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學制改變可能嗎?早在日前,就有人提出了新的建議,中小學生的學制也或將迎來調整。今天小編特意整理了關于教育部辟謠中小學學制改變的相關信息,快隨小編一起來一探究竟吧。
教育部辟謠中小學學制改變
據教育部網站4月21日消息,教育部當天答復了一位網民4月11日關于義務教育階段學制變化的咨詢留言。
問題:近日,我看到騰訊網、各大瀏覽器等一些較有權威性的網絡平臺,頻繁發布這樣一則消息:從2021年秋季學期開始,小學學制將正式縮短為5年,初中變為4年,將原來小學的六年級變更為初中的起始年級。請問是真的嗎?
答復:該消息不屬實。教育部目前無相關政策出臺。
中小學學制改變可能嗎
中小學生學制或將調整,小學五年,高中兩年
按照現在實行的中小學學制,小學學制為六年,初中和高中分別是三年,加起來共計12年時間,這就是學生們投資在基礎教育方面的時間,加上四年的大學教育,共計16年左右。
如果學生七歲開始進入小學,16年以后正式畢業,也就是23歲,但這還是最順利的情況下,因為很有可能高中還要進行復讀,這樣本科畢業的時候可能就24歲了,偏偏現在本科學歷的含金量不太高,大部分學生畢業以后都會選擇考研,在23歲的基礎上加上三年的研究生時間,也就是26歲至27歲。
雖然當代社會已經越來越開放,可如果二十六七歲才參加工作的話,許多優秀人才已經失去了青春時期的奮斗動力,反而不利于社會的發展,為了改善這一情況的發生,近日有人提出了建議,要縮短基礎教育階段的學制,改為小學五年,高中兩年。
學制調整為小學五年,高中兩年以后,有哪些好處?
如果中小學學制按照這樣的安排調整,那基礎教育就是十年,加上四年的大學教育,共計14年時間,大學畢業的時候也就是21歲左右,即使學生選擇復讀,22歲也基本上能夠大學畢業了。
這個年齡正好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候,接受了高質量的大學教育,自身思想又在最活躍的時候,如果爭取在這個時間投身于工作中,不僅容易干出一番事業,而且對社會建設還能做出很大的貢獻。
按照這個角度來看,縮短中小學的學制確實能帶來很多積極影響,而且許多家長也指出,中小學時期學制太長的話,容易讓學生產生“厭煩”的心理,適當的縮短學制以后,因為上學的時間變短了,很有可能還會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和積極性。
不過關于中小學學制調整,也有一部分人持有不同的看法,在他們看來,縮短學制以后基礎教育期間學到的知識會大打折扣,不僅不利于學生的高考,而且不利于人才的培養,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如果中小學學制真的進行調整,學生和家長應該怎么辦?
現在已經有人提出了這個建議,也許就會通過,并且正式實行,如果中小學真的改為了小學五年學制,高中兩年學制的話,學生應該怎么辦呢?
腳踏實地,好好學習
無論學制如何調整,中小學生都要樹立一種思維,那就是腳踏實地,好好學習,不管小學學制是五年還是六年,或者六年以上,無論怎么變化,在升學和中考高考的時候都是唯成績論,只有考出了高分數,才能掌握主動權,所以無論學制怎樣變化,學生好好學習才是王道。
家長積極引導學生,調整學習方式
如果小學學制調整為五年,高中學制調整為兩年,在基礎知識量不變的情況下,學生們的學習時間就會縮短,在一定時間內的學習壓力也會變大,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積極引導學生,及時調整,適合當前學制的學習方法,這樣才能盡量避免因學制調整對學習帶來的耽誤。
但目前并無該項政策,具體還是以官方發布為準。
綜上就是小編收集的全部關于教育部辟謠中小學學制改變和中小學學制改變可能嗎的內容。希望能對各位小伙伴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中小學學制改變資訊請繼續關注我們可圈可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