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要求內容充實,條理清楚,重點突出。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演講稿在我們的視野里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演講稿,可是卻無從下手嗎?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演講稿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愛與責任師德演講稿篇1篇一
從教近十年來,接觸過成百上千的學生,有內向刻苦的,也有聰明開朗的,真正應了那句話“一花一天堂”。每個學生都有著與眾不同的個性和特點,熙攘而來,又紛紛而去。一圈一圈的年輪下來,自己也從一個剛出校門的不諳世事的學生變成了一位成熟穩重的教師,在這轉變的背后,飽含著的是自己的汗水與淚水,還有作為教師的那份責任與愛。
一、永不言棄
記得那是我從教的第二年,班上有一個男生很內向,平時很少參加集體活動,總是一個人悶悶地坐在位上作者那些永遠也做不完的習題。但上天似乎沒有看到他的努力,所以并沒有給他等同的回報,每次考試,成績都是那么可憐,我覺得他的語文水平甚至連小學生都不如。當時,我只是覺得他可憐,更為他的刻苦所感動,于是我想盡一切我能想到的辦法來幫助他:上課提問,課后補習,幫他總結規律……很快,期中考試來到了,我滿懷信心地想:這樣努力的幫他,成績多少也該有些起色吧?幾天后,成績出來了,也讓我的心跌到了谷底:他的成績比以前更差了!
當時我真想哭,更想到了放棄,各種方法我都用上了,真的不知再怎么去幫他。他也很內疚,含著淚對我說:“老師,對不起!我不是學語文的料,您就別管我了!”聽了他的話,我心里反而涌起一股斗志:我就不信這個邪!于是我堅定的告訴他:“不,我不會放棄,希望你也別放棄。不管怎樣,我們都要永不言棄!”這時,我看到他的眼中有一絲光閃過。
我仔細地分析失敗的原因,發現除了學習方法的問題,還有一個更大的障礙,就是他內向的性格,不善與人交流,影響了他的語言表達能力。于是我改變了策略,從努力的補習到讓他放松的學習,鼓勵他參加集體活動,讓他多發言,對于他取得的一點一滴進步我都給與大張旗鼓的表揚……慢慢的,他越來越開朗,越來越自信,一年后的高考中,他取得了115分的好成績。成功來得那么艱難,而成功的果實卻是香甜無比。
從此,我相信了一句話:世上本沒有差生,只要給他們一雙翅膀,每個孩子都能在藍天下飛翔。
二、要學會寬容學生
《學習革命》這本書中有這么一段話,很發人深省。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批評在之中,他就學會了譴責;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敵意之中,他就學會了爭斗;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恐懼之中,他就學會了憂慮;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恥辱之中,他就學會了負罪感;
但是,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表揚之中,他就學會了感激;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鼓勵在之中,他就學會了自信;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真誠之中,他就學會了頭腦平靜的生活;
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友愛之中,他就學會了這個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 站在三尺講臺,日服一日地講授知識,似乎十分平淡,也十分平凡,然而崇高的風范正是在這平凡的本職工作中體現出來。
在生活中,兩人發生爭執的時候,如果我們能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進行一下換位思考,或許人與人之間就不會存在如此多的矛盾和摩擦。具有寬闊的胸襟是人的美德,這一點對于教師而言,則更重要。我們的教育對象是一群孩子,不斤斤計較他們的過錯,更不能和自己的學生斗氣,如果老師能寬容他們,能喚回學生內心深處善良的本性,學生會更快的改正錯誤,另外,教師的這種寬容的美德也能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感。
三、既要教書更要育人
一個合格的教師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習,解答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幫助學生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更要注意學生的思想動態和情緒變化,因為青少年正處在生長發育時期,他們的心理還不成熟,極易波動,容易沾染一些不良的社會習氣,教師是他們人生的指路人,要做好正確的引導。隨著我國經濟日新月異的發展,學生生活的物質條件越來越好,他們幾乎沒有經受過挫折,感情非常脆弱,缺乏心理承受能力。另外,他們生活在一個完全給予的時代,只懂得索取,不知道奉獻,面對家長的無私給予,老師的默默奉獻,他們認為是理所當然的。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曾經指出體驗和表達感激的能力是情感健康的一個重要標志,與此相應,他認為忘恩負義是情感病態的明顯標志。亞伯拉罕〃馬斯洛提出的重視孩子思想教育的問題,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注意,是啊,如果現在的孩子不懂的回報,只知道一味的索取,那我們的社會還怎樣向前發展!合格的人才,不僅是指具有高深的文化知識,更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質,這就要求教師及時排除學生心中的煩惱,培養他們樂觀向上的精神,教給他們做人的道理,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教師不僅要教書,更要育人,多關心學生的精神狀況,努力完成每一個學生的人格塑造,為祖國培養出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四、調控自己的情緒,做好學生的表率
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這個職業是神圣的,有很多學生把將來當一名教師作為自己的理想職業,他們崇拜自己的老師,關注自己老師的言行舉止,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對教師的行為做出評判。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事情,當學生問我們問題時,我們答錯了,或者是不會,學生就會露出驚愕的表情,“老師也有不會的問題嗎?”是啊,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是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是永遠也難不倒的,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因此,教師應該在學生面前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維護在學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做好學生的表率,不能把自己的情緒變化遷怒于學生。有的教師在自己心情好,工作順利時,就對學生和藹可親;當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或者自己心境不佳,情緒低落時,就把不愉快的情緒發泄給學生,使學生成為自己的出氣筒。這種對學生忽冷忽熱的態度傷害了學生的自尊,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學生的尊敬和信任。教師要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做到不把情緒帶進課堂,無論發生了什么事情,都要努力使自己微笑著面對學生,始終對學生熱情、耐心,這樣做也體現了一個人民教師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對學生的高度責任感。調查表明,學生更喜歡那些能帶病堅持上課,能克制自己的情緒,意志堅強的老師,如果老師做的還不如學生,就會對老師不信任,因為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是偉大而高尚的,他們甚至認為老師就應該是完人,圣人,沒有缺點,從不犯錯誤,學生的這種認識也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努力完善自我,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成為學生的榜樣。
假如有人問:“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還有一次機會,讓你重新選擇職業?”我一定會堅定而響亮地回答“教師——這個陽光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因為這是我今生今世無怨無悔地選擇。雖然我們很清貧,但是我們也是最富有的。因為我們是春天播撒種子的人,我們有著秋收的期盼;我們是清晨的一屢陽光,我們有著勇往無懼地精神;我們是夜空中的啟明星,我們有著奔向光明地執著。我自豪,我是教師;我光榮,我是人民的教師!
愛與責任師德演講稿篇1篇二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大愛鑄師魂,青春獻教育》。
我是一名鄉鎮小學的普通老師,從教至今已有十個年頭,用朋友的話說,走在大街上,人們一眼就能看出我是老師。每次上網聊天,不出兩句話,對方準會發過一條這樣的信息:“你是老師吧?”被猜中的次數多了,我才漸漸知曉原來只有老師才會不計速度,力求把每個字,每個標點都輸入正確,而不會用別字、諧音字代替。我不知道她們的話是贊揚我,還是諷刺我,但不管是贊揚還是諷刺,我都將“老師”這個榮譽高高舉起,不動搖不自卑,用心愛學生,用愛鑄師魂,立志做讓黨和人民滿意的教師。
當前,全國教育戰線正在深入學習貫徹《中小學職業道德規范》通過認真地學習、實踐,我深刻地體會到“師愛是師德的靈魂”,是教師教育每位學生的感情基礎。
20xx年3月31日,殷雪梅老師為了拯救身后的學生,張開雙臂,用血肉之軀阻擋著魯莽而來的小轎車,孩子稚嫩的生命獲救了,殷老師52年的生命歷程卻戛然而止!
去年5月12日,汶川發生特大地震,面對空如其來的災難,有這樣一位老師,他弓著身子,張開雙臂,趴在課桌上,頂住了冰雹般墜落的碎磚瓦,身下蜷伏的四個學生獲救了,他的生命卻永遠定格在這張開的雙臂上,他就是譚千秋老師。
還有很多這樣英雄的老師有待我們追憶,“大愛鑄師魂,他們在危難時刻用鮮血和生命,用愛與責任詮釋了人民教師的神圣職責,作為同行,他們是我的驕傲,也是我們所有為人師者師德師風學習的楷模。
大多數的時候,教師的職業是默默無聞地奉獻,正如法國作家雨果所說:“花的事業是甜美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它是平凡而謙遜的”。在我的生命中經歷過太多這樣無私的老師,她們用無悔的青春為教育事業傾注了一腔熱血。
上初三時,我的班主任趙文俠老師是個幾乎見不到太陽的人,早晨太陽還沒升起,她就到教室迎接每一個學生的到來,下午太陽已經落山了,她還在翹首眺望最后一位學生消失在馬路的盡頭,寒來暑往,不知道送走了多少批學生。李福愛老師是我小學3、4年級的班主任,記得小時候一到冬天,我的手腳就特別愛凍傷,每天到校的第一件事,李老師都是捧過我的手放在爐子邊上烤火,再細心地為我涂上藥膏。
正是受這些老師的影響,我才在中考填報志愿時,寫下了“師范”這個第一志愿。我要將這根愛心接力棒繼續傳下去,愛我的學生,讓他們快樂地成長。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我想說我的選擇是光榮的,是無怨無悔的,我要把我有限的青春無私地奉獻給教育這方熱土,用愛心與責任關心每個學生,鑄就崇高的師德、師魂!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