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這個稱呼好像已經(jīng)很流行了,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黻P(guān)于熊孩子稱謂不符合未成年人保護理念 正確看待問題兒童的相關(guān)訊息,希望可以給大家?guī)韼椭酉聛砭透【幰黄饋砜纯窗伞?/p>
熊孩子稱謂不符合未成年人保護理念
新修訂后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將于6月1日起施行。該法是不是“熊孩子”的“護身符”?針對社會上部分這樣的聲音,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社會法室主任郭林茂26日在北京表示,給有不良行為或者嚴重不良行為的未成年人戴帽子,叫“熊孩子”,這本身就不符合保護未成年人的理念,一定程度是戴著墨鏡看待“問題兒童”。
郭林茂指出,未成年人保護法保護的是一個承載著中華未來希望的特殊群體,通過實現(xiàn)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因極個別未成年人有了罪錯,就指責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yù)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熊孩子”的“護身符”,這是片面的,甚至是不負責任的。
他強調(diào),未成年人是一個重要群體,承載著祖國的未來,又是一個特殊群體,心智相對不成熟,認知水平偏低,自控能力較差。少數(shù)未成年人違反法律,是各種原因造成的,更多的原因應(yīng)歸于我們成年人,不能簡單地歸罪于未成年人自身。“對觸犯法律的未成年人采取教育的手段進行挽救,讓其重新健康成長,是世界上絕大多數(shù)國家的做法,更何況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是擁有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中華民族。”
如何正確看待問題兒童
樹立正確的兒童觀也是解救當前學前教育錯誤教育觀的一劑良藥。
傳統(tǒng)觀念中忽視兒童、把他們當做小大人、當做沒有獨立權(quán)利的個體、只是成人的附庸等等,忽視兒童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忽視兒童是有內(nèi)在發(fā)展?jié)撃艿模麄兙哂胁煌诔扇说淖约旱氖澜纭a槍σ陨锨闆r的分析可見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是我們正確對待兒童的重要前提,也是解救教育的當務(wù)之急,一刻也不能耽擱。
要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我們首先必須了解兒童到底是誰?他們有什么樣的需要?他們想要過什么樣的生活?本文就這幾個方面做一簡單探討。
兒童是誰相信很多人都未曾認真考慮過這個看似簡單卻很難回答的問題,他們也許會毫不猶豫的回答說兒童是我們的孩子,他們是我們夫妻愛的結(jié)晶,是老天賜予我們的寶貝,他們就是個對世界一無所知的小孩兒,可是,兒童真的是這些嗎?讓我們來探討一下兒童究竟是誰。
1.兒童是哲學家哲學的本意是“愛智慧”,是對智慧的熱愛與追求,柏拉圖曾說過,哲學源于驚訝,而這些都是兒童所具備的,所以他們就是一個個小小的哲學家,他們來到這個世界,對世界的一切都是陌生的,這大千世界的一切對他們來說都是充滿神奇意義的,很多成人看來是無聊的,沒有意思的事情在兒童看來它們都是有意思、有意義的、是很值得探究的。正是源于這種發(fā)自內(nèi)心深處的對周圍世界的萬事萬物的神圣崇敬與驚訝,才使得兒童勇于探索。很多兒童提出的看似簡單的問題可是困擾很多成人哲學家的復(fù)雜哲學問題,所以可不要忽視兒童所提出的那些問題,成人的不耐煩可能會使一棵棵哲學幼苗早早夭折,這樣對于他們內(nèi)部潛能的發(fā)揮是很不利的。
2.兒童是夢想家在夢想里兒童生活在比現(xiàn)實世界更為寬廣宏大的世界里;在夢想里他們可以過任意他們想過的生活,而不受現(xiàn)實世界的約束;“在夢想里,他們可以是詩人,可以是藝術(shù)家,他們詩意地棲居在大地這上,夢想給了兒童詩意,也給了他們自由。”所以,我們成人絕不可以隨意的剝奪兒童的夢想,剝奪了兒童的夢想,就等于剝奪了他們過他們想要生活的權(quán)力,剝奪了他們做人的自由。
3.兒童是游戲家兒童的游戲是兒童內(nèi)部潛能的外部表達,游戲是兒童濃縮的復(fù)演人類生命進化史上各種活動形式的一條捷徑,所以,在兒童出生時,這些豐富的活動形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年P(guān)于熊孩子稱謂不符合未成年人保護理念 正確看待問題兒童的相關(guān)訊息,希望可以給大家?guī)韼椭嘟逃嵪⒄堦P(guān)注可圈可點教育資訊網(wǎng)。
【熊孩子稱謂不符合未成年人保護理念 正確看待問題兒童】相關(guān)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