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漢語詞語,公文的一種格式,是指對上級有所陳請或匯報時所作的口頭或書面的陳述。報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報告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篇一
友好路位于烏魯木齊市的市中心。為了促進烏魯木齊市區的經濟發展,因此提出對它的改建。友好路修建于1994年,路況較差,而且原先埋置的管道也已滿足不了發展的需要,所以改建也比較綜合。實習過程中我了解到了,改建道路建筑紅線54米,行車道路幅寬15米,為四車道。綠化帶每邊四米。施工范圍為10米。路面采用高級路面,分三層鋪設,上面層為sbs改性瀝青厚4cm,中面層為7cm中粒式瀝青,下面層為8cm厚的瀝青碎石。基層采用20cm厚的含水泥約4%的水泥穩定類砂礫,墊層采用天然砂礫厚30cm。由于該路段處于河流的沖積平原,我可以看到路面以下都是致密的卵石,可以知道該路路基較好。但期間也夾有雜填土、生活垃圾,故我也看到了他們對不良土的處理方法,即將不良土挖除,并用素土回填,厚度約為50cm。工程師還跟我強調了瀝青路面必須采用“強基薄面”,今天我終于有了一定的認識。由于時間有限,我只能看到人家的管道施工。該路所鋪設的管道主要是用于雨水和污水的排放,直徑約為1.2米的鋼筋混凝土管涵。工程師介紹說混凝土管涵在使用前必須做泌水實驗,而且為了防止混凝土管涵被擠壓壞,管道的空隙并不能用開挖基槽的土回填,而必須用塞封料來填充,填充厚度約為管頂以上50cm左右。我看到塞封料的粒徑均較小,大約小于5mm。由于該管道埋置較深,所以在開挖基槽也較深,約有三米左右,上部主要是素土和回填土,因此為了施工安全,基槽開挖時必須放坡。在友好路施工段上,我主要是了解了管道的鋪設。
在對路基有一定了解后,我接著對瀝青路面進行了參觀。沿著美居物流園路及長春路一路走下來,我對于瀝青路面常見的病害有了感性的認識。瀝青路面的病害主要有沉陷、車轍、推移、開裂,低溫縮裂和反射裂縫、松散和坑槽。我見到的主要是開裂。在瀝青混凝土路面每隔十米左右便設有一道伸縮縫,而在伸縮縫的旁邊切出現了許多貫穿道路的裂縫而沒得到治理。工程師解釋說那是由于切縫時,那些地方已經出現內部裂縫,而那是發現不了的,所以當施工人員按設計切縫時,已有的裂縫便得不到控制。還有由于路基碾壓不密實時,也是引起路面開裂。由于該路段等級不高,當時路基施工可能也不嚴格,導致了現在路面支離破碎,可見路基的密實穩定在保證整個道路穩定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而反射裂縫主要是出現在交叉口,盡管在施工中,布置了鋼筋,但也阻止不了裂縫的產生。工程師解釋說在交叉口地方只能采用瀝青鋪設才能減少裂縫的產生。沿路我見了各種各樣的裂縫,但原因也是大體相同的。工程師還補充了采用瀝青路面時集料不能太細,瀝青不能太多,避免引起泛油,影響行車安全。
為期一個月的實習簡直就是痛并快樂著,火辣辣的驕陽,塵土飛揚的施工現場以及施工機械的嘈雜轟鳴聲簡直是對我的考驗,向我展示了路橋人的未來生活,但同時也磨礪了我的意志,讓我看到了書上看不到的東西,摸到了書上摸不到的東西。感謝學院為我創造機會,感謝工程師不辭辛苦為我聯系場地,為我講解,讓我有了這么好的學習實踐機會。
撰寫人:xx
xx年 x月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篇二
xxx——xxx
實習地點:校園、南京市各個公園、廣場綠地景觀植物區。
實習目的:通過對植物換盆,公園中大樹移植栽植,及后期養護管理的學習,聯系課堂上的理論知識,把樹木栽培知識更好的學習與應用。
指導老師:楊秀蓮 報告者:栗丹丹 學號:0292108
南京林業大學樹木園——南京寶穿船廠遺址公園——樹種調查——南京濱河——南京石頭城——南京國防園
為期五天的實地實習,我們學習了蒲葵植物的換盆技術,親手進行了換盆,到公園里觀看樹木的栽植養護管理是實習的重要部分,下面將會重點報告,最后還附錄一張樹木調查表,這也是實習的一個重要內容,下面著重介紹樹木的栽植與養護。在栽培學中,常言道“種三管七”,綠化中種植的都是有生命的植物,不少單位在園林綠化時,往往規劃設計高標準,施工養護低水平,造成好景不長。所以園林施工過程中要重點抓好綠化樹種栽植及其養護管理的工作。
苗木的移植,原則上要在苗木的休眠期,一般春季、秋季起苗。春栽宜早不宜遲;秋季起苗,一般在落葉的10月下旬開始。特殊情況應特殊對待,如夏季起苗,要在凌晨、傍晚或夜間進行,要隨起隨栽。
移植樹木除應注重季節外,在栽植中應該注意的個問題有:
(一)、精耕細作
對土壤要求精耕細作,植樹造林用的土地往往不是熟地良田,更需要進行深翻,深度在40厘米~50厘米,以便疏松土壤,增加蓄水保墑的能力。整地要細致,采用溝植的要求整成水平溝,以利灌溉,也比較美觀。
(二)、樹種的選擇
要考慮到樹木植株枝葉的色彩、形態、風韻,使之與周圍環境相協調,起到美化的作用,既要考慮到樹木的抗污、抗毒、凈化空氣的特殊功能,又要考慮到樹種是否適應土壤性質,如柳樹耐濕性強,栽培分布廣。土壤瘠薄的可栽植白榆、松、柏、杜鵑類等;土層較肥厚的可栽植楊樹、核桃楸等;鹽堿地可進行改良換土,栽種耐鹽堿樹種,如檉柳、沙棘、沙棗、榆樹、小葉楊、紫穗槐等,苗木必須健壯,無病蟲害。
(三)、起苗方法
1、裸根起苗法:這種方法適用于大多數闊葉樹在休眠期的移植,其優點是保存根系比較完整,便于操作,節省人力和物力,運輸方便。
2、帶土球起苗法:栽植成活率高,但其施工費用高。大苗移植時,一般土球直徑是植株頭徑的2倍~3倍。
(四)、樹木的修剪
一般來說,起苗過程中不能帶上完好土球的,應將植株老根、爛根剪除,把裸根沾上泥漿,再用濕草和草袋包裹,在裝車前剪除枯黃枝葉,根據土球完好程度適當剪除部分莖干,甚至可截干,再結合截枝整形等方法,最大程度保其成活。
(五)、樹木的包裝、運輸與假植
移植規格較大的帶土球樹木(胸徑一般在10厘米~15厘米之間),或對珍貴難成活的樹種要做好包裝。可用草包、麻袋、尼龍袋等軟質材料包裝。在包裝過程中,注意要把苗木根對根放在包裝材料上,并在根間加濕潤物。當苗木的重量達到50公斤,將苗木卷成捆,用繩子捆住,捆時不要太緊,以利于通透空氣。
苗木的運輸要迅速及時,避免風天運苗。運輸途中保持行車平穩,較長距離運輸時,中途停車應停在樹蔭下,且經常給苗木噴水;長距離運輸,大苗必須帶土坨。
苗木如不能及時定植,必須假植。假植時使苗向背風方向傾斜,用濕潤的土壤將苗木埋土并用腳踩實,埋土厚30厘米~40厘米。苗木在假植期間,應注意經常澆水、看管,一般針葉樹采用全埋法,即將苗木全埋入土中;闊葉樹一般埋全苗的2/3。
(六)、樹木的栽植
樹坑直徑應比樹苗的根幅大1/3,清除坑內雜物。株行距應因林木用途而定,如防護林用2米×2米;株行距盡量筆直對稱;樹身垂直;裸根苗栽植時,埋土到一定深度后,應將苗木輕輕向上提拉,埋后澆水;帶土球苗栽植時,不得砸土球。
(七)、養護管理
栽植后,一般最少澆3次水,并要澆透,澆水后根部培土;樹木發芽后,有條件的一兩天噴1次水,天氣干旱及時觀察噴藥,經常鋤草松土。挖坑時,在樹坑底部先施基肥;栽植后,可用廄肥或化肥,用溝施或穴施肥料,促其生長。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篇三
老師帶領我們實地參觀考察了南水北調工程漕河渡槽項目,在施工工地項目經理及工程監理現場講解,然后學生們提出問題,老師和技術人員進行解答。
四、實習內容:
1、工程基本情況。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丹江口引水,自流到北京天津,輸水干渠全長1273公里,年調水規模130億立方米。中線干線京石段應急供水工程由石家莊至北京市團城湖,全長307km,主體工程預計完工時間20xx年底。漕河段工程是南水北調中線京石段應急供水工程的組成部分,位于xx省xx市xx縣城西北,距xx市約30公里。起點為吳莊隧洞進口,終點為崗頭隧洞出口,線路全長9319.7米。該段主要建筑物包括吳莊隧洞、漕河渡槽、崗頭隧洞、大樓西溝和大樓西南溝左岸排水等;渠道工程包括連接吳莊隧洞與漕河渡槽的土渠及連接漕河渡槽與崗頭隧洞的石渠等。該渠段設計流量為125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為150立方米每秒。
我們參觀的就是漕河段工程第ⅲ標段漕河渡槽這一段,由葛洲壩集團公司一公司漕河渡槽項目部承建。
2、渡槽建設情況。
該工程結合漕河渡槽現場地形地質條件,討論了板梁式結構和拱式結構等各種型式采用的可能性及優缺點。通過多種結構方案的具體工程布置、大量的工程量計算和技術經濟綜合比較,推薦采用20m跨(旱渡槽段)和30m跨(主河槽段)單聯3槽多側墻結構方案。
該項目原計劃從04年10月開始,到06年12完工,后由于當地的征地問題遲遲沒有得到解決,在05年6月10日才完成42米寬度征地,項目部及時調整施工部署,根據工程進度需要,合理組織資源配置,及時調整施工計劃,精心組織,強化過程控制和目標管理。以確保工程優質高效向前推進,05年12月基本完成了墩身的工作,到目前已完成了32跨,還剩9跨,預計今年10月份可以完工。
漕河渡槽的起點為渡槽30m跨多側槽墻段起點,終點為渡槽出口漸變段終點,線路全長1286.6m,是應急段的工期控制性工程,由30m跨多側墻槽段及出口連接段、出口段組成。(部分渡槽見圖一)設計供水流量為125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為150立方米每秒,分了50多到其他地方,最后流到北京只有70多了。
槽身縱坡1/3900。30m跨多側墻渡槽段長1230m,共41跨,為三向全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每一塊都不會產生拉應力,保證了建筑不會被裂開,從而保證了鋼筋不會受到了浸出的水的腐蝕使工程可以長久使用。主要項目有鉆孔孔樁、墩身、與槽身三大部分。孔樁是直徑1.5米的端底樁,坐落在基巖上。墩身采用的是空心重力墩,單墩1000方,基礎為樁基或擴大基礎。空心重力墩墩帽寬度為4.7m。墩帽長度為23.0m。槽身最大截面尺寸為22*9米,槽身距地面最大高差27米,單跨槽身砼重量3400噸,該渡槽目前屬國內最大。
主要工程量:土方開挖11.28萬方,土方回填7.99萬方,石方開挖26.64萬方,石渣回填1.15萬方,鋼筋籠塊石8.89萬方,漿砌石1.32萬方,砼145.36萬方,鋼筋制安153141噸。
該結構設計比較理想,全預應力結構的技術在我國也比較成熟,空心墩也能夠節約成本,因為減少了鋼筋混凝土的用量,一個墩可以節省30萬左右,由于重量減輕,樁的直徑也減小,因此更加節約成本了。而經過結構內力計算,無論是在施工期還是在正常運用期都非常安全,不會有質量問題。現場我們看到了槽身的四隔墻分出了三個孔(見圖二),外側的兩個孔已經被堵上了,用于試水。每孔6m寬,5m高,檢修時可以直接開車進去。
項目經理還介紹說,為了方便建筑所用的材料一般都采用就地取材的方法,但質量都是經過專門檢驗的。當地生產的砂石含一定成分的堿,遇水會產生膨脹,因此保證工程的質量,他們從40公里以外的地方運來不含堿的砂石。用水也是抽取的地下水。
3、水土保持措施。
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是我們所特別關心的,我們也對此提出了問題。根據相關規定,工程建設與水土保持措施要采用“三同時”的原則,即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現場我們看到,槽上山體進行了錨固,但開挖土方裸露堆積著。經理說,本工程的水保措施是由黃委負責的,他們只是施工方,這些打量堆積物每天都會有人巡查,排除安全隱患,也監測水土流失,如果有降雨會有專門措施。
據了解,建筑所產成的廢渣都專門運送到了應該堆放的地方,廢水(主要是生活污水)也經過了一定的處理才排放到附近河溝里的。對于環保比較注重。
五、實習體會:
這次水土保持工程學實習我們去了南水北調的大型施工現場,眼界開闊了許多。因為和專業很相關,因此也非常感興趣。在課堂上我們學了很多計算,到了施工現場才看到了他們的真正價值的體現。經過了這次實習,我們基本體會到了工程施工從設計到施工這樣一個過程,也了解到了施工應該注意的問題,比如環境保護、節約成本等。也可以看到,水土保持
工作并不都是向一般人所想象的是在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等地方,建設項目都需要做水土保持,都需要我們。
我們還從水土保持的角度提出了我們的問題和看法,體現了我們作為一個水土保持工作者強烈的責任感,相信在未來的實際工作中,我們也會充分發揚專業精神和運用專業知識,做好項目的建設工作,同時做好相應的水土保持工作。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篇四
1.鞏固課堂所學的基本理論,聯系現場實際,驗證和拓寬視野,培養和實際工作能力。
2.了解三大巖石的形成過程,產生時代、結構、產狀、形成原因及現象等。
3.學習運用羅盤儀測巖石的走向,傾向和傾角。
4.培養學生吃苦耐勞、艱苦努力、遵守紀律、團結協作等優良品質和增強集體觀念,掌握野外的操作技能和編寫實習報告的能力,總結此次實習與我們所學專業的相關聯系。
根據教學安排,學校 為我們路橋專業安排了為期1天的臥虎山水庫地質實習。主要學習羅盤的使用及對各種地質構造的認識。
1.排除干擾,專心聽。
2.要做到五勤:勤敲打,勤觀察,勤測量,勤記錄,勤追蹤。
3.熟練操作羅盤。對地質羅盤,要求了解其結構原理,掌握使用方法
4.積極參加現場討論和及時整理野外記錄。
(一)。臥虎山水庫及其概況:
臥虎山水庫 歷城南部山區,山環水繞,名川有三,曰錦繡川、錦陽川、錦云川。三川風景秀麗,為歷代所稱贊。三條大川經仲宮鎮并渡口村匯入臥虎山、黃花山狹長地帶,稱為玉符河,北注黃河。1958年于臥虎山、黃花山之間,筑起一條長985米,高37米的大壩,攔截玉符河水,落成臥虎山水庫。因湖水清亮如鏡,人稱“鏡兒湖”。水面面積270多公頃,蓄水量1.1億立方米。湖中盛產魚蝦,珍貴飛禽天鵝也落戶于此。站在壩上,舉目遠眺,波光浩淼,清澈蔚藍。臥虎山水庫 這里,景色綺麗。山坡除天然山花叢林之外,還植有蘋果、柿子、梨樹等,秋季一片金黃。周圍群山連綿,蔥蘢疊翠,山村炊煙,若隱若現,構成一幅美妙的山水村野畫圖。水庫北為臥虎山,形似猛虎雄踞,翹首東望。清人鐘廷瑛在《詠臥虎山》詩中描寫道:“山上白鳥盤空煙,山下陰穴流春泉。何年老虎屹不去,蹲成萬古蛟龍淵。”水庫大壩南首西側,為黃花山。因山上多產野黃菊,故名。山姿奇偉,松柏青翠。山腰有一溶洞,曰“黃花洞”,坐東朝西,深約7米,寬3米余,高4米。洞壁上,鐫刻佛像、羅漢等造像25尊,題記19則,其中一則年代為金承安二年(1197年)。洞前,有明弘治元年(1488年)、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重修碑記各一通。石窟造像神采各異,雕刻精細,被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石窟東北側,有清代觀音堂一座,以石筑成,券門四角攢尖,內有壁畫,保存尚好。觀音堂北又有方形鐘樓一座。
黃花山南側相鄰一山,名“瓢兒峰”,俗稱“瓢葫蘆峰”。相傳,唐堯時期隱士許由曾于此避水,將瓢忘在這里,故名。石巖上留有金明昌年間鐫刻的釋迦、羅漢像。臥虎山西北,為石固寨山。此山形勢險峻,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東晉末,劉裕率師北伐,與在這里屯有重兵的南燕慕容德相戰,至今山上廢壘猶存。
(二)羅盤的使用
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也學到了如何運用羅盤儀測量巖層產狀要素(走向,傾向和傾角):
地質羅盤儀是進行野外地質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種工具。借助它可以定出方向,觀察點的所在位置,測出任何一個觀察面的空間位置(如巖層層面、褶皺軸面、斷層面、節理面……等構造面的空間位置),以及測定火成巖的各種構造要素,礦體的產狀等。因此必須學會使用地質羅盤儀。
1.巖層走向的測定:巖層走向是巖層層面與水平面交線的方向也就是巖層任一高度上水平線的延伸方向。測量時將羅盤長邊與層面緊貼,然后轉動羅盤,使底盤水準器的'水泡居中,讀出指針所指刻度即為巖層之走向。因為走向是代表一條直線的方向,它可以兩邊延伸,指南針或指北針所讀數正是該直線之兩端延伸方向,如ne30度與sw210度均可代表該巖層之走向。
2.巖層傾向的測定:
巖層傾向——是指巖層向下最大傾斜方向線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恒與巖層走向垂直。測量時,將羅盤北端或接物覘板指向傾斜方向,羅盤南端緊靠著層面并轉動羅盤,使底盤水準器水泡居中,讀指北針所指刻度即為巖層的傾向。
假若在巖層頂面上進行測量有困難,也可以在巖層底面上測量仍用對物覘板指向巖層傾斜方向,羅盤北端緊靠底面,讀指北針即可,假若測量底面時讀指北針受障礙時,則用羅盤南端緊靠巖層底面,讀指南針亦可。
3.巖層傾角的測定:將儀器上蓋開啟到極限位置,并用羅盤側邊緊靠地質界面且垂直于界面走向線,讓長水準泡居于下方,旋動測角旋鈕,調長水準氣泡居中,此時傾角指示盤在下刻度盤指示的數值即為該地質界面的傾角。在實際測量時,如果傾角較大,則可只用測傾向和傾角,如果傾角較小,為了提高精度,則要首先測走向且標記走向線,然后再測傾向和傾角。
在此處我們主要是學了一下羅盤的使用。
(三)斷層及其形成原因
地殼巖層因受力達到一定強度而發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顯相對移動的構造稱斷層。
地殼中的一個裂口或破裂帶,而且沿著它相鄰的巖體發生了運動。斷層長度變化很大,從幾厘米至幾百公里不等,兩盤之間的位移量也可有這樣大的變化。
斷層是構造運動中廣泛發育的構造形態。它大小不一、規模不等,小的不足一米,大到數百、上千千米。但都破壞了巖層的連續性和完整性。在斷層帶上往往巖石破碎,易被風化侵蝕。沿斷層線常常發育為溝谷,有時出現泉或湖泊。
實習總結:
一天的實習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在欣賞臥虎山水庫美麗環境的同時,看到因修水庫而形成的一段一段的滑坡是我認識到了工程前期論證的重要性,而后期對滑坡的修治雖然存在瑕疵但整體上還是成功的。
一天的實習最重要的是使我進一步學習和掌握了地質羅盤儀的使用和對巖層走向、傾向及傾角的測量工作,是我們在實踐中學習了如何對滑坡和邊坡進行治理,讓我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學到的知識。
此次實習還培養和鍛煉了我們吃苦耐勞、團結合作的精神,為以后的實際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為期一天的地質實習,雖然很短,讓我充分的認識到人類活動對地質環境的影響和地質環境對工程建設的影響,同時也鞏固了校內所學的理論知識,理論是建立在實踐之上的,只有通過實踐,理論才能得以充分發揮,這次實習的重要意義就在于,它結合了理論,讓我們在實踐中學習理論,為今后的理論學習劃上一個逗號,這次實習另一感受,就是覺得時間太短,如能再長一點,我想理解得會更透徹,掌握的將更加牢固。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篇五
三個月的實習時間結束了,我覺得在這些日子里過得充實,學到了東西,雖然說有甜有苦,但是我想甜的要比苦的多。
七月初剛進廠就接到整理檔案的任務,整理檔案這項工作是很繁瑣的它需要人具有耐心和細心,在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里,繁重的任務有時需要我們犧牲休息時間加班加點才能完成,通過我們五個人不怕困難傾力合作,最終勝利完成任務。作這項工作它讓我對“萬事開頭難”以及“做事需要信心、耐心、恒心”有了更深的體會。
八月二號我們來到磨東變電站接受班組級培訓。剛開始時我對羅站長一開始就要求我們學習220kv線路的wxb—11、15保護感到不可思議,明明220kv線路的保護配置要比110kv、35kv線路的保護配置復雜得多,怎么一開始要求我們從難入手。后來慢慢地我領會了羅站長的苦衷:難的都掌握了,那么易的還用說嗎?羅站長采取的這種培訓方式取得的效果是很明顯的,他講課強調的是解決問題的方法,你把方法掌握了,那么在遇到類似的問題那就迎刃而解了。你比如說在講到wxb—11保護時,他主要圍要“面對一套保護要在短時間內熟悉它該從何入手”給我們講課。他教會我們怎么看二次回路圖以及結合二次圖去分析保護裝置發出的面板信號、光子牌等,他講到只有把保護的二次圖熟悉了,那么當你在看到保護發出
出的信號、光子牌時你才能迅速作出正確的判斷,當你操作壓板投退時你才不會產生疑問。雖然說開始時我遇到很多困難甚至有時不知從何入手,但是通過我主動向羅站長請教,困難被克服了。俗話說“萬事開頭難 ”不無道理,有了一個好的開始,接下來就顯得比較順利了,借鑒學習wxb—11保護的心得和經驗再去學wxb—15、rcs521、561、lfp—901、902保護及主變保護就感到比較輕松了,由于 110kv的保護與220kv保護相似且簡單些,學習了220kv線路的保護,后面再去學110kv、35kv線路保護就覺得得心應手了。學習這東西,關鍵是要掌握好方法,方法對頭了,學起來效果就不一樣。
檢修班的李師傅和唐師傅給我們講了關于一次設備的介紹,我感到收益非淺。師傅們講得很形象,講述了主變結構及各主要部分的原理及作用,互感器的結構及特點、金屬膨脹器原理及作用、斷路器結構、彈操及液壓機構的特點等,使我們對一次設備有了更深的了解,方便我們把一次設備與二次設備連在一起分析。
通過在磨東變電站學習兩個月,雖然我對一次設備、二次設備、二次回路及站里面日常值班工作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還有很多東西需要我去掌握,去探索。在以后的時間里我會努力去學,有不懂或有疑問的積極向師傅們請教,爭取早日熟悉業務,成為一名技術過硬,能挑大梁的變電站運行人員。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篇六
短短的一個星期時間很快就結束了,在這五天時間我學到了在以往的大學四年中未曾學習到的知識。其中包括工藝生產流程、生產工藝要求以及在樣機組所學習到的基本知識等各個方面。
工藝生產流程。本公司主要的產品是led驅動電源和其他各種驅動電源。驅動電源的主要生產部分就是電子線路板的制作。首先,電子線路板由研發部門設計并研發出線路板并測試出較適合的元器件。然后將整個設計方案交給工程部有關人員。工程部將產品清單交于樣機組,樣機組人員將元器件和經過smt工藝生產流程的線路板以及整個驅動電源所需要的組裝部分進行樣機試制。樣機組經過元器件組裝、波峰焊、產品組裝、灌膠、測試等幾個部分,完成新產品的試制并得到新產品的相關數據。工程部相關人員將樣機組的測試數據進行評估,分析新產品是否能夠用來生產,如果可以,則將新產品進行產線生產。在產線生產的過程中,要對量產異常進行分析,并改善產線直通率。pe助理工程師的主要職責是:新產品導入、試產跟蹤、量產異常處理及問題點追蹤、產線直通率提升改善、處理客訴不良品分析、協助pe工程師,完成日常工作。
生產工藝要求。線路板上面每一個元器件的設計都是經過非常嚴謹的分析和不斷的測試所得出來的設計方案。在產線生產的過程中,元器件的引腳長短、元器件的方向、元器件是否點膠、元器件是否需要橋接在線路板上、引腳是否出現虛焊、漏焊現象,每一個問題都是生產工藝中所需要解決的問題。在生產的過程中,人為因素的影響是最大的。產線需要減少人為影響因素,改善生產直通率。
樣機組的學習。在樣機組的這幾天,主要了解的產品生產流程,對產品的性能、元器件的組成、元器件的在組裝過程中所需要做的準備和注意的方面有了一些了解和認識。
1、在電路板交到樣機組之前會將電路板的部分元器件進行貼片流程,將貼片元器件用紅膠粘在電路板上。
2、產品在組裝前需要進行剪腳,元器件的腳較長在波峰焊的過程中會對刮到錫爐,較短則過波峰焊無法進行焊接。元器件還需要進行k腳和橋接,則需要根據線路板的設計進行調整。部分元器件,例如三極管和電容需要加磁珠,磁珠則起到了電感的作用。
3、插件是剪腳后的下一流程,根據工單要求將元器件對應不同的位置進行插件,要注意元器件的方向,例如二極管、三極管和鋁電解電容之類的元器件。
4、焊接好以后檢查焊接效果,并對虛焊、漏焊以及元器件不出腳的現象進行處理,使整個線路沒有任何差錯。并將輸入輸出線進行焊接,將電源的外殼進行組裝。
本星期在樣機組新產品的跟進結束于產品外部組裝,學習知識大致在以上幾個方面,細節并未一一列舉。希望以后可以學習到更多的知識,盡快熟悉公司產品性能。學習的過程需要處處留心,時時在意,多思考,勤交流,我會多向工程部的同事請教,希望能盡快勝任工作。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篇七
實習任務:
1、了解道路定測對的組成,以及各隊的工作;
2、通過定線測量,具體核實路線方案,實際標定路線或放線,并進行測量詳細和調查工作;
3、通過兩周的實習,讓學生對道路勘測這個行業有整體的認識和了解; 4通過結合公路勘測生產任務的實踐,使學生初步掌握公路外業詳測的各項技術操作,從而得到勘測工程師的基本訓練,為今后從事這方面工作打下基礎。 實習目的:
1、實地參加公路選線、測角、水平、斷面、橋涵、調查、內業各組的工作,并掌握各作業組的基本訓練;
2、學習路線而布局的基本方法,了解路線方案比較的方法,公路路線線形的概念,進一步加深課堂所學勘測知識。學習公路各種曲線的敷設方法,基本能掌握各類地形、地物下曲線的運用和測設;
3、熟悉測量工作的工作方法,并進行測量工作的基本訓練;
4、練習用經緯儀測繪地形圖;
5、培養學生綜合應用測量理論知識分析解決土建施工放樣中一般問題的能力;
6、結合生產或在實習基地模擬生產任務進行,并按公路測量隊的編制,每個同學必須完成公路測量隊各作業組的訓練,掌握各組的基本操作,同時還應了解測量隊長工作職責和測量隊的組織管理;
7、按要求完成實習日記和實習報告。
實習要求:
1、注意事項:
①實習期間,注意安全。
②愛惜公物,丟失、損壞儀器者、按有關規定賠償。
③愛護實習場地環境,不得亂涂、亂寫、亂畫,寫樁用粉筆或記號筆寫,不得用油漆寫。
④實習期間,缺席三分之一者,無實習成績。不在規定時間內提交實習成果者,無實習成績。
2、每組提交的實習成果:
①測角、中樁、水平、橫斷面、調查原始資料。
②全線帶地形圖(1:1000)
3、每位學員提交實習成果:
①實習報告一份。(要求打印,字數不得少于5000字。)
②實習日記。(用學校統一的本子寫)
4、控制資料 :
起點里程:k0+000, bm1=150.25 ,三級級公路(設計車速30km/h)
時間安排:
學生領儀器時間:第3周星期一下午4點。
學生還儀器時間:第4周星期五下午3點。
實習地點:一教樓到2號門(經過語音樓)
實習內容:
20xx年3月14日上午十點,道路專業在校實習的全部學生在第三教學樓參加了實習大會,會上,丁靜聲老師給我們講解了接下來這兩周我們所要做的具體事情,也就是道路勘測部分的實習情況。大致安排過后,就班上參加實習同學的人數進行分組,分組原則:總人數≤20人分2個小組,>20人則分為3個小組,實行組長負責制(分組名單和組長由班委會確定)。我們班上有10人,所以分了一組,名單也還商量完畢,實習中唯一的女生就擔任小組的組長。接下來丁老師又還給我們大體講解了一下道路定測中的相關內容,也就是上《道路勘測設計》時所講的,但好多同學都還忘了,所以丁老師給我們重溫了一下,以及我們需要注意的容易搞錯的事項!下午四點左右,全體組員在實驗大樓領取這幾天實習要用的儀器,主要就是經緯儀、水準儀、塔尺、花桿、皮尺、三角架、畫圖板等,檢查儀器是否完好,有壞的可以立即找老師換。
3月15日上午8點半,我們帶好昨天領的儀器來到土木學院門口。指導老師來了之后就給我們講解了一下大致情況,強調每位同學都要細心對待,進度盡量往前敢,怕會遇到天氣影響。由于起終點指導老師已給定,按照要求,至少三個
交點和路線里程要求不得小于800m,經過指導老師的提醒,我們大致定出了路線走向,然后,我們綜合考慮了路線不能過多占用建筑和便于曲線的敷設是的轉角和直線長度等的要求,初步定出交點,由于路線較短,所以定交點時我們采用的目測,根據路線大致走向,在幾個需要轉角的地方以能看見前后交點為標準,綜合與附近地形地物關系,定出交點,接著我們就定交點,并在旁邊加上注明,以便尋找和后續工作。最后用記號比將各點做好記號,以便于后續工作。因為后面曲線敷設以及地物測量主要由交點控制,這只能在路線較短的情況下才適用。如果路線較長則應該按實際的選線組的工作來做。今天做的主要工作就是選線,它是整個外業勘測的核心,其他工作都是根據它所缺點定的路線位置開展測量工作的。主要工作就是進行路線的察看,并進一步確定路線布局方案,清楚中線附近的測設障礙物,確定路線交點及轉角樁固定,選定曲線半徑,會同內業一起進行縱坡設計工作。
3月16-17號,本組主要進行了測角與基平的工作。由于本組共有10名組員,為了合理安排工作,將組員分為兩個小組。一組測角,一組測基平。導線測角由五人組成,一人操作儀器,一人記錄,固樁一人,插桿立塔尺兩人。其主要工作內容如下:
1、標定直線與修正點位
標定直線:對于相對長或直線間的地形起伏較大時,為保證中樁組量距時穿桿定線時的精度,導線測角組應用經緯儀在其標定的若干導向樁,供中樁組穿線臨時使用。
修正點位:是指兩交點互不通視時,選組在中間加設的轉點(zd)因花桿穿線不能保證三點在一條直線上,為此,導線測角組用經緯儀進行穿線對交點位置的微小修正工作,修正點位。
2、測角與計算
①測右角
路線測角一般規定為測右角(即前進方向與右側路線的夾角)。右角用的是j6級的經緯儀,以全測回(即正倒鏡法)觀測,兩次觀測差不超過1’,最后取值精確到1”。
②計算轉角
右角按下式計算: 右角=后視讀數-前視讀數
當后視讀數小于前視讀數時,應將后視讀數加上360度,然后再減去前視讀數,路線轉角按下式計算:轉角=180o-右角 。若為正值為右偏角,負值則為左偏角。
3、量距即測量交點間距,應注意的是交點間距為平距,用皮尺丈量時,尺
子應盡量抬平,皮尺一次丈量的最大長度是30米,所以在用經緯儀定線時要注意到平距不能過大,超過30米,否則在之間還應穿插點。
4、導線測角組的工作還包括作分角樁和方位角的觀測與校核,以及交點樁的保護和固定。作分角樁是為便于敷設平曲線中點樁(qz),在測角的同時需做轉角的分角線方向樁,分角樁的水平度盤度數按下式計算:分角度數=(前視讀數+后視讀數)/2 ——(右轉角),分角度數=(前視讀數+后視讀數)/2+180o—(左轉角)。為避免測角時發生錯誤,保證測角精度,應在測設時經常測角檢查。任意導線邊的磁方位角等于起始邊的方位角加上從起始邊到邊的路線的所有右轉角 再減去所有的左轉角。在測設過程中,為避免交點樁的丟失以及方便以后施工時尋找,交點樁在定測時必須加以固定和保護,交點樁再保護一般采用就地灌注混凝土的辦法進行,固樁是將交點樁與周圍固定物上的某一不破壞的點聯系起來,通過測定點與交點樁的直線距離將交點位置確定下來,以便以后交點樁丟失時及時恢復!
基平的分工及內容:基平的主要工作室設置臨時水準點,并進行交點高程的測量。本組的分工為一人操作儀器,一人立尺,一人記錄計算。由于昨天老師已經給了我們兩個水準點,誤差要求為兩次測量的高程差不得大于30 mm。為了測量準確,我們采用一組往返測量,其高程閉合差應滿足?30l(l為單位路線長度,以公里計),符合精度要求是取平均值。
3月18-19日,進行的是中樁的測定任務:根據昨天的內頁計算選定的交點位置、曲線半徑、緩和曲線參數及導線測角組所得的路線轉角進行量距、釘樁、敷設曲線及樁號計算。 昨天的計算結果如下:
------------------------交點號 jd1 ------------------------
交點樁號:k0+094.135 偏角:右90.5806 圓曲線半徑: 50.000
第一回旋線長度: 35.000 第二回旋線長度: 35.000
e = 22.765 t1= 69.315 t2= 69.315
ly= 44.385 l = 114.385
zh=k0+024.821 hy=k0+059.821 qz=k0+082.013
yh=k0+104.206 hz=k0+139.206
-----------------------------------------------------------
測設數據以zh/hz點作為立鏡點:主點樁號及20米樁
樁 號 x y
工程地質實習報告篇八
為期一個月的實習即將結束,在這一個月的實習過程中,我也是收獲頗多。在這,向諸位分享,也向諸位告辭。祝大家能早日步上正軌,順利完工,升職加薪。
no.1 先介紹一下李**李工,綜合工長,由于他是我師傅,所以容我把他放在第一位介紹。說起來我和李工還是蠻有緣的。在我第一天來實習的時候,由于大家都去吃午飯了,我過來的時候只有李工一個人在。我和李工簡單地聊了一下,結果下午吳總過來的時候就把我分給李工了。和李工接觸以后我發現李工是一個幽默風趣而又踏踏實實的人。凡是有關于現場的問題,李工全部都很了解,并能及時提出解決方案。指哪打哪,例無虛發,技術相當過硬,而且為人誠懇。每天最早來的總是李工,6點半起床上班無人能比,晚上也經常加班,勤勞非常,是一位相當全面而優秀的綜合工長。
no.2 再介紹一下張**張總吧,由于公司的分配,我進項目的直接聯系人就是張總,不巧的是第一天來我白天并沒有看見張總,直到晚上才看見張總。后來我才了解到,項目經理也許并沒有我想象的那么滋潤。張總給我的印象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各種出差各種跑。而且經常要安排和指導各部分工作,如果說最早上班的是李工的話,那最晚下班的絕對就是張總了。作為項目經理,張總的技術毋庸置疑,安排工作條理清晰,是不可多得的項目經理。
no.3 接著介紹下和我一個辦公室的吳**吳總吧,初來乍到又恰逢張總不在,于是就只能由吳總來給我分派任務了。初見吳總,感覺他是個挺嚴肅的人,但是后來一步步接觸了解,我才發現吳總也是個和善幽默的人,能和我們打成一片,玩在一塊的也只有吳總了。而且平時李工不在時,我自己如果遇到問題無法解決,也經常咨詢吳總,雖然吳總的職務是管材料的,但他也對這個工程各個部分了如指掌,令人欽佩。
no.4 下面是最后一位老總級別的王**王總,之前聽說王總也是新來項目上的,比我也就多來沒多少時間,我也一直很好奇王總是個什么樣的人。后來吃飯的時候和他談過一次話,談論了如何在項目上發展的問題,感覺他說的非常有道理,給我的啟發與借鑒很大,感觸很深。就像一個前輩在給我指明道路,告訴我前路的曲折與各種問題,提醒我怎么去解決,在這表示對王總的感謝。
no.5 說完老總級別的我再說說我接觸的最多的楊*楊姐吧,由于剛好分在一個辦公室,而且她也不是老總,我們之間的談話無疑相對肆無忌憚了。楊姐是一個熱愛生活,天性樂觀的人。雖然工作上有很多事情要她操心,甚至煩心,但她總能快速變回那個快樂的楊姐,以積極樂觀的眼光看待各種為題。作為一個“老庫管”,她總能有效解決各種材料上的問題,工作能力很強,具體強到什么程度呢,我猜強到了公司不愿意放人的程度。
no.6 還有一個人我平時接觸的也很多,那就是薛*了。薛清給我的感覺是一個很好說話的人,而且相對比較健談再加上我兩的共同話題比較多又是住同一個房間,我和他的接觸無疑就比較頻繁了。聽薛清說他也是第一次來項目上工作,但我絲毫看不出來這一點。他平時負責設計這一塊,感覺總有干不完的活要干,但他也能處理好各種事情。有時候在吃飯的時候大家談論,張總吳總王總問他:上次我叫你去干的,聯系的你處理好沒有?薛清總能肯定地自信回答。這點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不知道各位領導又是怎么看呢。
no.7 說起住在同一個房間里的還有一位還沒介紹,他就是李*。李羽的崗位是安全員,論起地位來說僅在項目經理之下,可想而知他的工作有多重要了。而李羽也不負眾望,確保了施工的安全性,每天工地上都能看到他穿梭的身影,危險的地方他總能及時出現,加以糾正或者制止。生活上,他擁有良好的生活作息,自律性很強。另外,雖然在工作上看起來可能為了保證施工安全而要求苛刻,但是生活中卻是個充滿熱情,團結友愛的人。
no.8 說完了“現舍友”,還有個“前舍友”沒有介紹。楊*,負責項目上的商務部分,平時有領導或者客戶來了他要負責接待,有時也要負責對外溝通,工作不容出錯。他給我的感覺是成熟穩重但又不失幽默風趣,八面玲瓏但又能夠真誠待人,喜歡運動,作息優良,之前住一起的時候給我的感覺是一位非常不錯的舍友,可惜后來搬走了。預感他會有風生水起的一天的。
no.9 最后還有一位和我一樣也是實習的“前輩”。袁**,資料員,說來慚愧,我到這實習了一個月還在幫忙打打下手,劃水的階段。而她卻已經擁有正式崗位了,令我自嘆弗如。這說明她擁有良好的融入環境的能力,平時總能和所有人打成一片,工作起來也絲毫不馬虎,收錄資料井井有條。她很有上進心,經常往工地跑,努力學習,難能可貴。
其實來之前,我從我們學校的各位學長學姐那了解到,我們大學學的理論知識上了工地以后是完全用不到的,都得跟著師傅重新學習。但是我也沒料到這個重新學習到底有多徹底。首先,裝飾方面的材料我一個都不認識,更不提各種加工件,還有加工圖了,很多我都是靠自己去百度上查找。其次,我們上學時候所學的cad實在是太淺顯了,完全達不到工地上需求的深度,還要自己再去學習。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我們可能并沒有做好從大學向工作的心理轉變。總是以大概,差不多,隨便的心態來對待各種問題。也許我們讀大學只要大概了解那些理論,差不多寫寫考試就能過,隨便混混4年就過去了。但是到了工作中來就完全不是這么回事了,尤其是項目上,任何微小的失誤可能都會帶來很大的麻煩或者后果。所以我們必須要細心謹慎地對待工作中的每個環節,不能出錯,不能拖沓。這種轉變可能會比較大,所以我們才會需要一個實習的過程去適應它。這次實習即將結束,我對幕墻工程也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首先,材料方面,我認識了預埋件、后置埋板、轉接件、鋁型材等東西,知道了它們長什么樣子,裝在什么位置,用來干什么。然后是了解了整個施工過程,從埋件的安放,到幕墻樣板的安裝,都有了一個大概的認識。每天幫助李工寫工程施工日志和報告,讓我更加清楚的了解到工程上一天天的變化,了解到各種問題的產生和解決,了解到我將來需要干些什么。
我認識了許多人,大學里畢竟接觸的有限,大家都是學生,所窺知的社會不過冰山一角。但是這次實習讓我真正能夠踏入社會,了解象牙塔外面的世界,我認為這才是最寶貴的經歷,感謝公司給我的這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