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中高考5類詐騙,提前查分、內部指標、錄取占位費……又一年中高考在即,一些不法分子蠢蠢欲動,企圖編造多種詐騙“套路”,準備將“黑手”伸向考生及考生家長。考生和家長要小心詐騙套路,今天,小編整理了中高考的5類詐騙,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常見的5種中高考詐騙手段
一是不要點開鼓吹“提前查分”的鏈接。中高考結束后,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長急于知道成績的心理,通過家長群、考試群、手機短信等渠道發送“提前查詢分數”的虛假廣告鏈接實施詐騙。2020年高考結束后,安徽省有考生點擊鏈接,按要求填報身份證、準考證等相關信息,轉賬1000元后發現被騙,還泄露個人信息。
二是不要相信所謂“內部指標”。中高考招錄期間,不法分子假冒招生辦工作人員或高校領導的熟人,聲稱可以買到“內部指標”,利用家長“花錢買指標”的心理騙取錢財。
三是中高考“補助金”小心有詐。不法分子通過非法途徑獲取考生身份信息后,假冒教育部門工作人員等身份,以符合“獎學金”或“高考補助金”資格為由,騙取押金或手續費。
四是志愿填報指導莫輕信。不法分子假冒“權威專家”,自稱掌握“內部大數據”,利用中介或網站對考生進行志愿填報指導騙取錢財。
五是“錄取通知”驗真偽。不法分子向考生和家長發布虛假錄取信息,誘導其將學雜費、錄取費等打入指定銀行賬戶。警方介紹,以錄取為名提前收取保證金、占位費等費用的都是詐騙。
對此,警方提醒:所有詐騙都圍繞一個“錢”字,考生及家長要提高警惕,不透露考生個人信息,不點擊不明鏈接,遇到不明來電不輕信不轉賬。
防騙指南
1、“內部指標”是假,騙錢是真
到了填報志愿的時候,好多不法分子打著大學內部有關系的幌子欺騙考生,這樣的“內部指標”常常以廣告、傳單、手機騷擾短信和詐騙電話的形式出現。騙子抓住家長想讓孩子上好大學的心理,發的騷擾短信就是:“畫錢可以上名校”,使家長上當。
2、防范假錄取通知書
騙子利用這種方法騙取學生的學費,騙子會直接通過快遞方式把假錄取通知書寄給考生,當物流信息顯示“已簽收”時,騙子就會給你打電話提示你把學雜費存入指定的銀行賬號中。學校是不會以打款的方式進行收費的,而是開學報到時,到學校的服務大廳進行現金交費。還要核對錄取通知書和填報的志愿是否一致。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心中高考5類詐騙,詐騙套路要警惕相關信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資訊敬請關注可圈可點教育資訊網。
【小心中高考5類詐騙 詐騙套路要警惕】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