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備考策略,時光荏苒,高考離我們越來越近了,你們做好備考策略以及備考方案了嗎?下面小編為你們整理了一部分高考備考策略,供大家參考。
高考備考策略
第一步:全面、客觀剖析當前的學習狀況
新學年開始,高考已進入倒計時,多數學校將要開始二輪復習,二輪復習能否跟上,在整個高考戰役中顯得至關重要。開學第一周的重點在于對各科知識進行分類總結,虞校長建議同學們將知識點從掌握最好的,掌握一般的,掌握較差的三個層次來進行科學總結。這種分類總結方法,思路清晰,可操作性強,對階段性提分效果顯著。
第二步:確定清晰、具體的學習目標
二輪復習開始,學生們應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剩余的時間,制定出每個科目高考時能夠達到的目標分數。以英語為例,現在的成績是115分,高考目標分為130分,離高考還有3個月的時間,每個月制定出提5分的目標,直到高考時達到130分。成績優秀的學生在制定目標時可著重在難點知識上突破提分;成績一般的學生可鎖定基礎題和部分拔高題;成績較差的學生制定目標時可把握好基礎題。
第三步:制定一套科學完善的學習計劃
學習計劃重在落實,細節決定成敗。很多高三的學生都會制定一套復習計劃,但是真正能落實的學生卻很少。因此,制定計劃時一定要有嚴格的時間表,具體到每一天的每一個時間段應該做什么。如果時間表不夠細致嚴謹,就不知道自己在規定的時間內是否完成了目標任務,這樣實現目標的概率就降低了。
第四步: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良好的成績,源自良好的心態。高三復習中會經歷很多次大大小小的考試,每一次考試結束后,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做到“敗不勝不驕敗不餒”,不要太計較考試的結果,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分析失誤的原因上。高考是對一個學生從實力和心理素質兩方面的綜合考察,實力是基礎,是本錢,而心理素質是發揮實力和本錢的條件。沒有
“條件”,“本錢”再多,也會“虧本”。
特別提醒高三學子們,不論采取什么樣的復習策略,一定要注意切合自身實際。備考中,老師的步伐要跟上,但是很多時候還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調節,要學會對他人的可取的學習方法進行總結、提煉,變成屬于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只有這樣,才會在高考大戰中取得最后的勝利。
高考備考方案
一、先計劃后學習
學習是一個系統工程,是由淺入深、由少到多、逐步深入的過程。這是高考備考的復習原則,只有訂好計劃再學習,學習才是有計劃、有目的、有針對性的,才能克服學習中的盲目性、忙亂性。
二、先預習后聽講
有的同學認為,反正老師要講,課前預習是多余的;有些則認為,反正有些內容看不懂,預習等于“瞎子點燈白費蠟”……這些看法往往是造成學習成績下降的原因之一。關教授說,首先,預習是課前“偵察”,可打有準備之仗;其次,預習可使新舊知識聯系,有利于掌握新知識;再次,預習可以克服聽課的盲目性,提高學習效率;最后,預習可使聽課更專心,與老師配合更默契,從而提高自學能力。此外,預習的科目以自己學習上有困難的基礎學科為主,每天預習所花的時間,要服從整體計劃。
三、先復習后做作業
古人云:“溫故而知新”。復習十固、消化和深化學習內容的重要環節,回家后應把當天學的知識認真復習一遍,該記的記下來,該理解的理解透了,然后再做作業。做作業時,第一不要看書,第二不要問別人,第三要有時間限制,只有這樣,作業才有實際價值。假如每次作業都是先復習,然后像考試一樣對待,那就等于一天一次考試,就不會出現作業100分、考試答不上來的情況了。
四、先調整心態后參加考試
考試的心態非常重要,同樣水平的孩子,以不同的心態走入考場就會有不同的結果。心態良好、斗志昂揚就會促進思維,臨場發揮就好;心態不好、緊張焦慮就會抑制思維,臨場發揮就不佳,所以考前一定要調整好心態。
五、先獨立思考后請教別人
沒有獨立思考是學不好知識的。思考可以對知識理解得更深刻,可以使所學的東西更扎實,可以使大腦變得更靈活。所謂學問,就是要又學又問。問是讀書的鑰匙,是思考的中介,是深鉆的體現。當遇到學習上的困難時,應在自己思考的基礎上求得別人幫助,但最好不要只問答案,而要共同探討,以求開拓思路。
許多經驗豐富的老師都說,那些經常問問題的同學,他們的能力要優于他人。平時,他們看起來似乎領悟得較慢,但在測驗或考試的時候,他們卻考得非常好。反之,那些平時似乎什么都懂了的同學,到了考試的時候卻往往發傻了,考不出很好的成績。
綜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備考策略以及備考方案,希望給位考生都能考出優異的成績,考到理想的大學,更多資訊請關注可圈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