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師范大學到底好不好?口碑怎么樣?值得讀嗎?在高考志愿填報時,這些都是廣大考生和家長們比較關心的問題,以下為整理的校友評價、學校排名、學校簡介等,比較能夠客觀反映學校的真實情況,歡迎參考!
山東師范大學怎么樣好不好
口碑1:
2021年考生,報考山師,錄取率高不
口碑2:
學風很好,食堂也多伙食不錯,在千佛山校區交通也便利,校園不大挺寧靜的,是個很美好的地方。老師們大部分985·211博士畢業,很為學生著想。師哥師姐很刻苦,考研去名校的很多。
口碑3:
一個不錯的學校,就是長清校區風有點大,學校整體還是努力發展不斷提升的,師范類院校的重點專業還是非常不錯,希望以后可以朝向綜合類院校更好的發展下去,再創輝煌,爭創一流。
口碑4:
山東師范大學是一個師范類的學院,主要是培養教師以及相關的職業,位置在山東濟南,長清校區環境還是特別不錯的,山東以及全國對于山東師范大學是比較認可的,可以去任何省份應聘教師職務。
口碑5:
學校師資雄厚,大多都是國內知名211、985院校畢業的老師,很多也有國外留學經歷。學校學習氛圍挺好的,尤其是學校的考研學習氛圍特別好,每天都能看到很多認真備考的學生在教學樓備考。我學的是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就業方向比較明確。
口碑6:
學校總體師資力量較強,尤其是幾個大院系;學習氛圍特別好,老師水平都很高,大都是愛學習的學生;食堂比較好,種類很多;長清校區設施更好,本部在市區比較方便。化學院,文學院,教育學院,心理學院等都是很強的學院。美術學院在山東省內也是數一數二的。
口碑7:
學習氛圍濃厚,大家都很積極向上,學校活動也較多。同學之間互幫互助,老師授業解惑,很喜歡上課,老師總是傾囊相授,社團活動豐富,有利于培養自己的各方面才能,也有利于自身的全面發展,老師總會將自己的經驗無私的給予同學們。 師資力量雄厚,就業傾向成為老師的較多,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口碑8:
學術氣氛非常濃厚,老師們特別好,食堂吃飯也很便利,配套設施很全面,千佛山腳下的校區逛街很方便,買東西便利,長青校區適合學習,沒有多少的雜念 。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是山東師范大學雙一流的學科,幾乎是學校里最好的專業。老師們都很好。
口碑9:
千佛山校區學術氛圍強,學校文化底蘊深厚,教學設施較為完善,圖書館資料齊全,長清校區較為現代化,各專業齊全,校園活動多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本人就讀于新聞與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專業,專業在省內排名較高,專業老師學歷高,專業知識技能極強,平時學院學術講座較多,學習氛圍濃厚,各個學科的知識均有涉及,同時還提供專業實習的機會,知識與技能同時進行培訓。
口碑10:
學校師資力量不錯,985211博士是起點,很多新來的老師基本都有海外留學經歷,老師認真負責;學校學習氛圍好,對學生管理比較嚴格,尤其是在宿舍衛生、學生缺勤方面;學校食堂在山東的高校里面應該算不錯的了。師范類專業最熱門。
以上只是部分網友的評價,對于山東師范大學怎么樣好不好,相信已經有了初步判斷~
最后祝大家能考上心儀的大學!
山東師范大學全國排名
根據校友會大學排行榜數據看,山東師范大學全國排名第94位,在武書連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106位,在軟科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109位,在U.S.News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840位。
院校 | 排行榜 | 排名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
山東師范大學 | 校友會 | 94 | 濟南市 | 師范類 | 普通本科 |
山東師范大學 | 武書連 | 106 | 濟南市 | 師范類 | 普通本科 |
山東師范大學 | 軟科 | 109 | 濟南市 | 師范類 | 普通本科 |
山東師范大學 | U.S.News | 840 | 濟南市 | 師范類 | 普通本科 |
山東師范大學簡介:
山東師范大學坐落在歷史文化名城濟南。建校70年來,學校植根齊魯文化沃土,汲取泉城人文靈韻,秉承“尊賢尚功、奮發有為”的校園精神和“弘德明志、博學篤行”的校訓,自覺傳承創新齊魯文化,努力彰顯教師教育特色,目前已發展成為一所學科專業齊全、學位體系完備、師資人才充沛、社會聲譽優良的綜合性高等師范院校。
辦學歷史沿革
學校辦學文脈可追溯到1902年山東大學堂內設師范館。1950年10月,在原華東大學教育學院和山東省行政干校的基礎上組建山東師范學院,系新中國成立后山東省成立最早的本科高校。1952年原齊魯大學物理、化學、生物三系并入。1970年9月,學校機關及部分系部遷到聊城辦學。1974年4月,遷回濟南。1981年3月,學校被確定為省屬重點高等學校;同年8月,更名為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11月,學校被確定為山東省首批重點建設應用基礎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2014年3月,學校被批準為山東省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11月,學校獲評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
辦學條件完備
目前,學校在歷下區和長清區兩地辦學,總占地面積近4000畝(約258.7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41.05萬平方米。設有1個省部共建高等學校協同創新中心、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個山東省重點實驗室、2個山東省理論建設重點研究基地、1個山東省工程實驗室、6個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重點研究基地、6個山東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山東省理論建設重點研究基地、1個山東省重點新型智庫、7個山東省高等學校協同創新中心、7個省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2個山東省“十三五”高等學校科研創新平臺、2個山東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2個山東省國際合作基金等58個國家級省部級以上研究培訓機構。圖書館建筑面積64334平方米,館藏紙質書刊449.72萬冊、電子圖書912.94萬冊、數據庫198個。
學科門類齊全
現有21個學院(部),89個本科專業,1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7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覆蓋十大學科門類,學科、專業學位數量居省屬高校前列。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4個學科進入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I)學科排名前1%。6個學科進入山東省一流學科建設行列,其中2個學科入選“高峰計劃”建設項目。13個學科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進入B類等次,為山東省屬高校最好成績。24個學科上榜2019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其中6個學科居省內第1,8個學科列省屬高校第1。在全球自然指數排行榜中,連續5年名列山東省屬高校第1,2019年列中國內地高校第30位。學校有9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6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4個山東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6個專業(群)獲批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立項建設重點專業(群),2個專業(群)獲批山東省教育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專業對接產業項目。
學校成立基礎教育集團,附屬中學、第二附屬中學、附屬小學是省級規范化學校、省級文明校園,先后分別被授予中國百強中學、中國百強小學、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籃)球特色學校、全國十佳科技教育創新學校、全國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等稱號。山東師范大學歷山學院是2005年經教育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獨立學院,2013年遷址青州市辦學,2019年6月經教育部批準轉設為濰坊理工學院。歷山學院現有在校生5000余人,已培養13屆畢業生16600余人,贏得良好社會聲譽。
教學成果豐碩
承擔教育部“質量工程”全部類別項目,4人獲國家級教學名師稱號,2人獲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8項,建成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開設國家級精品課程、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和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0門、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1門,有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和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出版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9部。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1200余項。是全省最早承擔“國培計劃”的高校,獲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教育部首批創新創業示范性高校、教育部卓越中學教師培養計劃實施院校等榮譽稱號。獲批山東省省級大學生創業孵化示范基地,被省政府評為“山東省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山東省就業創業先進典型經驗高校。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2017年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2017年獲批全國卓越中學教師培養計劃實施院校,2017年入選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獲批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立項項目。
教師教育特色鮮明
堅守師范教育特色,建立起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繼續教育等教育類型齊全的教育體系,形成從培養教育學學士、碩士、博士以及博士后研究一體化的教育理論人才培養體系,是全省同時擁有這2個培養體系的唯一高校。是山東省高等院校教師教育聯盟牽頭單位。教育理論研究與應用方面成果顯著,獲獎總數居省屬高校首位。體現教師教育特點和優勢的教育學、心理學、課程與教學論、教育技術學等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填補山東省空白。
育人質量過硬
建校以來,培養50余萬名合格人才,其中包括一大批愛崗敬業的優秀人民教師和教育管理者,以及許多嚴謹求實的科學家、德藝雙馨的藝術家、遠見卓識的政治家和搏擊商海的企業家。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是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入選教育部全國首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院(系);山東省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山東省高校網絡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掛靠學校;學校獲評省級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校、德育工作示范高校、理論宣教基地、基層黨建工作示范點等,1個黨支部入選首屆全國黨建工作樣板黨支部。近年來,學校三次被評為“全國五四紅旗團委”,連續26次榮獲“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優秀組織單位”稱號。學生在國際國內重大比賽中屢獲佳績,多次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全國大學生“小平科技創新團隊”、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等。連續兩年榮獲全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及先進集體獎,連續三屆入圍“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發起高校并獲得一等獎多項。連續7次參加“五月的鮮花”全國大中學生文藝會演,連續五屆獲得殘奧會冠軍,連續14次獲中國大學生女子排球錦標賽和超級聯賽等全國賽事冠軍。
師資隊伍精良
現有14名雙聘院士。49人次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長江學者、國家杰青、全國“四個一批”人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等人才項目(工程);22人獲全國優秀教師等國家級榮譽稱號,9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5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個教師團隊獲評“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6人6次當選全國黨代會代表,5人12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5人10次當選全國政協委員。學校領導連續五屆當選山東省委委員。42人次入選山東省泰山系列人才工程,其中4人次入選山東省“泰山學者”攀登計劃,2人入選山東省“泰山學者”優勢學科領軍人才支持計劃,1人入選山東省泰山產業領軍人才,19人入選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教授,16人入選山東省“泰山學者”青年專家。21人次入選齊魯文化名家、齊魯文化英才、省杰青等人才項目。49人次獲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山東省社會科學突出貢獻獎、山東省社會科學學科新秀獎稱號。
科研實力雄厚
“十二五”以來,主持承擔國家“863”、“973”、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項目等項目859項。2012年,成為“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單位;2019年,成為首個以第一單位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的山東省省屬高校。先后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6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項目3項,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科類)11項,山東省社科重大成果獎4項、全國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項、魯迅文學獎1項。1個團隊入選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重點領域創新團隊,1個團隊入選教育部創新團隊并獲滾動支持。學校獲全國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狀、山東省產學研合作創新突出貢獻獎等榮譽。
交流合作廣泛
學校是教育部批準的首批外國留學生定點招生單位、首批孔子學院獎學金生接收院校、聯合招收華僑、港澳臺地區學生單位,山東省首批“因公出國審批下沉改革試點單位”之一。與33個國家和地區的148所院校建立校際交流合作關系。成功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在韓國、肯尼亞、美國、巴西、沙特、俄羅斯、加拿大合作建設7所孔子學院(含1所獨立孔子課堂),獲“孔子學院中方先進合作機構”稱號。
目前,學校正抓住機遇,振奮精神,借力改革,加快發展,為建設國內一流綜合性師范大學而努力奮斗!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雙一流 | 否 | 主管單位 | 山東省 |
創建時間 | 1950年 | 博士點數量 | 一級:14,二級:0 |
碩士點數量 | 一級:33,二級:0 | 學校類型 | 師范類 |
所在城市 | 濟南市 | 辦學層次 | 普通本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