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總結很難寫?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總結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高中校園環保工作總結篇一
全校師生自覺養成愛護校園環境,文明衛生的行為習慣,環境保護工作深入人心,形成制度化。
1.學校將環境教育內容列入議事日程,要求全體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不斷創新,積極地貫徹落實黨的可持續性發的方針政策;
2.校長在周立會上定期對全校師生進行環境教育,不斷地把環境教育貫穿在課堂中;
3.倡導全體教師對學生環境教育,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培養學生“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和行為習慣;
4.加強對新生的環保教育,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各種環保活動;
5.校園廣播、墻報定期宣傳環保知識;
6.各班值日生做到每日一次搞好教室衛生;
7.學生會對全校的環境衛生進行多次檢查、評分、登記,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8.各樓層走廊、分擔區由各班進行打掃;
9.每周五放學由帶班領導、值周長、值周教師、全體班主任進行衛生大檢查,檢查結果納入衛生管理制度中的班級評優;
10.加強健康教育,提高師生身體素質。
培養學生環保意識和行為。 我們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和培養每個學生的環保意識及行為習慣,帶動每一個家庭,影響社會,促進整個社會形成良好的保護環境新風尚。通過各科知識教學有機地滲透環境教育,有效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通過實際指導學生保護校園環境,愛護花草樹木,培養環保行為,使絕大多數學生不僅養成了每天認真做好校園清潔,不隨手扔雜物,愛護校園環境自覺地向家人和社會做廣泛宣傳。
學校大隊部組織開展各種環保活動,通過校園廣播站開展環保宣傳教育,觀看文章、圖片,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知識、提高素質。
結合學校實際,充分利用環境資源開展教育活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環境衛生清潔工作,鍛煉學生的能力,培養良好環保行為習慣,在繼續開展環境教育不斷提高全體師生的環保意識,培養其環保行為,我們認識到環境保護關系到全人類生存,造福子孫后代的意義,從而帶動校園衛生工作的開展。同時,我們積極響應縣、鄉政府的號召,組織學生上街清掃衛生,通過活動,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把環保理念推向社會。
配合衛生保健部門做好各種流行病防治工作。通過健康課,使學生了解自己,做到自尊、自制,保持情緒樂觀,促進身心健康。
1.學校食堂宿舍嚴格按照廚師規定進行體檢,持證上崗,學習專業衛生知識,提高衛生意識;
2.食堂做到設備齊全,布局合理,按工作規程辦事,有五間、消毒設備,符合食堂要求;
3.食堂嚴格按照食品衛生法規定,定點采購,并做到購物索證和三防一消毒,生熟食品分開存放,確保師生健康飲食;
4.每天清掃食堂衛生。
總之,在創建“綠色學校”過程中,尚存在不足之處,有待今后工作中不斷完善。
高中校園環保工作總結篇二
1、美化、綠化校園營造良好環境是整合教育資源、合力育人的重要舉措,中國大學網范文之工作總結:學校綠化美化工作總結。
2、綠化校園營造自然美景是陶冶師生情操的重要載體。
3、校園文化建設是校園美化的重要內容。
4、校園美化包含了豐富的人文內涵。師生的思想境界、言行舉止,也是校園美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通過校園美化綠化,提高學校綜合辦學水平,展示學校個性魅力與辦學特色,為培養適應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全面推動學生、教師和學校三位一體的和諧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提供精神支持。
根據學校實際情況,提煉體現時代要求的辦學育人理念形成學校的思想文化,通過全員參與,開展各種校園文化建設活動形成具有學校特色的精神環境;通過加強學校綠化建設形成學校的物質環境。使學校成為師生身心愉悅、情感陶冶的成長樂園。
1、以綠化為主要內容的校園美化工作做到精益求精。
2、以人為本的校園文化建設作為校園美化的重要內容,深入人心,并付諸行動。
1、抓好衛生工作,凈化校園環境,落實并強化衛生掃除、檢查制度,衛生區每日定時清掃并隨時保潔,做到室內外地面整潔,無痰跡、廢紙、煙蒂、果皮等雜物;校內垃圾日產日清,垃圾和果皮箱外表清潔,無垃圾暴露,無衛生死角。
2、校園綠化體現一定的文化內涵,根據中心校統一規劃,設置具備育人功能的景點,做到點面結合,花草樹木布局錯落有致、疏密合理。
3、不放過邊邊角角,對校門口、樓后等待綠化的地方進行了整翻、移栽。為提高綠化率,對已有草坪進行了雜草清理和整理補苗,清除影響校園環境綠化的枯枝敗葉,并新栽了柿子樹和杏樹,力爭做到"春有花,夏有蔭,秋有香,冬有綠"。
4、在校園里增放一些盆花,各個班級、辦公室也放置一定數量的盆花,使校園內外的綠化面積不斷增加,校園處處有綠意盎然,鮮花盛開,成為師生工作、學習、休憩的理想場所。
5、在加強校園綠化美化工作的同時,養護好花木,為了進一步管理好學校已有的這些樹木,學校安排定期澆水施肥,認真做好校園花草樹木的修剪整理工作,及時噴灑了藥物,防止了病蟲害。
1、繼續開展師德建設活動,與建立和諧師生關系緊密結合起來,突出開展"對學生要有愛心,對工作要有責任心,對同事要有誠心"三心活動,使師生凝心聚力,共建和諧校園,成為師生的自覺行動。
2、開展形式多樣與時俱進的系列校園文化教育活動,讓師生寓教于樂。充分利用"三八"、"清明"等節日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通過舉辦"感恩母親"、"清明寄哀思"、"風華少年"選拔豐富校園文化的內涵。通過各種活動讓學生感悟生活。幫助學生發現自己,肯定自己,體驗每天有進步和成功的快樂。
3、深入開展讀書工程,傾心打造書香校園,提高師生的團隊精神。讀書啟迪心智,讀書滋養心靈,讀書涵養人生。我們通過組織師生讀書活動,走進名家偉人的精神世界,與他們進行心靈對話,陶冶自己,提升自己,以讀書豐富校園文化,組織讀書演講活動。在師生中創造性地開展一些活動,重點突出開展一些形式多樣讀書、征文活動,讓師生在活動中感受到快樂,感受到溫暖,努力守住心靈的凈土。教學相長,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工作面對學習,師生精神風貌煥然一新。
4、抓好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和法制教育。按街道中心校要求,進一步修訂學校規章制度,建立健全學生行為評價和反饋體系,不斷促進學生行為的養成;利用開展評選優秀團隊、文明班級等爭先創優活動,激勵學生健康發展;注重法制教育,開設法律教育課,增強學生法律意識、法制觀念;建立學生行為監督小組,增強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約束能力,從而養成自覺遵規守紀的良好行為習慣。
5、讓每一面墻壁會說話。學校樓內外專欄,對內引領師生的教育行為,對外彰顯學校的教育品質。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在教學樓學生必經的走廊內按班級主題創設"學生作品展示欄"。班級教室的布置要兼顧共性與個性,各班師生根據各自新學期奮斗目標,鼓勵和引導學生參與班級文化建設,通過班風、學風建設來體現隱性文化,通過個人"五個一"和座右銘,讓教室成為學生自我教育、主動發展、表現自我,優化個性的場所。通過辦公室內教育格言、教學反思專欄,營造了樂學互助,積極參與教育教學改革的良好氛圍。對培養教師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校園美化綠化工作,我們本著"追求高品味,著眼實用性,科學規范,合理高效"的原則,堅持全員參與,立足實際,突出特色,使校園形象更美、校園環境更優、校園品位更高。師生在良好的環境中健康、快樂的學習和工作
高中校園環保工作總結篇三
平安穩定、和諧文明的校園環境是學校取得優異成績的前提條件,也是學校持續發展的基礎。而整治好校園及周邊治安秩序,為師生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是確保創建“平安文明和諧校園”的重要措施。同時,整治好校園周邊環境,也是全校師生、家長、社會的共同要求,有著重要的意義。而要開展好這項活動,思想的認同是關鍵。因此,學校利用櫥窗、黑板報、專題會議、國旗下講話、主題班會等形式帶領廣大師生員工認真學習有關文件精神,吃透文件精神,提高教職工對校園周邊環境整治的認識,明確校園周邊環境整治的意義,并反復對整治的工作任務與整治重點進行了學習、討論,并結合我校實際,具體的整治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同時,學校成立了以李培久校長為組長的活動領導小組,實行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重點抓,教務、后勤、政教等職能處室具體抓,形成了職責明確、協調配合的組織領導機構;在學校經費異常緊張的情況下,學校千方百計地撥出一定專項整治經費,對校園周邊環境進行改善,確保了整治工作扎扎實實地得到深入開展。
整治工作要取得成效,責任明確是基礎,制度完善是保障。為加強制度建設,學校建立了崗位責任制,制訂了《火炬中學整治校園周邊環境工作年度實施方案》。領導小組加強對學校安全工作的研究、督辦和管理,建立學校安全工作校長負責制,落實各項工作的措施,完善內部安全管理制度,加強對教師的安全培訓和教職工隊伍整頓,強化學生安全教育管理,要主動聯系、積極配合社區、公檢法部門進行整治。學校分別與各處室、各年級、班主任、任課教師及其他崗位負責人簽訂整治工作目標責任書,實行整治工作末位警示制、評先樹優一票否決制和領導責任追究制,強化責任意識,確保整治工作的健康有序開展。
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為搞好整治行動,學校積極協調各職能部門,注重校內整治和校外整治相結合的原則,從加強教育入手,在治理上下功夫,探索建立長效機制,確保經過一段時期的集中整治后,我校的周邊環境得到改善,周邊環境得到凈化。為此,我們明確了本年度集中整治工作的具體措施:
(1)集中做好校園周邊環境治理的宣傳工作,大力提高師生的自我防范意識,交通安全意識。充分挖掘校園內外教育資源,聘請高新區檢察院的領導為學校的法制副校長,并邀請法制副學校、普明派出所、市交警大隊的領導,定期到校舉辦法制報告,開展安全教育、普法教育、自護教育、犯罪預警教育。進一步增強了師生的法制觀念,提高了師生學法、守法的意識。杜絕一些社會上不良風氣的侵蝕,全面提高師生的思想道德意識。確保了學校無邪教組織,沒發生過刑事案件,沒發生過消防事故。
(2)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立體化教育網絡,是校園周邊環境整治工作的又一項重要任務。我們積極發揮社區、公安機構的優勢,與他們建立了長期、固定的工作聯系,與普明派出所建立了“警校共建工作站”,與黃家祠建立了“社區之家”,傳遞法制教育工作信息,共商安全防范對策,開展正常性法制安全教育,積極探索三方配合的最佳途徑,追求良好的教育效果。學校、社區、公安共同配合,加強對校舍、校園周邊等重點部位的防范控制,及時查處妨礙校園秩序、危害學生身心健康的違法犯罪行為,維護校園及周邊地區的治安秩序。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嚴厲打擊侵害師生人身、財產安全和身心健康的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徹底鏟除校園及周邊地區的小流氓、小混混勢力。同時,注意化解影響校園內部的矛盾糾紛確保學校政治穩定。
(3)配合有關部門取締和清理整頓校園及周邊地區非法經營的游戲機房、網吧、音像書刊店,特別是對于師生及家長反映強烈的要進行嚴格清理整頓,要配合有關部門,對于不符合規定的和非法經營者堅決要求予以取締,對于符合規定的各種文化場所要求加強規范化管理。
(4)整頓校園及周邊的交通秩序,對于無證經營和影響交通秩序的飲食、食品、生活日用品攤點(特別是校門外的油炸攤)等要進行徹底清理,防止引發交通事故和一些集體事件的發生。
(5)加強了門衛管理,制定了《門衛管理制度》,不準社會上的人或車輛隨便進入校園,如確需進入校園的要征得相關處室領導的同意,同時還要及時登記。不準學生私自出校門,如確需出校門的一定要有班主任以及有關老師的同意,以批條為準,同時還要有相關老師或家長的陪護。
⑹集中力量對校園內部進行一次安全大檢查,及時發現各種不安全隱患,并認真進行整改,堅決杜絕火災、建筑物倒塌和食物中毒等各種安全事故的發生,特別是確保校園內一方平安。
在整治活動的影響下,強烈的安全意識、嚴密的安全制度、優美的校園環境、完善的教學設施、一流的師資隊伍、一流的管理水平使我校全方位的工作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喜人景象。幾分耕耘,幾分收獲,顯著的成績已經為我們播灑的汗水做了最好的詮釋。我們將繼續努力,持之以恒,徹底搞好校園周邊環境的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