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并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寫方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劃書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方案篇一
為深入推進“孩子眼睛好 世界更精彩”少年兒童愛眼護眼行動,認真探索促進少年兒童視力健康的有效舉措,結合“城鄉少年手拉手”活動,現xx實驗學校與xx民族學校共同開展“愛眼護眼·手拉手行動”活動。
(1)舉行“愛眼護眼 健康成長”主題升旗儀式(隊員代表向全校師生發出“愛眼護眼 健康成長”倡議);
(2)制作“愛眼護眼”主題展板;
(3)利用xx之聲廣播臺進行愛眼護眼知識宣傳,播放愛眼護眼知識兒歌;
(4)邀請知名醫院眼科專家進學校進行“愛眼護眼”知識講座。
(1)認真組織全校隊員們做好眼保健操,大隊部監督檢查各中隊落實情況;
(2)以中隊或聯合中隊為單位開展“愛眼護眼 健康成長”主題隊會,通過討論、表演、手抄報等多種形式讓隊員們了解并認識近視對青少年的危害,并總結“愛眼護眼小貼士”。
(1)全校師生舉行一次眼保健操展演活動;
(2)以手抄報的形式展現隊員們的收獲,評選出最佳作品。
1、邀請xx民族學校少先隊輔導員和隊員代表周一上午參加xx學校主題升旗儀式、聽一節主題隊會、一節音樂課,中午在食堂就餐,隨后參觀校園,下午共同聽專家講座,整個活動將全程錄像并刻成光碟贈予xx民族學校。
2、xx民族學校返校后開展主題隊會,體現學習成果。
活動總負責:德育處
全程協調:校團委、大隊部
1、升旗儀式負責人:
2、主題隊會負責人:
3、音樂課負責人:
4、手抄報負責人:小學部各中隊輔導員
5、手抄報展板制作:
6、專家講座:
7、xx之聲廣播臺:
8、眼保健操全校展演準備:
9、錄像:信息中心
10、照相:辦公室
11、新聞撰寫及美篇制作:
09:15——10:00 隊會課展示(負責人:周兵+解曉蕾+龍飛+601全體學生)
信息中心需全程錄像,將電子顯示屏設置成“愛眼護眼 健康成長”主題隊會;601全體學生穿班服,班主任和學生都必須佩戴紅領巾;10月27日需將音樂教室的凳子搬到多功能廳擺好,黑板布置好。
10:00——10:30 升旗儀式(負責人:解曉蕾+唐妮+賀珍+805班學生)
各班穿好班服,少先隊員佩戴好紅領巾;10月27日前落實好國旗下講話的學生和稿件。
10:30——10:40 全體學生齊做眼保健操(負責人:楊斌+各班班主任)
各班利用眼保健操時間認真做操,升旗儀式后集體展演,由楊斌老師邊做便解說。
10:40——11:25 “愛眼護眼”話劇表演(負責人:袁紅柳 確定觀看班級)
升旗儀式以后,直接留在操場觀看話劇。
12:20——13:00 午餐(負責人:解曉蕾+代遠貴)
13:00——14:00 參觀校園+視力檢測(李語+肖田田+徐安娜)
14:00——14:40 眼科專家講座(負責人:信息中心+謝琳+501全體學生)
13:45前組織全班學生到達五樓錄播室
活動方案篇二
為展現我校風采,豐富我校學生課余生活,和諧我校學生文化生活,進一步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加深各班之間的友誼,促進各班級之間交流溝通,增強班級之間的團結友愛,我校特策劃本次拔河比賽。
學校操場
20xx年11月23日(星期六)下午14:00
一年級---六年級學生
一、二年級(王),三、四年級(周)
1、報到:比賽開始前(14:00),各班班主任必須把隊員帶到指定場地并向裁判人員報到,參賽隊伍按照比賽場次安排準時到場參加比賽。因特殊原因需要調換場次的,請提前告知。比賽過程中班主任需注意本班學生安全。
2、隊員人數:
低段:一年級14人,每隊男7人、女7人,
二年級12人,每隊男7人、女5人;
中段:三年級14人,每隊男7人、女7人,
四年級12人,每隊男7人、女5人;
高段:五年級18人,每隊男10人、女8人,
六年級16人,每隊男9人、女7人。
1、每班派1個比賽監督員,清點對方人數是否正確,監督是否有違規現象,如發現有違規現象立即糾正。
2、比賽地為水泥地上畫3條平行直線,間隔為1m。居中的線為中線,兩邊的線為界河,拔河繩中間系一紅布條,布條上掛一小重物垂直于中線。比賽準備時間內,各隊隊員必須依次交錯站在河界外,裁判員發出“預備”口令后,運動員全部準備好,但不能用力拉繩,此時紅線在中線上,裁判員鳴哨后開始比賽。比賽結束已紅線條與拔河繩的系點過河界為準。
3、各班體育委員要認真組織,其他拉拉隊員必須站在場地限制線外,不得進入拔河場地內否則以作弊處理。
4、每個年級段比三局產生冠軍組,每比一次換一次場地。
高、中、低段分別獎勵冠軍組,發獎狀一張。
活動方案篇三
按照我園xxxx年秋季教學教研計劃的要求,本月我園將舉行全園教師公開課觀摩活動,目的是通過課程觀摩,加強園內教師之間的交流和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發揮觀摩活動示范引領作用,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本次公開課,我們重點學習語言領域。每名教師選擇語言領域活動進行教學活動,在公開課實施的過程當中,對新教師的成長和教師隊伍的`發展能起到顯著的作用,能促進教師教思想的轉變和教學能力的不斷提高。活動選材在本期教參中選擇。活動順序按照抓鬮排列的先后進行。
12月份(第17周)
1、各位老師要充分吃透教材,運用最有效、最適合的教學方法,力爭將課程達到最優質的效果。課前認真準備好教學設計,課后向全體老師講述教學目標和課后反思。課后由全體聽課老師進行點評。
2、聽課教師在活動開始前一律將手機調為振動或關機,必須要遵守時間,應在授課教師說課開始前全部到位,且中途不得隨意走動或離開教室,并認真做好聽課記錄,且準備好觀摩后的發言。
3、授課教師需提前做好準備,如課件教具的準備、孩子的準備等,聽課人員和上課人員必須按時開始進行活動不得遲到或隨意缺席。
4、此次公開課的活動組織原則上每一個活動要面向一個班級的全體幼兒。
5、幼兒園應對教師公開課做好攝影工作。
黎翠蓮、謝蕊、徐惠轉、曉燕、馮志旭、陳子瑜、曾垂瓊
本學期我園將采取現場打分的方法,去掉一個最高分一個最低分,按照剩下參與打分老師的平均分多少排名次,設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4)。
活動方案篇四
為進一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促進教師業務水平與教學能力的提高,同時也為我校教師提供展示自我和相互學習的平臺,促進青年教師的成長。經研究決定,在全校開展優質課評比活動。
1.面向全校教師積極宣傳本次活動的意義,充分調動一線教師的參賽的積極性,以此推動課堂教學研究,促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2.各教研組推選本組部分教師參加學校優質課評比,其中語文、數學、英語學科各3--5人,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體育、美術、音樂計算機、心理健康學科各1--2人。
3.活動時間安排:
(1)10月24日—11月6日,各教研組上報參加校級優質課競賽的教師名單及課題。
(2)11月21日—12月4日,開展校優質課競賽。(具體的活動時間、地點、參賽教師、賽課內容等安排到時另行通知)
4.校優質課競賽的評委要堅持參加本次活動的全過程,按照評課的標準,認真公正地評選參賽的每一節課。
5.競賽分文科組、理科組進行,其中文科組含語文、英語、政治、歷史、地理、心理健康學科,理科組含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體育、美術、音樂計算機學科。
理科組:教育局領導一人、徐立堂、鄭德仰、蘇少洵、張小鋒、蘇秀慧、周偉、魏德華、徐尚純、楊家勝。
文科組:教育局領導一人、劉監梓、張長武、甘琴、葉學瞻、甘曉敏、吳秋屏、章怡、包著愛、周金翠、張書干、胡國物、吳玉星。
優質課評一、二、三等獎,其中文理科一等獎各2名,二等獎各4名,其余為三等獎。獲獎教師在教師評聘時可參照教師評聘方案給予加分及一定的物質獎勵。
活動方案篇五
1.教師在立定跳遠教學與訓練中方法、手段比較單一,枯燥,想不出好辦法。
2.教師在課堂上使用校園課程資源(場地、器材等)的意識與能力方面尚存不足。
3.選擇哪些方法最能有效提升立定跳遠運動能力存在困惑,缺少對經驗的實踐思考與提煉。
4.目前在備考階段的課堂教學中常常出現指導不到位,課堂教學效能低的現象。體育備考在常態下如何做到“輕負-高效”對各位體育教師提出了挑戰!
1.圍繞有效提升立定跳遠成績這一目標,從技術分析的層面上幫助教師進一步理解立跳技術動作要領、動作規格、技術原理,提高合理運用技術的能力。
2.幫助教師在豐富教學&訓練內容、完善方法手段等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收獲。
3.落實過程性考核,進一步提升教師專業水平。
變量變換變化------提高立定跳遠課堂教學&訓練質量
20xx年3月15日下午13:00
進修附校(先室內后操場)
1.初二年級教師立定跳遠教學質量分析(現狀、做法、經驗、問題與困惑,每人3分鐘交流,形成文稿,結束后上交)。
2.小組為單位合作研討與小組匯報交流分享立定跳遠技術教學&訓練、體能教學&訓練的內容、形式與方法,在以下幾方面力求達成共識:
立定跳遠技術的動作順序由幾部分組成?
關鍵的動作順序是什么?正確的動作要領?(能示范)
立定跳遠能使用的校園課程資源有哪些?
針對其中的2種課程資源小組內設計出一套有效的發展跳躍能力的方法(內容與方法體系)(現場小組合作完成,小組分享與交流)
3.“變量--變換--變化”關于對提高立定跳遠課堂教學質量的思考
4.落實過程性考核技術交流與演練
1.初二教師立定跳遠質量分析
2.全區初一初二教師分成四組專題小組合作研討預設問題,小組匯報與分享(初三教師歡迎參加,可列席)
3.教研員調研反饋與專題指導
4.落實過程性考核
4.1以教研組為單位的武術教材套路演練(強調“會做”,對老教師強調“會講”,“會教”在五月份教研交流)
4.2單杠教材技術示范能力與保護幫助方法等現場切磋(50歲以下,老教師點評)
4.3支撐跳躍同上
(如遇天氣寒冷,再做調整)
1.請初二年級教師結合上報的質量分析,精心準備,做好3分鐘的分析匯報,匯報要有價值,對別人有啟發。
2.小組合作研討部分,屬“頭腦風暴”,教研時會提供紙張,列出相關問題,請各位老師在研討時認真思考,坦誠交流,做好本組的研討記錄,切實發揮出各位老師的真實水平。
3.初三教師歡迎參加,并希望積極參與其中,初三教齡在10年以內的老師請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參加本次教研。
活動方案篇六
以深化xx區高職教師“三關”(命題關、信息技術關、教學活動設計設計關)基本功和能力訓練為著力點,充分發揮教學技能大賽在把脈高職教師現狀、展示校本研修和學科教學研究成果、提升高職教師隊伍素質中的重要作用,努力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各具風采,能在區域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的特色(專長)教師、骨干教師隊伍,推動我區中小學教育事業的優質發展。
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堅持全員參與和全過程性;堅持注重教學基本功和實際應用能力;堅持程序嚴謹、規范。
(一)參賽學科:初高中、小學全學科。
(二)參賽對象:xx區具有高職教師資格證的全體初高中、小學在職教師。
xx年10-12月
按年齡進行分組,分別進行考核和評價。
風韻組:45周歲以上(1969年12月31日及以前出生)的全體高職教師;
風范組:45周歲以下(1970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的全體高職教師。
比賽項目涵蓋3個分賽項,分別為命題、“學習活動”設計與實施、微視頻制作。
第一項:命題
(一)時間:10月9日
(二)內容:按照要求命一套或一組試題
具體包括:試卷(題)、命題意圖、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預估得分率等。
(三)形式:筆試(1.5小時)
(四)要求:
1.依據《課程標準》、教材、學情。把握好終極目標和階段目標。
2. 攜帶素材:教材、課標、教參、中高考必備。
3.整卷結構合理、難度、區分度適中,必須含有30%的原創或改編試題。
第二項:“學習活動”設計與實施
(一)時間:10月26-30日
(二)內容:
1.按照給定題目設計一個課堂上學生學習活動。設題范圍是初高中學段教材所有的章節,題目針對一個知識重點或難點設計學生學習活動。
2.設計的學習活動應包括如下內容:
知識內容
學習活動流程(步驟)
操作注意
設計意圖
(三)流程:
1.抽簽確定題目。
2.獨立設計學習活動,準備30分鐘。
3.現場說活動設計+答辯(3.5+1.5)分鐘。
(四)要求:自帶課標、教材。
第三項:微視頻制作
(一)時間:11月9-27日
(二)內容:
1.賽前微課程制作。自選題目制作一個針對一個知識點的微視頻,時長3-5分鐘。
2.現場制作。參賽教師在30分鐘內,用自帶素材,現場制作微課程,生成視頻,再現賽前提交的微課程。可以攜帶素材:圖片、文字(word97-xx文稿)、ppt(97-xx 演示文稿)、音頻。
(三)流程:
1.11月9日以前,以學校為單位上交微視頻成品匯總光盤(一)和微視頻制作素材包匯總光盤(二),按學校—學科—教師編制三級文件夾。素材包內容包括:圖片、文字(word97-xx文稿)、ppt(97-xx 演示文稿)、音頻。
2.11月9-27日,進行微視頻現場制作(時間地點另行通知)。
(四)要求:
1.聚焦:微課的時間控制在5分鐘以內,只講述一個教學知識點。這個知識點是針對學生學習時的重點、難點考點或易錯點,并具有較大的教育教學價值。
2.規范:用規范學術用語,表述清晰、有條理,畫面合理布局成像清晰,無質量缺陷。拍攝錄像時需采用錄屏軟件,并對拍攝到的視頻進行編輯,具體要求如下:
1)分辨率:為1024×768像素;
2)時長:請控制在3-5分鐘;
3)文字:微視頻中的文字要簡單、明了,每屏文字不要太多,字號適中;有片頭片尾,主要教學環節有文字提示;
4)聲音:聲音清晰,聲音與畫面保持良好的同步。無雜音、噪音;
5)背景:背景簡潔;
6)文件格式:所有作品均轉化為mp4格式。
3.標簽:以學校為名,貼好盤貼。
(一)項目過關
全區初高中、小學高職教師全員參與三項過關賽。教師完成比賽,達到各項基本過關要求,獲得各項的過關證書。過關證書將作為教師今后參與其他考核、評價的基礎項目之一。
(二)項目評獎
1.團體獎計分辦法
團體成績分數為各校全體參賽教師的個人總分的平均分。個人總分為參賽教師每個賽項成績的標準分之和。團體成績按初高中、小學分別排序,對前三名進行表彰。
2.個人獎計分辦法
1)各分項賽:根據參賽教師每個賽項的標準分,按學科分組選拔。獲獎比例:一等獎為學科參賽總人數的20%,二等獎為學科參賽總人數的30%。
2)個人全能:根據參賽教師個人總分,按學科分組選拔。一等獎為學科參賽總人數20%,二等獎為學科參賽總人數30%。
3.時間安排
第一階段:組織與報名。9月,各校對本方案進行學習與解讀,上報參賽教師的基本信息(報名表見附件)。
第二階段:分項過“三關”。10-11月,參賽教師參加分賽項,具體詳見比賽項目中各項競賽時間安排。
第三階段:匯總與統計。12月,全部競賽結束后,在xx教育網上公布團體和個人獲獎情況。區中學教師教育中心將分學科開展總結展示活動。
本次競賽活動后,召開“風采杯”競賽總結表獎會。在表獎會上,教師代表做教育教學展示,總結表獎成績突出的學校和教師個人,對本次活動做全面的活動總結。
活動方案篇七
一、活動背景: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人們一天都離不開飲食,飲食又與人的健康息息相關。體格健壯,健康有活力的人,一般來說,都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和作息習慣。其實生活中許多的細節都與飲食有關,民間還有“藥補不如食補”的說法。在我們周圍,到處可以看到體重超標的小胖墩;在食堂里,學生偏食挑食的壞習慣屢教而不能改;在體育成績單上,成績優秀的學生屈指可數;教室里,三天兩頭看到座位空著??健康飲食顯得猶為重要!
二、活動目的和意義:
為什么現在我們祖國的花朵這么嬌弱?是什么剝奪了他們的健康?因此,我們根據四(6)班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了“健康飲食伴我行”這個貼近生活,學生感興趣的主題活動,期望通過此項研究活動完成以下目標:
①引導學生對飲食的關注,認識飲食的重要性,提高食品的安全意識;幫助學生更深入地了解事物的功用,讓事物更好地為我們健康成長服務。 ②了解合理飲食的重要性、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③培養學生觀察研究、想象創新及與人協作發展等方面的能力。
④在活動中,學會交往與合作、學會與人交流等,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三、活動時間:
20xx-12-1下午第二節班隊課
四、活動地點: 學校報告廳
五、活動的主辦方、承辦方以及參加人員 1、主辦單位:實驗小學
2、承辦單位:實驗小學四(5)班班委以及班主任 3、參加人員:四(5)班全體學生
六、活動構成:
1.四小隊之間的健康飲食知識比拼; 2.欣賞四小隊準備的節目; 3.宣讀倡議書,簽名。 七、活動流程:
活動前期:
1.召開班委會議,討論并明確活動計劃; 2.由班委選出兩名主持人,一男一女;
3.購買好相關材料(礦泉水瓶、氣球、沙錘、小紅旗); 4.確定表演節目以及落實表演的人員名單;
5.收集相關環節需要的資料(食品名稱、健康小知識……) 活動期間: (1)活動準備
整隊——出旗——唱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2)活動過程
1.主持人開場白并介紹到場的來賓; 2.各小隊進行比拼
第一回合:食品名稱猜猜猜 比賽規則:①.每組選出2名代表;
②.根據一名代表的描述,另一代表說出食品的名稱; ③.猜出一個得一顆星,猜不出可說過; ④.比賽時間為1分鐘;
⑤.在描述過程中不可以出現該食品名稱中的字。
主持人提問:你最喜歡吃什么?
欣賞節目:第一小隊的小品《三無食品吃不得》 主持人提問:看完精彩的小品,你想說些什么? 搶答環節:①.什么是三無食品?了解三無食品
②.請說出十大垃圾食品名稱?了解十大垃圾食品
③.我們的零食有哪些?
欣賞節目:第二小隊《食品調查》 全班回答問題:①.空腹喝牛奶有益健康。
②.運動后立刻大量飲水,有益健康。
③.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飽,晚餐要吃少。 ④.吃海帶能預防大脖子病。…….
搶答環節:我們食物中有七大營養成分,是哪七大營養成分? 欣賞節目:第三小隊《看看誰的功能大》 第四小隊《拍手歌》
(3)活動結束
宣讀倡議書,簽名 主持人結束語
中隊輔導員講話,確定最終獲勝者。 中隊輔導員引領呼號 退旗 活動后期:
1.班委每人寫一份活動總結以及反思; 2.全班學生填寫如下評價表:
圖片已關閉顯示,點此查看
八、活動負責人 四(5)班班委、班主任
附件(1)
主持人:××× ×××
搶答題:1.什么是三無食品?了解三無食品
2.請說出十大垃圾食品名稱?了解十大垃圾食品
3.我們的零食有哪些?
4.我們食物中有七大營養成分,是哪七大營養成分?
附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