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差法指的就是比較考生線差,以及院校線差來進行志愿填報的方法。考生線差指的是考生高考成績,以及省控線之間的差值,院校線差指的是錄取平均分,以及省控線之間的差值。那么下邊就是小編收集的一些線差法如何計算 怎樣填報志愿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線差法報志愿如何計算
考生線差分=考生的高考總分-省控分數線,院校錄取線差分=投檔分數線-省控分數線。
由于每年的高考試卷難度不一樣,各高校的錄取投檔線也會發生變化,因此每年的省控線也會有差別,也就代表今年的600分位次并不代表去年的600分位次,如果考生選擇看分數線來填報志愿的話,風險較大。
但是相對于分數線來說,線差的變化較小,因此通過線差法報志愿可以減小志愿填報風險。比如某省高考的一本線是540,而某大學的錄取線差為20分,那么按照線差法計算,如果想要報考這所大學的考生,考試成績至少要在560以上,才有可能達到高校的錄取投檔線。
線差法志愿填報的方法
1、用線差法進行志愿填報,考生不但要對目標院校往年的錄取平均線差進行了解,還有清楚投檔線差以及最低線差,還有最高線差。
2、平行志愿下院校投檔線差和錄取最低線差一致,所以把投檔線差或是最低線差,和最高線差以及平均線差進行結合,既有考生測算擬報院校能否投檔,也有測算進檔考生能否按照所填報的專業錄取優勢。
3、 因為填報志愿的考生逐年增加,所以考生填報志愿的時候,要最少參考近兩到三年的院校投檔錄取相關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