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與團隊管理模擬測試題答案2022
1 ,(組織承諾)與缺勤率和流動率成負相關。
2 ,(態度)是人對某種事物或特定對象所持有的一種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傾向。
3 ,(工作滿意度)是指員工對自己的工作所抱有的一般性的滿足與否的態度。
4 ,最早提出組織承諾的是(貝克爾)。
5 ,(社會知覺)是指個體對其他個體的知覺。
6 ,(首因效應)是指最先的印象對人的知覺所產生的強烈影響。
7 ,(光環效應)是指當對一個人的某些特性形成好或壞的印象之后,人們就傾向于據此推論其他方面的特性。
8 ,(刻板印象)是指對某個群體形成一種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后,會據此去推斷這個群體的每個成員的特征。
9 ,(歸因)就是利用有關的信息資料對人的行為進行分析,從而推論其原因的過程。
10,(內因)是指導致行為或事件的行為者本身可以控制的因素,包括行為者的人格、品質、情緒、心境、能力、需要和努力程度等。
11,(外因)包括行為者所處的各種環境、機遇、所從事工作的特點和難度,以及工作與人的相互作用、他人對行為者的強制或約束、鼓勵的作用等。
12,(穩因)是指行為者的能力、人格、品質、工作難度、職業要求、法律、制度和規范等。
13,第一個將期望理論運用于工作動機并將其公式化的是(弗洛姆)。
14,第一個對學習中的強化做出理論分析的是(愛德華桑代克)。
15,社會學習理論的創始人是(班杜拉)。
16,(團隊學習)是指團隊生存、改進和適應變化著的環境的能力。
17,幫助團隊成員設定團隊議事日程、讓團隊始終瞄準目標、做出高效決策和提出解決問題的替代方案的是(團隊任務職能)。
18,關注于人際關系,它讓團隊成員們結合在一起,使大家能夠繼續相處甚至有某種樂趣的是(團隊維護職能)。
19,領導者尊重和關心下屬的看法和情感,更愿意與下屬建立相互信任的工作關系的是(關懷維度)。
20,領導者更愿意界定自己和下屬的工作任務和角色,以完成組織目標的是(結構維度)。
21,在20世紀50年代末提出了第一個綜合的權變模型的是(費德勒)。
22,在權變理論中,把下屬作為權變的變量,即認為下屬的成熟水平是選擇領導風格的依賴條件,這一理論是(領導情境理論)。
23,領導者的主要任務是提供必要的支持以幫助下屬達到他們的目標,并確保他們的目標與群體和組織的目標相互配合、協調一致的是(路徑一目標理論)。
24,領導行為風格與下屬參與決策相聯系,討論如何選擇領導的方式和參與決策的形式以及參與程度的是(參與模型)。
25,(心理測量)是將人的智力、人格、興趣、情緒等心理特征,按一定規則表示成數字,并賦予這些數字一定的解釋的過程。
26,心理測量的工具是(心理測驗)。
27,心理測驗按測驗的內容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能力測驗,另一類是(人格測驗)。
28,(信度)又稱穩定性或可信性,是指一個人在同一心理測量中幾次測量結果的一致性。
29,(效度)是指一個測驗的測驗結果與被測驗者行為的公認標準之間的相關程度,也就是一個測驗希望測量的心理特征的有效性和準確性。
30,領導情境理論中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工作成熟度,二是(心理成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