主要培養能夠從事以下三方面的專業技術人才:(1)能從事建筑物采暖、空調、通風除塵、空氣凈化和燃氣應用等系統與設備以及相關的城市供熱、供燃氣系統與設備的設計、安裝調試與運行工作。(2)能夠以工程技術為依托,以建筑智能化系統為平臺,對工業建筑及大型現代化樓宇中環境系統和供能設施的設計、安裝、估價、調試、運行、維護,技術經濟分析和管理。(3)能適應低碳經濟建設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具備建筑節能設計、建造、運行管理的基本理論與專業技能,知識面寬,具有向土建類相關領域拓展滲透的能力,適應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
培養目標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建筑物理環境和建筑節能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建筑設施智能技術的調試和運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訓練,并初步具備這方面的工作能力。
就業方向
學生畢業后能夠在建筑設計研究和規劃管理部門、工程建設公司、設備制造企業、運營公司等單位從事供熱、通風、空調、冷熱源、凈化、燃氣等方面的規劃設計、研發制造、施工安裝、運行管理及系統保障等技術和管理工作。本專業畢業生就業面寬,就業前景好。每年有近30%的畢業生被免試推薦或考取碩士研究生。該專業適合升學考研。
2.能源與動力工程
能源與動力工程致力于傳統能源的利用及新能源的開發,和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能源。能源既包括水、煤、石油等傳統能源,也包括核能、風能、生物能等新能源,以及未來將廣泛應用的氫能。動力方面則包括內燃機、鍋爐、航空發動機、制冷及相關測試技術。2012年教育部新版高校本科專業目錄中調整熱能與動力工程為能源與動力工程。考慮學生在寬厚基礎上的專業發展,將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分成以下四個專業方向:即工程熱物理過程及其自動控制、動力機械及其自動化、流體機械及其自動控制、電廠熱能工程及其自動化。
培養目標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的基礎理論,學習各種能量轉換及有效利用的理論和技術,受到現代動力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進行動力機械與熱工設備設計、運行、實驗研究的基本能力。
就業方向
本專業畢業生可在大型企業、相關公司以及相關的研究所、設計院、高等院校和管理部門從事熱能工程、動力工程、制冷工程方面的研究與設計、產品開發、制造、試驗、管理、教學等工作。主要就業方向為發電廠、內燃機廠、汽車制造廠、物流調控、鍋爐廠、大型機械廠、造船廠、空調廠、制冷設備廠、暖通工程等。該專業適合升學考研。
3.生物工程
生物工程,是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興起的一門新興的綜合性應用學科,90年代誕生了基于系統論的生物工程,即系統生物工程的概念。一般認為是以生物學的理論和技術為基礎,結合化工、機械、電子計算機等現代工程技術,充分運用分子生物學的最新成就,自覺地操縱遺傳物質,定向地改造生物或其功能,短期內創造出具有超 遠緣性狀的新物種,再通過合適的生物反應器對這類“工程菌”或“工程細胞株”進行大規模的培養,以生產大量有用代謝產物或發揮它們獨特生理功能一門新興技術。
培養目標
通過學習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的科學原理、工藝技術過程和工程設計等基礎理論,掌握生物技術與工程領域的生產管理和新技術的研究、新產品開發的基本技能。
就業方向
生物科學本科畢業生的專業對口率非常少,原因在于研究類職位對本專業的專業素質的要求非常高(碩士或博士)。因此,除了考研繼續深造以外,本科畢業生最好的出路則只有轉往銷售、管理或教育等方向。該專業適合升學考研及公務員。
4.測繪工程
該專業主要研究空間、電子、信息、激光、慣性等科學的基本理論與技術,并研究利用這些技術測定地球與其它星體形狀、建筑物(構筑物)的三維特征及其與指定參考系的關系、地球重力場及其內部物理特征、運動物體的特征及其多維參數,研究這些技術在工程、工業和人類生活中應用的基本理論與方法。
培養目標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測繪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空間精密定位與導航的理論,城市與工程建設的基本知識及其測量工程的設計、實施和管理等方面的理論與技術,攝影測量與圖像圖形信息處理的理論與技術,各類地圖設計與編制的理論與技術。受到科學研究的基本訓練,具有測繪工程方面的基本能力。
就業方向
該專業方向的畢業生可在城市建設規劃與管理、交通(包括公路、鐵路與水運)、國土與房產、工業企業、海洋、建筑、水利、電力、石油、冶金、國防、測繪、工程勘察、城市與企業信息管理等部門,從事測繪及相關信息工程的規劃、設計、實施與管理工作,也可以在政府部門、教學和科研單位從事相關工作。具有就業面廣,適應性強,社會需求量大等特點。該專業適合升學考研。
5.環境工程
環境工程是環境科學的一個分支,主要研究如何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利用科學的手段解決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改善環境質量、促進環境保護與社會發展。是研究和從事防治環境污染和提高環境質量的科學技術。環境工程同生物學中的生態學、醫學中的環境衛生學和環境醫學,以及環境物理學和環境化學有關。由于環境工程處在初創階段,學科的領域還在發展,但其核心是環境污染源的治理。
培養目標
環境工程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普通化學、工程力學、測量學、工程制圖、環境微生物學、水力學、電工學、環境監測、環境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外語、計算機技術及繪圖、污染物監測和分析、工程設計、管理及規劃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環境科學技術和給水排水工程領域的科學研究、工程設計和管理規劃方面的基本能力。
就業方向
環境工程專業畢業后能夠在政府部門、規劃部門、經濟管理部門、環境保護各部門、環境工程設計單位、工礦企業、相關科研單位、火力發電廠等,從事規劃、設計、管理、教育、研究開發、電廠化學等方面工作。該專業適合升學考研。
6.材料科學與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屬于工學里材料類之中的一個一級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是研究材料成分、結構、加工工藝與其性能和應用的學科。在現代科學技術中,材料科學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三大支柱之一。主要專業方向有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耐磨材料、表面強化、材料加工工程等。
培養目標
學生主要學習材料科學與工程的基礎理論,學習與掌握材料的制備、組成、組織結構與性能之間關系的基本規律。掌握材料設計和制備工藝設計、提高材料的性能和產品的質量、開發分析與檢測技能的基本訓練。掌握材料設計和制備工藝設計、提高材料的性能和產品的質量、開發研究新材料和新工藝方面的基本能力。
就業方向
本專業學生畢業后可以到材料及高分子復合材料成型加工、高分子合成、化學纖維、新型建筑裝飾材料、現代噴涂與包裝材料、陶瓷、水泥、家用電器、電子電氣、汽車廠、鋼鐵企業、石油化工、制造企業、航天航空等企業從事設計、新產品開發、生產管理、市場經營及貿易部門工作,也可以到高等學校、科研單位從事科學研究與教學工作,還可以到政府部門從事行政管理、質量監督等工作。該專業適合升學考研。
四:西南交通大學簡介
學校創建于1896年,前身為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工程教育高等學府,是中國土木工程、礦冶工程、交通工程高等教育的發祥地,同時也是交通大學最早兩大源頭之一。學校以唐山交大唐院之名享譽中外,素有東方康奈爾之美譽,毛澤東主席為學校題寫校名。建校以來,學校先后定名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國立交通大學貴州分校、中國交通大學、北方交通大學、唐山鐵道學院等。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學校部分系科師資調入清華大學、天津大學等兄弟院校,1964年根據中央建設大三線精神內遷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