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類招生是什么意思?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也出來了許許多多的新名詞,大類招生就是其中之一。小編特意整理了關于大類招生的利與弊的相關信息,隨可圈可點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大類招生是什么意思
所謂按大類招生,簡單來說就是按學科大類招生,是相對于按專業招生來說的。
高校將相同、相近的學科門類,同院系或者不同院系的專業合并,按一個大類招生。考生填報志愿時,可以直接按照專業大類的名稱來填報志愿。
如在某校招生專業中,農學、植物保護、園藝、種子科學與工程等4個專業統一以“植物生產類”招生,考生若想選擇其中某一個專業,填報時只需填上“植物生產類”即可。
考生通過大類招生被錄取之后,在本科階段前兩年(有的是一年)統一學習基礎課,大二或大三時再根據學校要求、自己的興趣、專長和發展方向,在大類所含專業中重新選擇具體專業。
大類招生的利與弊
大類招生的優勢
1、增加錄取機會
考生選擇的范圍一下子增加了許多,大大提高了學生專業選擇的空間。
2、減少志愿填報的盲目性
在選擇志愿時,大多數考生對專業的了解和選擇比較盲目,未必清楚專業真正的發展前景。
3、有利于交叉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大類招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考生可選擇范圍,由原來的單個專業點,擴大到整合的專業群。
4、拓寬專業人際網絡
對于非大類招生專業,學生主要集中在一個單一專業內,而大類招生模式下的學生,同學拓展到多個專業。
大類招生的風險
1、可能造成熱門專業扎堆兒
如果大類內的專業不均衡,設置不合理,很可能出現熱門專業報名扎堆兒的現象,加劇“熱門專業”與“冷門專業”之間的結構性矛盾。
2、專業分流時,可能難以選到目標專業
雖然大類招生暫時延遲了學生的專業選擇時間,但未來還是要面臨如何選專業。
以上就是可圈可點網小編整理的全部關于大類招生是什么意思和大類招生的利與弊的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大類招生資訊請持續關注我們可圈可點網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