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支一扶,這些聽起來很抽象,大學生畢業除了考研、考公、考編、工作,還有一個重要的出爐就是三支一扶,那么三支一扶是什么意思,2021年三支一扶報名時間是什么時候,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三支一扶是什么意思
三支一扶是畢業生基層落實政策,指大學生在畢業后到農村基層從事支農、支教、支醫和扶貧工作。計劃的政策依據是國家人事部2006年頒布的第16號文件《關于組織開展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從事支教、支農、支醫和扶貧工作的通知》。
其目的在于為高校畢業生向基層單位落實就業問題提供具體的指導和保障。
2019年3月19日,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了解到,2019年全國將招募2.7萬名“三支一扶”人員到基層從事支教、支農(水利)、支醫和扶貧等服務。
2020年6月21日消息,2020年是國家啟動“三支一扶”計劃的第十五年。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最新部署,今年又將有3.2萬名高校畢業生投身基層支教、支農、支醫和扶貧等工作。
2006年2月25日,中央組織部、人事部(現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財政部、農業部、衛生部(現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務院扶貧辦、共青團中央,決定聯合組織“三支一扶”
實施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要以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和中央關于做好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服務基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經受鍛煉,健康成長,為促進農村基層教育、農業、衛生、扶貧等社會事業的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貢獻。
計劃落實
公開招募、自愿報名、組織選拔、統一派遣的方式,從2006年起連續5年,每年招募2萬名左右高校畢業生,主要安排到鄉鎮從事支教、支農、支醫和扶貧工作。
實施過程
主要包括組織招募和對大學畢業生工作期間的管理服務兩方面內容。組織招募有一套詳細的工作流程,即每年4月底前,各地收集、匯總、上報鄉鎮一級教育、農業、衛生等基層崗位需求信息;每年5月底前,各地根據下達的招募計劃,采取考核或考試的方式進行公開招募;每年7月底前,派遣“三支一扶”大學生到服務單位報到。《通知》在對“三支一扶”大學生工作期間的戶檔管理、日常管理、考核管理和經費保障等方面都做出了詳盡的規定。對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大學生,頒發由人事部統一印制的《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服務證書》,作為服務期滿后享受相關就業優惠政策的依據。
工作時限
工作時間一般為2年,工作期間給予一定的生活補貼。工作期滿后,自主擇業,擇業期間享受一定的政策優惠。目前部分地區服務期滿考核合格可占編就業,在原崗位落實事業編,按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對待。
優惠政策
“三支一扶”大學生服務期滿后,進入市場自主擇業。各地及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和做好服務期滿的“三支一扶”大學生就業工作,采取多種形式,開辟多種渠道,積極為其就業創造條件。
(一)各級人事、教育、農業、衛生、扶貧等部門,要采取有效措施,充分挖掘就業崗位,制定鼓勵政策,積極吸納服務期滿的“三支一扶”大學生進入本系統工作。各級人事部門要為“三支一扶”大學生建立專門的人才庫,廣泛收集各類用人單位的崗位需求信息,動員各類用人單位接收“三支一扶”大學生,有針對性地提供就業指導和推薦,幫助其落實就業單位。服務單位補充人員時,應優先接收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學生。縣、鄉各類事業單位補充人員時,特別是鄉鎮中小學、衛生醫療機構和農業技術推廣服務機構在補充專業技術人員時,要安排一定比例的職位專門招聘這部分大學生。
(二)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學生報考公務員、碩士研究生、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自主創業的,享受省委、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實施意見》(魯辦發[2006]14號)文件規定的優惠政策。
(三)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學生,根據本人意愿可以回到原籍或到其他地區就業,凡落實了接收單位的,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負責為其辦理相關手續,就業后不再實行見習期。凡進入國有企事業單位的,由接收單位按照所任職務或崗位比照同等條件人員確定其工資福利待遇,其服務年限計算為工齡,在今后評定晉升專業技術職務時,同等條件下優先考慮。
2021年三支一扶報名時間
那么2021年三支一扶報名時間是什么時候?根據往年的情況分析,報名時間約在4-9月期間,詳情請關注各地人社局官網。
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關于三支一扶的相關信息,更多教育資訊請關注可圈可點教育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