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容并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于經驗總結。我們想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可是卻無從下手嗎?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機械手實訓心得體會篇一
實習結束了,實習的目的我們達到了,也收獲了。但這一切都離不開實習老師的諄諄教誨和耐心指導,是他們讓我們嘗到了收獲勞動的喜悅。但這一切真的結束了嗎?我想不是,實習的路還很長,不是嗎?
實習心得體會-
流陰如水,驀然想起昨日實習的一幕幕,實感肺言。實習,是理論的實踐,之所以要這樣,無非是為了鍛煉我們的勞動能力為我們進入社會打下基礎,這一點,我是深有體會的。在這短短的一個月中,我們看到了以前沒看到的設備,做了以前沒做過的事,這些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工作中的我們有歡笑,有汗水。也有收獲。我們漸漸懂得了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體會父母的辛勤工作。“累死的鉗工,站死的車工”讓我們不覺對奮斗在工作崗位上的工人們肅然起敬。
實習結束了,實習的目的我們達到了,也收獲了,但這一切離不開實習老師的諄諄教誨和耐心指導,是他們讓我們嘗到了收獲勞動的喜悅。但這一切真的結束了嗎?我想不是,“實習”的路還很長,不是嗎?
第二篇:機械設計實訓心得
經過一個月的努力,我終于將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做完了.在這次作業過程中,我遇到了許多困難,一遍又一遍的計算,一次又一次的設計修改這都暴露出了前期我在這方面的知識欠缺和經驗不足.剛開始在機構設計時,由于對matlab軟件的基本操作和編程掌握得還可以,不到半天就將所有需要使用的程序調試好了.可是我從不同的機架位置得出了不同的結果,令我非常苦惱.后來在錢老師的指導下,我找到了問題所在之處,將之解決了.同時我還對四連桿機構的運動分析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在傳動系統的設計時,面對功率大,傳動比也大的情況,我一時不知道到底該采用何種減速裝置.最初我選用帶傳動和蝸桿齒輪減速器,經過計算,發現蝸輪尺寸過大,所以只能從頭再來.這次我吸取了盲目計算的教訓,在動筆之前,先征求了錢老師的意見,然后決定采用帶傳動和二級圓柱齒輪減速器,也就是我的最終設計.至于畫裝配圖和零件圖,由于前期計算比較充分,整個過程用時不到一周,在此期間,我還得到了許多同學和老師的幫助.在此我要向他們表示最誠摯的謝意.整個作業過程中,我遇到的最大,最痛苦的事是最后的文檔.
盡管這次作業的時間是漫長的,過程是曲折的,但我的收獲還是很大的.不僅僅掌握了四連桿執行機構和帶傳動以及齒輪,蝸桿傳動機構的設計步驟與方法;也不僅僅對制圖有了更進一步的掌握;matlab和autocad,word這些僅僅是工具軟件,熟練掌握也是必需的.對我來說,收獲最大的是方法和能力.那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與能力.在整個過程中,我發現像我們這些學生最最缺少的是經驗,沒有感性的認識,空有理論知識,有些東西很可能與實際脫節.總體來說,我覺得做這種類型的作業對我們的幫助還是很大的,它需要我們將學過的相關知識都系統地聯系起來,從中暴露出自身的不足,以待改進.有時候,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合眾人智慧,我相信我們的作品會更完美!
第三篇:機械實習
我靜靜的回想了一下過去的十幾天所發生過的一切,顯得很蒼白,點點星星,零零碎碎。我也模糊了。我該怎么寫,才不會顯得造作,才不會顯得虛偽。思緒在這一刻有點停滯。。
洛陽,一個一直都在我生活之外的城市,曾經離我是那么的遙遠。可這次,我確確實實腳踏過那片土地。并剛從那里回來。對于洛陽,本來就沒有多大的興趣。可對于系里面的安排,我相信有其道理。雖然沒有激情,但也積極配合。先不說這次有多大收獲。從一些小事,一些生活細節中就能體現人在不同時期對事物的不同感知。
洛陽之行給我最大感受是,不要老是埋怨環境的不好,我們應該調理好自己的想法。因為對于沒法改變的事情,除了接受沒有更好的方法。要學會改變自己,讓自己適應環境才是生存之道。
在洛陽,我學的到不僅僅是機械方面的知識,說真的,如果我現在說對專業知識方面受益匪淺,我會覺得自己很虛偽。為了寫心得而寫心得。那與我個人初衷相差太遠了。上大學以來,我一直都不是個好學生。。在不同場合,不同時間總帶著愚昧跟虛偽的笑容。我早已經習慣放縱的生活。洛陽之行,大家都說是去實習,在我看來根本就是去旅行。每天每個人臉上總洋溢著笑容。。絲毫感覺不到這是在實習。。
感覺不到是實習還有其它原因。在洛陽。很多簡單想法都不約而同的浮現在我腦間。比如,我們該去哪里吃飯。。比如晚上我們去哪里逛街。又比如明天休息,我們去哪里游玩。而不是在思考,今天我看到了些什么設備,什么工序。我該如何來消化它,如何弄清它的原理。。這些都沒有。有也是每天晚上寫日記時候在腦間一帶而過,僅僅這樣。。
這個假期,我是自己一個人乘車過來洛陽,買的是臥鋪。絲毫感覺不到坐車的勞累。因此第一天,當大部隊到達時候,看著個個人臉的的憔悴。以及談話間透露的憤怒。我絲毫感覺不到。因為沒有經歷。沒有親身經歷就沒發言權。于是每個同學訴苦,我只是淡淡微笑。
機械手實訓心得體會篇二
大四上學期,在陳老師的帶領和指導下,我們班進行了為期八周的機械cad實訓,實訓主要是以三維圖形的繪制為重點,然后取出輪廓繪制成二維圖。選擇一些典型的三維實體進行訓練,以達到正確合理地使用常用的繪圖和編輯命令,熟練繪圖的效果。進一步掌握cad的應用,增強cad作圖能力。
實訓的第一天,老師首先給我們講了這次實訓的課程安排,說明了本次實訓的主要內容,實訓目的以及意義所在,然后交代了一些細節方面的問題,強調應當注意的一些地方。
使用cad畫圖,最重要的是什么?對這個問題,每個人的理解都有可能不同,但在我看來,最重要的是時時刻刻記住自己使用cad畫圖的目的是什么。
我們進行設計時,不管是什么專業、什么階段,實際上都是要將某些設計思想或者是設計內容,表達、反映到設計文件上。而圖紙,就是一種直觀、準確、醒目、易于交流的表達形式。所以我們完成的東西(不管是最終完成的設計文件,還是作為條件提交給其他專業的過程文件),一定需要能夠很好的幫助我們表達自己的設計思想、設計內容。
有了這個前提,我們就應該明白,好的計算機繪制的圖紙應該具有以下兩個特征:清晰、準確。
清晰:我們要表達的東西必須清晰,好的圖紙,看上去一目了然。一眼看上去,就能分得清哪是墻、哪是窗、哪是留洞、哪是管線、哪
是設備;尺寸標注、文字說明等清清楚楚,互不重疊??。除了圖紙打印出來很清晰以外,在顯示器上顯示時也必須清晰。圖面清晰除了能清楚的表達設計思路和設計內容外,也是提高繪圖速度的基石。
準確:200寬的墻體不能畫成220;留洞不能尺寸上標注的是1000×20xx,而實際量是1150×2150;更常見的錯誤是分明是20xx寬的一條線,量出來卻是1999.89。制圖準確不僅是為了好看,更重要的是可以直觀的反映一些圖面問題,對于提高繪圖速度也有重要的影響,特別是在圖紙修改時。我們在使用cad繪圖時,無時無刻都應該把以上兩點銘刻在心。只有做到這兩點,才能夠說繪圖方面基本過關了。
機械手實訓心得體會篇三
機械拆裝實訓轉眼就結束了,但留給我的收獲卻是巨大的。總的來說,這次實訓活動是一次有趣的,且必給了我今后的學習工作上帶來重要的經驗的一次經歷。對我們來說,機械拆裝實訓是一次很好的學習、鍛煉的機會,甚至是我們生活態度的教育的一次機會!在這次實訓中,讓我體會最深的是理論聯系實際,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理論知識固然重要,可是無實踐的理論就是空談。
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將理論真正用到實踐中去,才能更好的將自己的才華展現出來。我以前總以為看書看的明白,也理解就得了,經過這次的實訓,我現在終于明白,沒有實踐所學的東西就不屬于你的。俗話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我們要讀好書,而不是讀死書。任何理論和知識只有與實訓相結合,才能發揮出其作用。而作為思想可塑性大的我們,不能單純地依靠書本,還必須到實踐中檢驗、鍛煉、創新;去培養科學的精神,充分發揮自己的獨創,不斷地提高自己。
隨著科學的迅猛發展,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會有很多領域是我們未曾接觸過的,只有敢于去嘗試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機械拆裝實訓帶給我們的,不全是我們所接觸到的那些操作技能,也不僅僅是通過幾項工種所要求我們鍛煉的幾種能力,更多的則需要我們每個人在實訓結束后根據自己的情況去感悟,去反思,勤時自勉,有所收獲,使這次實訓達到了他的真正目的。
我們知道,“機械拆裝實訓”是一門實踐性的技術基礎課,是高等院校工科學生學習機械制造的基本工藝方法和技術,完成工程基本訓練的重要必修課。它不僅可以讓我們獲得了機械制造的基礎知識,了解了機械制造的一般操作,提高了自己的操作技能和動手能力,更加強了理論聯系實際的鍛煉,提高了工程實踐能力,培養了工程素質。
通過這次實訓使我們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多多少少的使我們加深了對課本知識的了解。這次拆裝實訓不僅把理論和實踐緊密的結合起來,加深了我們對模具,夾具內部原理的了解,也初步掌握了拆裝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的工藝線路,同時也加深了對工具的使用和了解。這不僅提高了我們的動手能力,而且也增進了我們團隊中的合作意識,因為發動機不是一個人就能隨便能夠拆卸得下來的,這就需要我們的配合與相互間的學習,通過這次實訓我們收獲頗豐,不僅是知識方面,而且在我們未來的工作之路上,它讓我們學會了如何正確面對未來工作中的困難與挫折,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經歷。
與此同時,通過本期的拆裝實訓,讓我們認識到,要想使學生獲得良好的實訓效果,指導老師必須要有高度的責任心,要有對學生高度負責的態度;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及動手能力,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對學生要嚴格要求,要細致、耐心,要口傳身授,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學到硬的本事。
總之,本次機械拆裝實訓確實讓我比以前提高了不少,尤其在實際操作方面,遺憾的是時間有些短。通過本次實訓我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主要是繪圖能力及實踐經驗方面有欠缺。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克服自己的弱點,不斷提升自己。
機械手實訓心得體會篇四
這一周是我們拆裝輔機的實訓課,從一開始,我就很認真的去對待,因為我知道,這樣的機會來之不易,平時都是對著抱著課本,念著理論,說到實踐,真是少之又少!所以,我很珍惜,自始至終,我都堅持去做到,認真聽老師講解,凡事都參與動手,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虛心向我們的老師請教!
我們的指導老師是幾位有著豐富實踐經驗的老師,在他們耐心和熱情的指導之下,我了解了齒輪泵減速器汽油發動機鉆銑床等等這些從前只在理論書上看到的設備。在每個設備的動手之前,老師都是首先為我們詳細的闡述機器的工作原理、工作流程和功能意義。
在拆裝機器的過程中,我都積極的動手,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一個機器,是有很多零件組成的,很多時候,拆裝并不是一個人動手去完成,而需要群體分工合作才能完成,這又要需要每一個人在做的過程中很好的去配合,正所謂整體離不開部分,部分整體相結合!在拆裝所有機器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汽油發動機,它實在花了我們太多的時間很精力,我從中學到的東西最多,雖然我們裝完它之后不能運轉,但我們并不屈服于困難,最后解決掉了問題,終于成功了,當時心理真是難以形容的高興!原來,工作可以帶給人以快樂,特別是不怕困難挫折去解決一些高難度的工作,那樣才會更有成就感!
拆裝實訓前我們都事先料想會有一大部分同學因為怕臟怕冷而“袖手旁觀”,誰知,當我們一件一件拆下外部零件逐漸露出內部零件時,我們都被其內部巧妙而精致的機構吸引,于是精巧機構對我們吸引的熱度的抵抗了天氣的寒冷,我們都變得活躍起來了,生怕插不上手。就這樣,一個完整的機床被我們幾個人庖丁解牛似的“五馬分尸”了,剛開始,面對拆下的一堆零件,我們傻眼了,這東西拆下來容易,想還原可就難多了。此時我深刻體會到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內涵――再詳細的紙上談兵也不能保證實踐時的得心應手。
于是,我們從機械的工作原理入手,從傳動結構開始分析,慢慢理清了各零件的位置,找到了安裝的方法后,安裝起來就很順手了。由此可以看出,零件的功能和其機構都是相統一的:有什么樣的結構,就會有什么樣的功能;反過來,零件的功能給定,其機構也大致定下來了。順著這樣的思路,我們又得出:機器的功能和其內部零件的功能也是相統一的,也就是說某個零件有什么樣的機構,它就能完成某項功能,從而它就只能安裝在機器中能完成此項功能的位置,舉例說明,比如,齒輪能改變運動方向,那么齒輪就能安裝在機器中需要改變運動方向的地方,以此類推。
后來,在我們即將順利完成安裝時,我發現有一個螺絲“獨自”露在外邊,不知道把它安裝在哪,并且我們再三檢查沒有發現裝配錯誤,在我們指導老師的幫助下,給我們進行了講解,幫我們進行了安裝,在此過程中,我們學會了獨立思考問題,我想,這就是一種進步,一種不能在課堂上學到的進步。
一周的拆裝實訓很快過去了,留給我的印象不僅是嚴冬下冰涼的金屬零件,更多的是機床精巧的內部結構――齒輪相互咬合、軸與套嚴謹配合、運動的完美傳遞、零件表面工藝的精細每一項都使我驚奇。我想,一個小小的機床內部結構就是如此復雜和精巧,那么大型車床、數控車床的結構豈不是嘆為觀止,所以,機械制造的深度與廣度使我們現在遠不能企及的。通過這次拆裝實訓,讓我深刻的體會到做任何事情都必須認真對待,都必須付出汗水和努力。
當然這次實訓也達到了我預先的目的,讓我對發動機及變速器等汽車大型組件有了一個很深的認識,以前只有在課本上的感觀性的認識,這次則是實踐中的深入性的認識。通過這次實訓使我們學到很多書本上學不到,通過這次的實訓,我收益良多,無論是技能方面還是思想方面。在此,我感謝我們的老師辛勤的教導,也感謝自己的不懈去努力,我今后會好好的去發揚!
機械手實訓心得體會篇五
“累并快樂著”――用這句話來形容短短2周的機加實習再恰當不過。這次實習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經驗,它還培養了我們吃苦的精神和嚴謹認真的作風。此次機加實習使我們學到了很多書中無法學到的東西。它使我們懂得觀察生活,勇于探究生活,也為我們多方面去認識和了解生活提供了一個契機。它是生活的一種動力,促進我們知、情、意、行的形成和協調的發展,幫助自我完善。有些老師不只教我們機加實習的內容,還教我們如何學習,如何做人,讓我們學到了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任何理論和知識只有與實習相結合,才能發揮出作用。而作為思想可塑性大的我們,不能單純地依靠書本,還必須到實踐中檢驗、鍛煉、創新;去培養科學的精神,良好的品德,高尚的情操,文明的行為,健康的心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此時,我還在回憶這次令人難忘的機加實習,它不僅讓我們了解到了實際生產中的各種技能,還讓我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恭行。
為期兩周的機加實習在金屬的回響中落下了大幕,總的來說這次為期兩周的實習活動是一次有趣且必將影響我今后的學習工作的重要的經驗。我想在將來的歲月里恐怕不會再有這樣的機會了!!通過這次雖短而充實的實習我懂得了很多
安全第一,在工業生產中,安全要擺在第一位,是至關重要的!!這是每個老師給我們的第一忠告。有了足夠的重視,所以我安全的度過了實習的兩周!車工不是由數控來完成的,它要求較高的手工操作能力。
首先老師讓我們看車床熟悉車床的各個組成部分,車床主要由變速箱、主軸箱、掛輪箱、進給箱、溜板箱、刀架、尾座、床身、絲杠、光杠和操縱桿組成。車床是通過各個手柄來進行操作的,老師又向我們講解了各個手柄的作用,然后就讓我們加工一個兩邊是球形,中間是圓柱的一個工件。老師先初步示范了一下操作方法,并加工了一部分,然后就讓我們開始加工。車床加工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選擇正確的刀,一開始我們要把所給圓柱的端面車平,就要用偏車刀來加工,然后就是切槽和加工球面,這時就要換用切槽刀。切槽刀的刀頭寬度較小,有一條主切削刀和兩條副切削刀,它的刀頭較小,容易折斷,故應用小切削用量。切槽的時候采用左右借刀法。切完槽,就要加工球面了,這對我們這種從來沒有使用過車床的人來說,真是個考驗。
機加實習有苦也有樂.“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方成大任也!”這句古人的話用來形容我們的機加實習是再好不過了!經過了車工,銑工,磨工,刨工等一系列工種的磨練,我們終于完成了這門讓人歡喜讓人憂的機加實習課程。
現在想想過去的這段難忘時光,其中滋味,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能體會得到。通過學習各種工種,我們了解了許多機加操作的原理和過程,大致掌握了一些操作工藝與方法,還有以前的那些陌生的專業名詞現在聽來都是那么熟悉親切!機加實習給我們帶來的那些經驗與感想,卻是對我們每一個人的工作學習生活來說都是一筆價值連城的財富。機加實習的作用與影響,就象《美國麗人》里男主人公最后說的話那樣“有些東西你可能現在沒有感覺到它的價值,但最后還是會的,每個人都有這樣一個過程!”
一起實習的同學也讓我受益匪淺。毫無私心的幫助,真誠的相互鼓勵加油,一切分擔工作的壓力,更一起分享成功帶來的喜悅,機加實習更象是一個集體活動,拉近我們彼此的距離,填補了曾經存在的距離,集體主義的魅力得到了徹徹底底的展現!大學里連同班同學相處的機會都很少,感謝機加實習給了我們這樣一個機會。這樣的活動值得教育部門的借鑒。 短短的2個星期時間,我們在實習中充實地度過了,我們學習的知識雖然不是很多,但通過這次讓我們明白了我們需要實際學習掌握的技能還很多、很多。如果我們不經常參加這方面的實習,我們這些大學生將來恐怕只能是趙括“紙上談兵”。社會需要人才,社會需要的是有能力的人才。我們新世紀的大學只有多參加實踐,才能保證在未來的社會競爭中有自己的位置。真的敢謝機加實習,我還想再有一次!
機械手實訓心得體會篇六
機械課程設計接近尾聲,經過兩周的奮戰我們的課程設計終于完成,課程設計是我們專業課程知識綜合應用的實踐訓練,是我們邁向社會,從事職業工作前一個必不少的過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過這次課程設計,我深深體會到這句千古名言的真正含義。我們今天認真的進行課程設計,學會腳踏實地邁開這一步,就是為明天能穩健地在社會大潮中奔跑打下堅實的基礎。
說實話,課程設計真的有點累。然而,當我一著手整理自己的設計成果,漫漫回味這兩周的心路歷程,一種少有的成功喜悅即刻使倦意頓消。
或許很多人認為課程設計兩周時間很長,可我們卻絲毫未感覺到時間的充裕,這些天我們每天早出晚歸,除在寢室休息食堂吃飯其他時間就窩在基地做課設。這兩周的時間大致的安排是第一周做選定題目、背景調查、需求分析和概念設計,這個過程中我們在網上收集資料,選定方向,提出初步的方案,經過幾次不斷地反復修改和討論,我們基本確定題目和實現原理。第二周的任務就著重在詳細設計。這個階段我們分工明確,有條不紊,我和黃彥鑫由于有一些建模基礎,負責建模和動畫,彭浩負責文檔、圖片的整理和說明書。我想這是我最充實的幾天,經過概念設計后我們對方案都認為有深刻的解,可是真正落實到細節,我們低估它的困難性,每一個零件的尺寸、定位都需要確定,一個螺釘、一個軸承、一個卡簧都要裝配,從來沒有體會到裝配原來也這么的有技術含量,經過四天的努力,我和黃彥鑫還是很好的完成這個任務,這期間我想最痛苦的并非我,而是我的筆記本,幾乎每次都是以死機而告終,最后裝配體里一百多個零件,三百多個裝配約束,只要修改一個尺寸,就要驅動很多零件的位置,最后做動畫實在沒有辦法,只好刪掉如圓角、推刀槽、筋等一些結構特征,甚至一些不影響約束的螺釘螺帽和卡簧,即便是這樣動畫也渲染近八個小時。這期間痛苦過糾結過,郁悶過猶豫過,可是也只有經歷過才能學到知識,我們使用的機構類型比較多,這促使我對機械原理的理論知識有新的理解,槽輪中槽數的選擇和撥盤圓銷的選擇、凸輪的輪廓設計和運動性能分析及其優化、齒輪的模數齒數的選擇和變位系數的計算、曲柄滑塊中急回特性的應用和桿長的設計,這每一點都要用理論來指導,例如,我以前從來真正不明白為什么變位齒輪的重要性,中心矩不是設計好的嗎?為什么還要湊呢?只有自己親手設計東西才知道這其中的緣由,所以也真正認識到學好機械原理的重要性。
我收獲的另外一點或許是我對設計方法的認識,對cad的認識,之前學過一些cad軟件,也跟老師做過一些建模和軟件測試的項目,而真正這么完整的自己用cad軟件細致的表達出自己的設計思想還是第一次,cad畫圖,最重要的是什么?對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可能理解不同,但在我看來,最重要的是時時刻刻記住自己使用cad畫圖的目的是什么。我們進行工程設計,不管是什么專業、什么階段,三維的或者二維的實際上都是要將某些設計思想或者是設計內容,表達、反映到設計文件上。而圖,就是一種直觀、準確、醒目、易于交流的表達形式。所以我們完成的東西(不管是最終完成的設計文件,還是作為條件提交給其他專業的過程文件,一定需要能夠很好的幫助我們表達自己的設計思想、設計內容。有這個前提,我們就應該明白,好的計算機建模應該具有以下兩個特征:清晰、準確。
由于以前的一些經驗,這次我沒有按照傳統的從零件設計,然后裝配、檢驗、運動仿真,而是嘗試一種耳熟能詳但是沒有實踐過的設計方法:自頂向下設計。這是一種逐步求精的設計的過程和方法。對要方案進行分解,定義出各個模塊和機構,而將其中未解決的問題作為一個子任務放到下一層次中去解決。這樣逐層、逐個地進行定義、設計和調試。按自頂向下的方法設計時,我們首先要對所設計的系統要有一個全面的理解。然后從頂層開始,也就是從裝配體開始連續地逐層向下分解,分解到到子裝配,最終到每一個零件的參數和定位以及標準件的選擇。這樣設計速度明顯會加快(這也是我們能這么短時間內完成建模的一個重要原因),而且各個模塊之間相互獨立,耦合性低,最終也不回出現各個模塊之間運動矛盾或者干涉等問題出現。
雖然這是我剛學會走完的第一步,也是人生的一點小小的勝利,然而它令我感到自己成熟的許多,另我有一中春眠不知曉的感悟。通過課程設計,使我深深體會到,干任何事都必須耐心,細致。也讓我體會到合作與雙贏的快樂。
我的心得也就這么多,總之,不管學會的還是學不會的的確覺得困難比較多,真是萬事開頭難,不知道如何入手。最后終于做完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此外,還得出一個結論:知識必須通過應用才能實現其價值!有些東西以為學會,但真正到用的時候才發現是兩回事,所以我認為只有到真正會用的時候才是真的學會!
機械手實訓心得體會篇七
機械加工實習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又是我們大學生、工科類的大學生,非常重要的也非凡有意義的實習課。金工實習又是我們的一次實際把握知識的機會,離開了課堂嚴謹的環境,我們會感受到車間的氣氛。同時也更加感受到了當一名工人的心情,使我們更加清醒地熟悉到肩負的責任。
實習期間,通過學習車工。我們做出了自己設計的工藝品,銑工、車工、刨工的實習每人都能按照圖紙要求做出一個工件;最辛勞的要數車工和鉗工,車工的危險性最高,在一天中同學們先要把握開車床的要領,然后按照圖紙要求車出錘子柄。一個下午下來雖然很多同學渾身酸痛,但是看到自己平生第一次在工廠中做出的成品,大家都喜不自禁,感到很有成就感。這次金工實習給我的體會是:
① 通過這次實習我們了解了現代機械制造工業的生產方式和工藝過程。熟悉工程材料主要成形方法和主要機械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設備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結構、工夾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術。了解機械制造工藝知識和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在機械制造中的應用。
② 在工程材料主要成形加工方法和主要機械加工方法上,具有初步的獨立操作技能。
③ 在了解、熟悉和把握一定的工程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過程中,培養、提高和加強了我們的工程實踐能力、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④ 培養和鍛煉了勞動觀點、質量和經濟觀念,強化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安全技術規則和愛護國家財產的自覺性,提高了我們的整體綜合素質。
金工實習對我們工程素質和工程能力的培養起著綜合練習的作用,使我們不但要把握各工種的應知應會要求,還要建立起較完整的系統概念,既要要求我們學習各工種的基本工藝知識、了解設備原理和工作過程,又要加強實踐動手能力的練習,并具有運用所學工藝知識,初步分析解決簡單工藝問題的能力。
在實習中,學校將各工種的實習內容如:結合制作榔頭,將下料、車工、銑工、刨工、等串聯起來,使我們對機械產品的各個加工環節有一個整體的熟悉。使我們了解了各工種的先后順序和作用。
⑤ 在整個實習過程中,對我們的紀律要求非常嚴格,制訂了學生實習安全規則,同時加強對實習日記、清理機床場地、遵守各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等要求,對學生的綜合工程素質培養起到了較好的促進作用。
⑥ 實訓中心教師將我們加工產品的打分標準公布給我們,使我們對自己的產品的得分有明確熟悉,對于提高我們的質量意識觀念有一定作用。對我們的金工實習成績,實行綜合考評制度,實行平時成績+產品質量成績+綜合考試成績=總成績,使我們能認真對待每個工種和每個實習環節。
在各個工種的實習中,都安排了一定靈活時間和實習內容,使得動手能力強的學生有了發揮的余地。
在實習期間我有很深的感慨,很感謝學校能給我們提供這個實習的機會,讓我們提前體驗到學工科的不易,獲得了課堂里邊得不到也想不到的知識,也許將來不會走上這個崗位,但是現在所學的知識和感受卻是終生難忘。雖然臟點累點,這些都無所謂,重要的是我 們有了收獲、也有了成果。
我認為在數銑和數線這些科技含量相當高的實習項目中,應多分配點時間,讓我們能夠真正體驗到高科技帶來的樂趣。
另外,我覺得我校的金工實習課應該再減少一些講解時間,增加一些動手時間。還可以將一些理論搬到學生動手操作時間時講解,這樣更有利于達到我們的目的。
實習期間,許多老師的敬業、嚴謹精神也讓我們敬佩。老師能不耐其煩地幫我們查找程序中的錯誤,一遍又一遍。有的程序非凡長,可老師才不計較這些,只要有一點毛病,就一定要把它揪出來,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同學們的作品修整得更為完美一點。有的老師會一次又一次地給同學演示如何操作,直到同學真正清楚。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我覺得金工實習對我自己來說非常有意義,非常實在.它給我的大學生活添上了出色的一筆.它讓我更貼近技術工人的生活,讓我增長了更多的專業知識,讓我熟悉到自己的優點與不足。
實踐是真理的檢驗標準,通過兩星期的金工實習,我了解到很多工作常識,也得到意志上鍛煉,有辛酸也有快樂,這是我大學生活中的又一筆寶貴的財富,對我以后的學習和工作將有很大的影響。
兩年后我們就業的時候,就業單位不會像老師一樣點點滴滴細致入微的把要做的工作告訴我們,更多的是需要我們自己去觀察、學習。不具備這項能力就難以勝任未來的挑戰。隨著科學的迅猛發展,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會有很多領域是我們未曾接觸過的,只有敢于去嘗試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創新。就像我們接觸到的車工,雖然它的危險性很大,但是要求每個同學都要去操作而且要做出成品,這樣就鍛煉了大家敢于嘗試的勇氣。另外像鑄工和看似簡單的拆裝,都需要我們細心觀察,反復實踐,失敗了就從頭再來,培養了我們一種挫折感等等。13周的金工實習帶給我們的,不全是我們所接觸到的那些操作技能,也不僅僅是通過幾項工種所要求我們鍛煉的幾種能力,更多的則需要我們每個人在實習結束后根據自己的情況去感悟,去反思,勤時自勉,有所收獲,使這次實習達到了他的真正目的。
機械手實訓心得體會篇八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是培養學生具有設計簡單機械能力的一個重要教學環節,其目的是:
1、綜合運用機械設計課程及有關先修課程的理論和生產實際知識進行機械設計訓練,從而使這些知識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擴展。
2、學習和掌握設計機械傳動和簡單機械的基本方法與步驟,培養學生工程設計能力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提高學生在計算、制圖、運用設計資料、進行經驗估算等機械設計方面的基本技能以及機械cad技術。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是學生第一次進行較為全面的機械設計訓練,其性質、內容以及培養學生設計能力的過程不能與專業課程設計或工廠的產品設計相等同。機械設計課程設計一般選擇由機械設計課程所學過的大部分零部件所組成的機械傳動裝置或結構較為簡單的機械作為設計題目,通常包括以下主要設計內容:
1、總體設計(約占總學時的10%)
主要包括傳動方案的分析和擬定;原動機的選擇;傳動裝置運動和動力參數的計算確定。
2、各級傳動零件的主體設計(約占總學時的5%)
主要包括傳動零件主要參數和尺寸的確定。
3、裝配草圖的設計繪制(約占總學時的40%)
包括分析和選定主要機械部件的結構方案;各零件的結構設計及強度校核;零部件結構形狀及裝配組合關系的表達。
4、裝配工作圖的繪制和總成(約占總學時的20%)
主要包括裝配工作圖的繪制;裝配尺寸及配合關系的確定;技術要求及技術特征的確定。
5、零件工作圖的設計和繪制(約占總學時的10%)
主要包括零件結構尺寸、精度等級及技術要求的確定。
6、設計計算說明書的編寫(約占總學時的10%)
7、答辯(約占總學時的5%)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一般要求每個學生完成以下工作:
1、方案簡圖2~3張;,主要機械部件裝配圖(a1或a0號圖紙)1張;
2、零件工作圖若干張;
3、設計計算說明書一份。
[1]濮良貴,紀名剛主編、機械設計、第七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xx
[2]王旭,王積森主編、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第一版、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xx
[3]唐增寶等主編、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第二版、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1999
[4]陸玉等主編、機械設計課程設計、第三版、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
[5]龔溎義主編、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指導書、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6]陳鐵鳴主編、新編機械設計課程設計圖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xx
[7]徐灝等主編、機械設計手冊、第二版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xx
按評分標準綜合考評。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要下達設計任務書,明確提出設計題目、工作條件、原始數據和設計工作量等。另外:
1、課程設計前最好安排參觀生產現場或實物模型、觀摩錄像等活動,以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2、課程設計完成后應進行總結和答辯。
3、對于不同的專業方向,選題和設計內容及分量可作一定的調整。
4、提倡利用設計機繪圖完成裝配工作圖和零件工作圖。
在整個設計過程中要充分體現學生是主體,教師引導的作用,采用統一設計主線,但形式變化多樣的設計方式,通過多種方案的設計與分析比較,從而得出較優方案。通過設計可以使學生切實把工程實際的問題與所學理論知識聯系起來,增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注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
設計中提倡學生利用三維實體設計等機算機輔助設計的方法,鞏固、加強了學生先修課程所學的知識,提高了學生利用現代化手段設計的能力,提高了學生就業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