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越來越深入,也有越來越多的名詞進入大家的視野,現在也已經有許多省份開始實行新高考政策了。新高考改革后,出現等級考、合格考、選科等。那么它們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隨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1.合格考是什么意思?
所謂的合格考,就是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是根據國家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和教育考試規定組織的考試。一般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實施,主要衡量學生達到國家規定學習要求的程度,著眼于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核。因此,合格考既突出重點,覆蓋面也廣,重視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從考卷難度上來看,難度適中;從考試科目上來看,包含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信息科技10門考試。
2.等級考是什么意思?
參加等級考的前提條件就是對應學科的合格考已經合格通過,參考等級考的科目,會進行排位換算,進而將分數計入最終的高考成績。目前,新高考“3+3”模式、“3+1+2”模式都涉及等級考,比如:從6門選考科目中任選3門進行等級考,將考生的原始成績從高到低劃分為A、B+、B、C+、C、D+、D、E共8個等級,按照各等級的人數所占比例3%、7%、16%。24%、24%、16%、7%、3%,從A等級到E等級,等比例轉換,得到考生的等級成績,區間范圍是91-100、81-90、71-80、61-70、51-60、41-50、31-40、21-30的8個分數區間。
3.合格考和等級考的區別?
(1)考試目的不同。合格考主要衡量學生達到國家規定學習要求的程度,著眼于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核;等級考則是常模參照考試,主要在于凸顯不同高中生在學業上的學科特長。
(2)考試科目不同。合格考覆蓋國家課程方案規定的所有學習科目,包括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信息科技;等級考是學生根據自身興趣愛好、特長以及未來志愿填報的院校和專業要求從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中,自主選擇3個科目參加等級考試。
(3)考試范圍不同。合格考考試范圍一般是必修內容,考試內容少,覆蓋面較窄,試題難度相對較低;等級考考試范圍一般是必修和選擇性必修內容,考試內容多,覆蓋面廣,試題難度相對較高。
(4)考試時間不同。合格考分別安排在每學年上、下學期末;等級考一般是在每年的5月初進行。
(5)考試次數不同。合格考有多次考試機會,合格考不合格,還可以參加補考;等級考只有一次考試機會。
(6)成績呈現不同。合格考各個科目成績呈現方式是“合格”與“不合格”,成績一般達到60分以上即可;等級考各個科目成績則是將原始考試成績依據等級轉換規則轉換后計入考生總成績。
(7)成績作用不同。合格考成績是學生高中畢業、高中同等學力認定以及春季高考高職(專科)錄取的依據之一,同時也是作為參加對應科目的等級考的必要條件;等級考成績將計入夏季高考招生錄取總成績。
以上就是可圈可點網小編整理的全部關于合格考和等級考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區別的全部內容,希望能讓大家了解清楚這兩者的意思。想了解更多高考資訊請關注我們,如果有什么好的建議,也可以向我們投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