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中的快樂,產生于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歡學習的,只是學習的方法和內容不同而已。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紅色基因傳承教育心得體會篇一
紅色,象征光明,凝聚力量,引領未來。從瑞金、井岡山、遵義、延安、西柏坡……無一例外的都是因為“紅色”而典藏了歷史,穿越了時空,成為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心中永久的向往和神圣的殿堂。
對于共產黨而言,紅色是信仰,目光遠大,追求高遠;紅色是忠誠,愛國愛黨,矢志不渝;紅色是追求,勇于拼搏,自強不息;紅色是忘我,無私奉獻,無怨無悔。紅色讓青春之樹永柱,讓生命之花綻放,讓人生的每個時期都有其獨特的魅力。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要在社會中生存,都要獲取生存發展的物質條件,都要尋求慰藉心靈的精神家園。這一切首先得之于祖國,沒有國哪有家,沒有家哪有我。國家是小家的寄托,國家是個人的寄托,國家是無知的寄托,國家是精神家園的寄托。所以履行愛國的義務是我們對祖國母親報答的最佳方式。
“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中國共產黨”,是我們從小喊到大的口號,我們的身邊就涌現出了許多為國家作出了杰出貢獻的仁人志士,他們是傳承紅色的時代先鋒:從雷峰到郭明義,從焦裕祿到孔繁森,從錢學森到吳孟森,從吳運鐸到丁曉兵,從蔣漢聲到白潔……其事跡令人嘆服,其品格光彩照人,其精神感動天地,他們用奮斗與犧牲書寫了對真理和信仰的追求,他們用青春和熱血書寫了對祖國和人民的忠誠,我們能夠通過視覺,看到一種血脈相連的紅色基因。
可是,在我們的隊伍中,還有那么一些人,不再追求遠大的理想,不在崇尚純潔的靈魂,不在信仰高尚的品德,不再講國家大義、誠實守信,一心盯著自身利益,不惜以身犯法、以權謀私。他們是阻礙紅色基因繼續傳遞的一小部分人。記得有位偉人說過:“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紅色傳統的退化,紅色基因的變異,必將導致信仰的偏離,精神的頹廢,人格的矮化。這些人為組織的信仰和紀律所不容,必將被歷史和人民所唾棄。
傳統不是守住爐灰,而是熱情的火焰的傳遞。在這偉大的變革時代,那些血與火、與你我他相連的紅色基因,是我們情感的寄托,是我們精神的歸宿,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今天,歷史的接力棒傳到了我們這一代的手上,我們更應該珍惜這筆豐厚的財富,用紅色的激情去擁抱時代,擁抱事業,擁抱人生,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永不變色。
紅色基因傳承教育心得體會篇二
每當那鮮艷的五星紅旗在我們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雄壯的旋律中冉冉升起時,我總是感到無比的激動與自豪。作為新一代的接班人,我們要傳承革命先輩們的“紅色品質”與“紅色事業”。
說起英雄人物,我就會想起:堅持不懈的朱德同志,樂于助人的雷鋒叔叔,大義凜然的伍若蘭,不畏艱險的王二小。“休言女子非英物”的鑒湖女俠秋瑾……他們為人們做出了無數的貢獻,也讓敵寇聞風喪膽。他們那頑強的意志和堅持不屈的精神讓我滿懷敬佩。
幸福不會從天而降,夢想不會自動成真,生活也不會一帆風順。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我們要堅定信念,從容地走向明天,走向未來,繼承先輩們的光榮傳統,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而奮斗。
作為中國人,我們要愛國,因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而作為少先隊員的我們,祖國新一代的接班人,更應該立下為祖國增光添彩的遠大志向。
我們是國家的花朵,是國家未來的棟梁之才,等我們將來長大后,成為了一個能為國家效力,能為國家做貢獻的人,這才是一種偉大、光榮的成就。
我們又是新時代的接班人,所以,我們更應該努力,把愛國精神落實到身邊的每一件事中。我們要傳承先輩們的紅色基因,努力學習,放飛夢想,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
紅色基因傳承教育心得體會篇三
100年前,中國共產黨在嘉興南湖的一艘船上成立了,100年來,中國共產黨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引領者,領導全國人民完成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抗擊非典等重大事件,把人民從水深火熱中解救出來,它就像一張保護網,默默的保護著我們,100年在歷史長河里一瞬即逝,但是,對于中華民族來說,這100年是不平凡的100年。
今天我站在國旗下,看著這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心情無比激動,它的紅色是革命先輩們用鮮血染成的,是他們對祖國的一個承諾,對祖國的一片忠心,才能使他們做出犧牲自己的事,沒有他們就沒有新中國,也沒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
革命先烈,前赴后繼,視死如歸,總是穿梭于槍林彈雨中,和敵人斗智斗勇,涌現出了一大批保家衛國的英雄:有舍身堵搶眼的黃繼光,有讓熊熊烈火燃燒在身上的邱少云,有寧死不降的抗日英雄楊靖宇……,他們都是偉大的戰士,正是因為他們的舍生忘死,才有了祖國今天的繁榮昌盛。歌曲唱得好“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對呀,慢慢長征路,一路的艱辛坎坷,翻雪山、過草地、飛奪瀘定橋,克服重重的困難,紅軍終于到達延安。正是共產黨的這種不怕苦、不怕累,心中有信念,才贏得了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的勝利。正是革命先輩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新中國的成立。那種高度的自我犧牲精神,頑強堅韌的革命意志,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同學們,我們正是民族精神的傳承者,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我們應該高舉紅色大旗,傳承紅色基因,繼承并發揚先輩們留下的優良傳統,努力學習掌握先進的科技生產技術。要珍惜現在這大好時光,努力學習,奮發向上。從平時學習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認真上好每一堂課,努力提高我們的文化素養,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做出自己的貢獻。
紅色基因傳承教育心得體會篇四
紅色,象征著光明,象征著溫暖,象征著力量,象征著未來。當我們坐在寬闊的教室里,一遍又一遍地讀那些關于戰爭年代的課文,當我們坐在火爐旁,聽爺爺奶奶講戰爭的故事,于是,在我兒時的記憶中,留下了紅色的印記。
紅色基因是我們的根,是我們的靈魂。傳承紅色基因,讓我們的五星紅旗永不褪色。
“行程萬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種信念要堅持下去,對于新時代的我們來說,就必須在思想和學習上擰緊螺絲,自覺做理想信念的繼承者.
紅色基因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紐帶,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核。它孕育了著名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先烈們為了國家獨立,民族獨立,人民幸福而英勇奮斗,不畏犧牲。他們用鮮血和生命,用信仰和決心,寫下了人類史上的壯美詩篇。
幸福不會從天而降,夢想不會自動成真,作為新一代的接班人,我們要牢記“愛國”兩字。
從前愛國是:不當漢奸,英勇奮戰,帶兵打仗。而現在不同,現在的愛國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為國家發明更先進的武器。或者鍛煉好身體,扛起邊防戰士肩上的槍支,保衛我們的國家。
從我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繼承先輩的光榮傳統,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而努力奮斗。
紅色基因傳承教育心得體會篇五
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_曾強調過:“歷史是最好的老師”。中國的百年_正是黨帶領人民矢志踐行初心使命的輝煌歷程,是蓽露藍蔞建功立業的偉大征途。從建黨的開天辟地,到改革開放的翻天覆地,再到當代中國可以平視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國家,黨始終團結一心,帶領人民攻堅克難,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奇跡。開展_學習教育,有利于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從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汲取繼續前進的智慧和力量,讀懂強黨之路,持續發揚徹底的革命精神,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奮進新時代、砥礪新征程!
學_是堅定文化自信的關鍵。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當今世界,各國之間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_是中華文化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深刻認識學_,是堅定文化自信、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的關鍵之舉。
學_是堅守初心使命的核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和全體黨員、干部的終身課題。學_,領悟建黨初心,從百年_中汲取精神力量,切實增強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走好新時代長征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開展_學習教育,才能深刻理解初心使命的重要價值意義,腳踏實地向著美好未來和偉大理想前進。
學_是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是以_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是黨和國家面向未來的政治宣言。認真學_,傳承紅色基因,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必將助推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歷史也是最好的營養劑。推進_學習教育一方面繼承與發揚了黨的成功經驗和優良傳統;另一方面,堅定了黨的信念,增強對黨的認同感與歸屬感,增強凝聚力。是堅定文化自信的關鍵、堅守初心使命的核心,更是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在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紅色基因傳承教育心得體會篇六
9月1日至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組織部部長趙樂際先后在湖北紅安、麻城和安徽金寨調研。他說,革命老區和老區人民為中國革命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我們要大力弘揚老區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真心向老區人民學習,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飲水不忘挖井人”新中國的成立離不開革命老區人民的艱苦奮斗,他們為中國革命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們要大力弘揚老區精神,真心向老區人民學習,不忘初心、奮力前進;要進一步加強弘揚革命老區優良傳統,高舉旗幟、堅定信念、牢記宗旨、不辱使命;黨員干部要發揮模范帶頭作用,適應新形勢,增強新本領,樹立新作風,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革命老區的革命史是一筆豐富的精神財富,我們要大力弘揚和傳承。革命歷史紀念館收藏了大量的史料,非常有教育意義,彌足珍貴,要善加保護,把革命歷史紀念館打造成紅色革命教育基地;要在黨費中擠出一部分資金,專項扶持革命老區的紀念館建設項目;要完善展館的布局,向具有豐富經驗的展館借鑒、學習,使展館的內容更具教育性、可接受性;要充實展館內容,邀請黨史專家進一步拓展革命事跡,形成各個革命根據地之間交相呼應的革命文化;要進一步宣傳革命老區精神,拍攝革命教育宣傳片,采用設置投影儀播放、分發碟片等形式,讓更多的黨員群眾了解、接受革命老區文化。
2020“傳承紅色基因”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心得體會
紅色基因傳承教育心得體會篇七
富平縣地處陜甘寧革命老區東南部,賀龍、習仲勛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領導人都在富平工作過。去年3月,按照福州市委安排,我到富平縣掛職鍛煉。掛職期間,我堅持把老區精神作為提升素養、推動工作、服務發展的精神支撐和動力源泉,大力傳承紅色基因,積極推動兩地全方位、寬領域、深層次交流合作。
學習老區精神,需練非凡之才。我多次深入陜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學習,精研細讀《習仲勛傳》等文史資料,黨性得到極大鍛煉;多次赴西安高新區、西咸新區、渭南高新區以及華陰、合陽、大荔等地考察工作,虛心學習陜西發展經驗。今后,我們要主動接受紅色革命傳統教育,積極踐行“三嚴三實”,堅持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努力使自己成為行家里手,塑造福州干部為民務實清廉形象。
學習老區精神,要筑合作之基。閩侯富平1992年締結為友好縣,掛職期間,我推動成立“閩侯富平戰略合作領導小組”,簽訂《閩侯富平全面緊密合作框架協議》,開展閩侯富平黨政代表團互訪活動,促進兩地縣委辦、外經局、工商聯、開發區等單位建立長期交流合作關系。今后,我們要主動適應區域合作新常態,積極探索兩地交流合作新方法、新舉措、新路徑,努力打造我國東西部縣域合作的典范。
學習老區精神,應有擔當之為。富平尚屬西部欠發達縣份,我積極發揮自身優勢,推動建立陜汽集團、富平新興產業示范園、福州市青口投資區三方合作機制;推動成立“閩商長安俱樂部(閩商聯盟)”,先后組織閩商72批430人次到富平考察,為富平引進閩商項目19個,總投資32.25億元。今后,我們要著重拓展上海、廣東、江蘇、浙江等重點省市及海外閩商資源,持續引導廣大閩商參與富平新型工業、現代農業、文化旅游等領域建設。
學習老區精神,當懷為民之心。我協調閩侯縣出資2000萬元與富平縣共建“富閩友誼小學”(暫定名),學校設置24個教學班,可容納1080名學生,9月即可投入使用;引導閩商捐助230萬元,幫助仲勛學校、東上官元良小學、到賢中心小學3所學校改善辦學條件,幫助375名孤兒、單親、重病等困難學生家庭渡過難關等。此外,引導東南(福建)汽車工業有限公司與富平職業中學開展“訂單培訓”,富平職業中學每年向東南汽車公司輸送100~200名技術工人,舉行1~2次人才培養合作交流會;引導永輝超市有限公司到富平收購蘋果6.4萬公斤,促進富平蘋果銷售、果農增收。今后,我們要繼續堅持真情付出,快樂奉獻,以新的更大成績潤澤老區人民。
紅色基因傳承教育心得體會篇八
什么是“紅色基因”?是革命先烈們留下來偉大的愛國精神。
現在,我們的雙腳踏著的土地,你們有沒有想過,這些都是怎么得來的?
董存瑞、劉胡蘭、邱少云……一個個堅強不屈的革命先烈為了人民、祖國獻出了自己年輕而寶貴的生命。
什么是“傳承紅色基因”是一代代英雄人民用生命,為我們鋪了一條條通往中國夢的道路。托起了我們民族的脊梁骨,我們要做的,就是傳承這種精神。
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啊!大家知道嗎?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烈們用生命換來的,他們犧牲了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換來了祖國的繁榮富強。
歷史的長河記載了多少偉大英雄兒女的故事。黃繼光拖著重傷的身體爬到敵人的堡壘前,然后一躍而起,犧牲了自己。還有董存瑞,為了不讓戰友死亡,在找不到炸藥支撐點的情況下,他自己高舉炸藥,以身殉國……這些英雄事跡,讓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中國人是偉大的,中國更是偉大的。“傳承紅色基因”是我們每一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懷著堅定的信念和必勝的信心,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不能因為一件小事而動搖堅定的信念。
時代在前進,傳承“紅色基因”的方式也要與時俱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我們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偉大的勝利。我們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這樣崇高的理想我們要堅持下去,以實現中國夢為方向而奮斗!
作為中國人,我們要愛國,作為祖國的接班人的我們,更要為祖國添加光彩。
老師們常說,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是國家的棟梁。等我們將來長大后,要成為一個能為國家效力、對社會有用的人。
我們是新時代的接班人,所以應該把愛國精神落實到身邊的每一件事中。“勿忘國恥,振興中華”!我們要把這種精神傳承下去,在學習中發揚,在校園中發揚,在社會中發揚,在建設中發揚。因此,我們從現在起,要做一個合格的中學生,在家幫父母;在校幫同學;在校外乘公交車時要給人讓座……為成為合格的青少年而努力。
同學們,行動起來,讓我們一起傳承紅色基因,振興中華!
紅色基因傳承教育心得體會篇九
每年暑假,爸爸媽媽總要帶我出去旅行,今年也不例外,只是今年的旅行媽媽安排在了8月15日,地點是南京。
盧溝,一紙降書在芷江”,那一天,日本天皇裕仁廣播《停戰詔書》,結束了中國人民8年被戰爭摧殘的生活,今天的行程,正是要去紀念那些為了我們幸福生活而付出生命的同胞們。
到了南京,我們直奔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剛進館,我就被那口和平之鐘發出的巨大回響深深震撼住了,“敲世紀警鐘,祈世界和平”,那聲音,仿佛在控訴著當年日本法西斯的滔天罪行。隨著腳步的前進,陳列室四周圍的圖雕和照片再一次刺痛了我的雙眼,那時的中國人民,是經歷了怎樣的悲痛和恥辱啊,日軍在我們國家轟炸、屠殺、活埋、人體試驗,甚至連剛出生的孩子都不放過,看著那些慘絕人寰的場景,我的耳邊仿佛充滿了同胞的哀嚎。而最讓我難忘的是紀念館尾廳的生命燈,在那里,每隔12秒就有一顆水珠從高空落下,而四周墻上就有代表遇難者遺像的燈閃亮后隨之熄滅,那是在那場屠殺中,每隔12秒就有一個無辜的南京同胞的生命在消逝。
走出大屠殺紀念館,我不禁問媽媽,面對日本侵略者的種種惡行,我們為何不反抗,媽媽說,那是因為當時我們的國力不夠強大,面對暴行忍辱負重,無力抗爭。但這場大屠殺,喚醒了沉睡的中國人民,無數英烈為了抗戰的勝利前赴后繼,用獻血和生命鑄就了我們和平美好的生活。
代代的革命先烈和愛國人士用獻血和生命為我們鋪就了一條實現中國夢的道路,這種民族精神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和發揚光大,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我們沒有經歷過戰爭的硝煙,也沒有經歷過國家百廢待興時的艱苦困苦,但是我們肩上扛著的是革命烈士交給我們的旗幟,我們要把世世代代永不褪色的紅色基因傳承下去。作為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要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這就要求我們在學校努力學習文化知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家里孝敬父母,幫忙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在校外發揚能助人為樂精神,有責任、有擔當,成為一名真正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用我們的生命延續紅色基因,成為這個時代嶄新的力量!
我們銘記歷史,我們反思戰爭,我們祝愿世界和平,我們繼承紅色基因,我們發揚革命精神,我們與新時代同呼吸共命運,我們爭做時代新人,我們承擔著人民幸福、國家富強和民族興旺的重任,少年強則中國強,我們要在這新的時代貢獻自己的光和熱!
紅色基因傳承教育心得體會篇十
我帶著這樣的疑問走進書店,找到一本書,書名叫《紅軍過草地》,便有滋有味地看起來。紅軍為了完成任務,連野草都吃,一個手掌大的青稞餅,幾個人推讓來推讓去,誰都舍不得吃,這是什么樣的精神?他們團結一致,越過千山萬水,寧可餓死,也不愿做敵人的俘虜,這是什么樣的精神?看到最后,我淚如雨下,紅色文化,令人感動。
我帶著這樣的疑問走進萬源保衛戰戰史陳列館。跨進大門,紅色的楓葉像染上了血,鮮紅鮮紅的血!難道這是紅軍烈士的鮮血嗎?我抬頭一看,青灰色的紅軍將領塑像整齊地排列著,徐向前、李先念、陳昌浩、許世友……我一一看著。我走進展覽大廳,傾聽講解員的解說:在萬源的`土地上,經歷了三個多月的浴血奮戰,數萬優秀萬源兒女用鮮血澆灌了巴山,用生命換來了解放!
什么是紅色文化?雖然我還只是一個孩子,但我多少能感悟到一些:崇高的理想、堅韌的毅力、團結的力量、不怕困難、不畏犧牲、終生奮斗!
我們是少年,今天,我們踏著紅色的足跡,傳承著紅軍文化,努力爭當祖國的雙好少年:熱愛祖國、理想遠大,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努力向前。祖國是耀眼的太陽,我們將是燦爛奪目的光環。祖國是我們的母親,我們要好好學習報答祖國。我們有著自己的理想,向著理想而前進,為祖國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
我們爭當雙好少年:勤奮學習、追求上進,豐富的知識是我們翱翔的翅膀,飛向藍天。祖國是和諧的家園,每個人享受著幸福和溫暖。“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虛心好學,刻苦鉆研”,是每個學生的座右銘。“團結友愛,互相幫助;幫助別人,快樂自己”,是每個少年時刻不忘的真理。為自己存在的價值而努力,就是上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