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母親的頂針美文閱讀 母親的針線作文篇一
母親作文
推薦度:
母親去世的訃告
推薦度:
我的母親作文
推薦度:
贊美母親的詩詞
推薦度:
贊美母親的詩歌
推薦度:
相關推薦
現在的許多年輕人都沒見過頂針。而在我兒時所見的頂針就多了,且多種多樣,都已珍藏在腦海深處多年。忽一日,在我家的抽屜里發現了一枚頂針,便從腦海里一股腦地扯出了許多的頂針,有金光閃閃的銅質的;有白鐵質表面刷銅顏色的,經年后仍發出熠熠白光;還有一種黑鐵做的,兒時所見就已銹跡斑斑,記載著歲月的滄桑。兒時所見的這些個不同的頂針中,最多的是母親、祖母的頂針,還有外祖母和街坊鄰居的頂針。每個頂針都記載著一段歷史和不尋常的故事,更凝聚著深深的感情。母親的頂針里就凝聚著母子間深深的感情。
母親的頂針就是我說的那種用白鐵做的,表面刷的銅色只隱約可見斑跡,頂針的表面均勻分布著挨挨擠擠的比針黹大一點的小坑,母親在做針線活時,就戴在右手的中指上,用頂針上面的凹坑頂住針黹,用力往里扎,感到省力多了,可能就因為這而命名的“頂針”吧。兒時把玩著母親的頂針感到好玩,現在想來,制作頂針者多么富有智慧,耗費了多少心機,不知讓多少中國婦女一輩子都享用著頂針做針線活。
每每想起母親的頂針,我就會想起已在天堂里六年的母親,后天就是母親的六周年忌日,我之所以要寫母親的頂針,是在對母親深深的懷念里追憶母親用頂針為我做針線活的時光。
我從記事起就認識了母親的頂針,隨著漸漸長大,就常常見到母親戴著頂針為我釘鞋子、納鞋底、縫補衣褲,只記得那時需要縫補的衣褲、鞋子還真多,用頂針的時候也真多,所以也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現在還能清晰地記得母親在煤油燈下戴著頂針納鞋底的身影,這是最苦最累的針線活,常見母親站在炕旮旯里,把舊衣服比著紙鞋樣剪成一片片的,放到炕頭上,用刷子刷一層糨糊粘一層布片子,粘成了一個厚厚的鞋底雛形,再把它放到炕席底下或門板上壓平整、結實,晾干后就開始納鞋底了。納鞋底時,常見母親左手拿著鞋底,右手拿著錐子,咬著牙,用錐子用力扎透厚厚的鞋底,再用頂針將又粗又長的針從錐子扎過的地方頂過去,有時因錐子扎得輕了,頂不過去,還要用鉗子用力夾住大針往外拽出來,年少的我曾幫母親拽過幾次,確實用力,想想母親吃多少苦啊?這還不算,母親還要用手把粗麻繩或線繩用力猛拽,狠狠勒緊,納完一雙鞋底,母親的右手上就會勒進去很深、很深,看著就像出血絲一樣,而母親卻毅然沒事一樣的樂呵呵的,母親一如頂針一樣,用一顆顆凹的心,頂起了有力的針。
是啊,我總覺得母親那不是用頂針頂著針在穿著一針一線,而是用心在穿著一針一線,在經濟匱乏的年代,她是想讓子女穿著整齊的衣服、鞋襪走到大街上像個樣子。現在想來,母親那時為什么總是“挑燈夜戰”,因為母親太忙、太忙,白天在大隊辦公室里忙了一整天,為全村的農副業收支打打算算,忙完了白天忙夜晚,每每想起來我就感到心酸。我還想,母親那撥拉算盤珠子的手,再做針線活,并把針線活做得有模有樣,真是難為母親了。
記得我上高中住校的時候,母親怕我在寒冷的冬天里挨凍,早早地就為我縫制著厚厚的草褥子,那種溫暖是普通被褥不可比的,寒冷的冬天里,躺到暖和和的草褥子上,與周圍的同學比,陡增了溫暖和優越感,這是慈愛的母親給予我的,我感到心里暖。在我離家到30公里外的鄉鎮時,母親為我趕制著被褥,不停地穿針引線,“一針一線總關情”,那時躺進母親為我做的新被褥里,一股暖流涌進心房。用手撫摸著母親縫的細密的針腳,內心里感受到母親深深的舐犢之情,更感受到了母愛的博大。
我應征入伍后,母親為我能安心服役,保家衛國。常常給我郵吃的,寄穿的,其實這些部隊里都有,母親還要千里迢迢地寄去,填補著我的.生活。每年下來了花生,母親都會寄去鮮花生米,每到春節前,母親就會大包小包地寄去熟花生。每每收到包裹的時候,我都會仔細地端詳著母親一針一線縫制的包裹,是何等的精美,那一針一線里滲透著多少慈母的情?母親把這種感情轉化為一種期待,母親的期待我理解,從大處講,他是想讓兒子不忘人民重托,好好保家衛國,從小處說,他是想讓兒子在部隊里好好干,爭做部隊和社會的有用之材。母親的一針一線情,兒子領了;母親的期待之心,兒子懂了。
特別是值得一提的,是1984年我所在的部隊突然接到緊急命令,赴陜西藍田執行任務。我隨部隊到達藍田半月左右,收到了父親寫來的信和母親寄來的包裹。我發現,包裹和信都是連隊留守的姓辛的戰友改寄過來的,經過幾番折騰的包裹已被摔壓的軟塌塌的了,可母親用心密密縫的針腳還結實著呢,看著這樣的包裹,我才感受到了針腳的重要,我也才感受到了母親的良苦用心,撫摸著母親縫得細密的針腳,我仿佛撫摸著母親因操勞而皸裂的雙手。我急切地打開包裹一看,香味先撲鼻而來,寄來的是熟花生,好的一半,碎的一半。嘴里咀嚼著碎了的花生,我心里沒有半句怨言。因為經從平度到許昌,再從許昌到藍田的幾番折騰,我更感到這花生來之不易,真有點“千里送鵝毛”的意味。顆顆花生代表著母親的心,個個針腳綴釘的是母親對兒子的牽掛。
如今,每當讀到或聽別人說起唐代詩人孟郊的《游子吟》來,有著游子經歷的我就會陡增對天堂里的母親的懷念和感激之情。“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詩句更使我刻骨銘心。母親為我縫補衣服、縫、寄包裹的動人情景就會歷歷在目。我也更會想起母親的那枚頂針,他在我心里熠熠生輝。
s("content_relate");【母親的頂針美文】相關文章:
美文欣賞:母親
07-11
美文欣賞:母親
04-08
寫母親的經典美文
05-30
母親啊母親-傷感美文
02-16
木蘭詩頂針句子
11-26
想念母親的美文:母親的小米燜飯
01-02
關于母親的雙語美文《深愛母親》
08-05
經典美文欣賞:母親的嘮叨
12-21
祭母親-傷感美文
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