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師面試者過半是博士,雖然教師在大城市還算不上高收入群體,但由于教師工作相對穩定,有寒暑假,教師也有不錯的吸引力,“教師熱”持續高溫意味著很多人想從事教育工作,今年教師崗位上的競爭各位激烈,中學教師面試者過半是博士。
中學教師面試者過半是博士
今年的就業市場上,教師相關崗位的競爭可謂異常激烈。有應聘者告訴記者,自己上周周五去了深圳的“四大校”,也就是深圳最好的四所中學之一,生物學進入面試的7人中有4個人都是博士。不少原本是教培機構的從業人員,也加入競爭。學校最后招聘了4個人,里邊有3個是博士。“教師熱”不僅體現在今年的秋招市場上,教育部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共有191萬人通過認定獲得“教師資格證書”,較去年增長28.7%。
記者了解到,教師崗位之所以吸引了眾多高學歷、名校生的青睞,主要源于近年來教師待遇的提升。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已經有2846個區縣的預算安排,實現了“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這讓“從教熱”持續升溫。專家提醒,從業不能盲目追風,還應根據自身特點,制定相應的職業規劃。
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為何升溫?
大量非師范生“入場”,穩定成最大吸引力
5月20日,在河南信陽讀師范專業的田帆點贊了一條微博——“我宣布:你與教師資格證鎖定成功,鑰匙我扔海里了”。
教資的三門筆試,田帆一次通過。在面試試講環節,她抽到了《歸園田居》,剛出考場,她感覺還行,到家一刷微博超話,越想越慌,“不敢保證一定能通過”。
2011年,中小學教師資格國家統一考試在浙江、湖北兩省首開試點,此后逐步在各省份推廣實行,時至今日,要想取得教師資格證,師范生需要和非師范生“同場競技”。
“對大多數師范生來說,當老師是早就選定的路,沒有教師資格證,就沒有參加各級各類學校教師招聘的資格。這個證太重要了,這是門檻。”田帆說。
“這個證太重要”這句話,趙鑫聽父母從大一念叨到了大四。
趙鑫(化名)本科學的是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父母覺得媒體工作意味著奔波,而教師行業穩定,萬一找不到心儀的工作,回家做老師是最好選擇。無奈之下,趙鑫從所有學科里選了自己最拿手的初中地理,準備考試。
交流時,趙鑫發現,身邊不少同學、朋友都在備考這個證書。“學金融、會計、新聞的,大家都覺得教師是個很穩定的職業,不是第一選擇,卻是多一個選擇。”
據官方數據,2019年下半年參加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的590萬考生中,非師范生占比74%。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看來,穩定是教師行業吸引年輕人的顯著特點之一,今年全年的就業總量壓力比較大,教師行業的穩定優勢會更加凸顯。
另一方面,近年來,教師的待遇保障越來越受重視。2018年初,《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頒布,提出完善中小學教師待遇保障機制,“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于發友此前曾表示,隨著《意見》的落實,教師職業吸引力明顯增強。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得到切實保障,鄉村教師工資收入持續增加。新教師崗位競爭明顯加大,有的地區數十人競爭一個崗位常態化。
綜合考慮各項因素之后,已在公益行業從業5年的李爽決定備考2021年下半年的高中語文教師資格。她不確定自己什么時候會轉行去做語文老師,教資證書是她留給自己的退路。“先把證書考下來,多個證書多條路。”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中學教師面試者過半是博士”的全部內容,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想要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可圈可點網。
【中學教師面試者過半是博士 今年191萬人獲教師資格證】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