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選物理還是歷史 新高考選物理有優勢嗎?在選考學科中,物理、歷史作為必選科目,學生必須至少選擇其中一門報考,這等于給偏文、偏理的考生一個選擇的自由。那么物理和歷史到底選哪個好呢?選物理還有優勢嗎?下面讓小編來為大家解答吧。
新高考選科:選物理還是歷史?
目前大多數人對于新高考選科還是比較熱衷于選擇物理,而且感覺都比較務實,大家普遍選擇物理的原因基本上都是因為以后報考大學,可選擇的專業比較多。
我們都知道"3+1+2"模式中,"3"就是語數外三科主科,"1"就是物理或者歷史二選一,"2"的話就是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中選擇兩科。所以選擇物理或者選擇歷史都各有6種組合。
到底是應該選擇物理還是選擇歷史呢?其實高中歷史呢,基本是屬于單純的記憶性內容,你對歷史的發展歷程有一定的了解,基本就能答題,但是物理呢就不一樣了,物理在做題的時候則是需要更多地去衡量判斷。
另外,參考過往數據我們可以得知,對于選擇文學、哲學、藝術等學科時,選擇物理或者選擇歷史對于未來就讀專業選擇面來說都是差不多同等水平的,也就是說文學類,哲學類等學科選擇物理或者選擇歷史都是不受影響的。
然而,對于其他的工科,理科專業來說的話,選擇物理明顯更有利于未來專業的選擇,所以如果是以后想要學工科、理科等的專業,選擇物理,是比較有利的,而選擇歷史的話,可選專業范圍相應會較窄一些。
"3+1+2"模式下,物理和歷史二選一成必然趨勢,上面簡單分析了一下,但是仍然有不少同學存在是不是歷史比物理更容易學、高考也更容易的誤解。同學和家長們要注意了,在選擇報考物理還是歷史之前,要先了解這兩個誤區。
誤區一:歷史比物理容易學
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很多人都是這么認為的吧。很多家長對歷史和物理的認識還停留在過去,認為歷史屬于文科,只要簡單的讀一讀,背一背就能夠打高分了,比高中最難學科——物理,肯定容易多了。
其實并不然。現在歷史學科的試題對學生能力要求越來越高。不但要求學生掌握書本中的知識點,還要求學生擁有非常好的文言文閱讀能力。因為很多材料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現的,學生需要對材料里面的歷史事件做出正確的解讀和分析。
而現在的學生大多是周而復始地刷題,課外閱讀非常少造成學生知識面非常狹窄,這對歷史考試是非常不利的。反觀物理作為自然學科,則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即便強調和現實的聯系,也只是提提而已,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物理學科本身的計算推理。
誤區二:學歷史高考更容易
有的學生人覺得歷史學科簡單易學,就選擇了歷史。在他們看來,容易學當然會學好,高考考上的機會就會更大。其實高考的難易程度和學科本身的難易程度并沒有太大關系,高考的難易程度更大一部分是取決于錄取率。
另外,實行"3+1+2"模式后,各普通高校會預先公布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專業的選考要求一目了然,各高校情況也基本上是如此。也就是說,在專業的選擇上,選擇了物理就意味著機會遠遠大于選擇了歷史。俗話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這句話對于"3+1+2"模式省份的考生來說同樣如此。
看到這,選物理還是選歷史,不知道大家心里是否有了更明確的方向呢?當然以上分析僅作參考,其實選擇物理或者選擇歷史,始終還是需要按照自身因素來綜合考慮,清楚了解自己未來是想走理工方向還是更喜愛文科專業,再結合自己的學習情況,才可以做出適合自己的明智選擇。
新高考選物理有優勢嗎?
分析2020年的錄取結果來看,高分段的學生如果不選物理,想上名校難度很大,比如說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其中有兩個專業是不限科的,北京大學不限科的那個專業分數真的很高,是在697分。在這樣的一個分數上去分析一下一分一段表,我們會發現這個分數段其實沒有純文的孩子,考生必須要選物理。
再分析一下其他的985名校或者說雙一流高校,更多學校對物理提出了要求,也就是說如果想就讀名校的話,選物理機會會更多一些,特別是類似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如果不選物理是沒有機會上這所大學的,因為它所有的專業都限物理。
再一個就是中低分段,所謂中低分段就是在一段線左右,貼著一段線往上將近20分的范圍,如果有機會上本科的話,我們看到全是限物理的專業。
還有一點就是低分的學生,比如說沒有機會上本科,只能上一個專科,我們會看到有大部分的專科院校能不限科目就不限,但是,但凡需要限制的基本是限物理或化學,更多的是限考物理。
所以,如果想有一個更好一點的工作,或者找工作的范圍更廣一些,報考專科院校范圍的話,選一門物理其實是很重要的。有可能說物理能夠給自己拉下20分,事實上分析一下2020年錄取的結果,其實在一定的分數區間物理給考生拉下的這20分,用限考物理的專業去報考的話,能給找補回來,甚至找補得更多或者說差不多。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新高考選物理還是歷史 新高考選物理有優勢嗎”全部內容,看完后同學們是不是已經有了自己的選擇呢?想要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可圈可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