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的工作與生活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今后更好的發展,寫一份計劃,為接下來的學習做準備吧!寫計劃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計劃書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最新七年級班主任工作學期計劃優秀一
我班共有學生54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18人。
1、七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從少年向青年初期發展過渡的階段,具有半兒童、半成人的心理和行為,有獨立意向,但單純幼稚,易受成人和周圍環境的影響,具有可塑性大,可變性強的特點。
2、由于環境的改變,他們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的特點更加突出,對什么都有種新鮮感。期望、興奮與緊張、不安交織在一起。剛當中學生,也特別的自豪,他們渴望了解新學校、新老師和新同學,希望在新的集體中被肯定。有些同學可能會因來適應而受挫,更多的同學會更加進取、自信,這是出現分化的前期階段。
3、這一年齡階段的學生,保留了小學生一部分特征,對老師很尊敬,不敢胡來,所以,初一期中考試之前,即便班主任不怎么管,班上一般來說比較太平。期中考試之后,一切都熟悉了,學生心中會產生“不就這么回事嘛”的思想,調皮的學生,就想試一試,出出風頭,班上不良的現象,這個時候出現了苗頭。此時務必注意,把不良的苗頭,扼殺在萌芽狀態。
4、部分學生進入發育期,生理變化較大。
二、創建班級的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思想和“八榮八恥”要求教育學生,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為指導,貫徹《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學生守則》,落實我校德育工作精神,努力把我班建設為優秀班集體。
三、培育目標
(一)身體素質
形成鍛煉習慣,做好“兩操”,認真上好體育課。能夠科學用眼。
(二)思想品德素質
1、抓好學生的常規教育,強化《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學生守則》的落實,關心國家大事,尊敬國旗、國徽,唱好國歌;升降國旗、奏國歌時,能肅立,脫帽,行注目禮,少先隊行隊禮,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2、能適應新的學習、生活環境,有新的努力目標,初步掌握初中的學習方法,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全體同學都能樹立明確的學習目的,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
3、熱愛集體,能自覺遵守學校和班級的規章制度。培養一個精明強干、雷厲風行的班干部隊伍,加強班級凝聚力,迅速形成新的班集體。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規范,弘揚正氣,逐步形成守紀、進取、勤奮的班風。
4、尊敬、理解師長,聽從父母的教導,對人誠實,友愛熱情,有禮貌。
5、認真做好值日生,積極參加家務勞動和校內外公益勞動。
(三)個性心理素質
個性活潑、開朗,能盡快地以積極心態適應中學生活,具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和自信心。
(四)智能素質
主動學習,積極思考,,有一定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
四、教育要求
(一)行為規范教育
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勞動習慣和其他文明行為習慣,引導學生遵守《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中學生守則》,適應中學學習和生活,順利地實現由小學到中學的過渡。
(二)集體主義教育
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增強集體榮譽感,樹立集體主義觀念。
(三)學習目的與態度教育
引導學生珍惜學習時間,改進學習方法培養優良學風,認識到學習是學生的基本職責。
(四)熱愛民族、熱愛祖國教育
引導學生了解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容及具有代表性的人和事,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產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熱情和行為。
(五)安全教育
堅持深入細致做好學生安全工作,培養學生安全意識,使學生掌握常用安全知識。
(六)青春期教育
幫助學生初步了解初中階段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進行生理衛生和心理衛生指導,為學生健康地進入青春期打下良好的基礎。
五、具體措施
(一)自我充電:
1、 學習其他班主任的先進經驗并結合本班的特點,力爭在管理學生上更進一步。
2、 通過教育教學,不斷探索適合學生特點的教育方法。
(二)在思想教育方面,
1、規范升旗儀式,發揮學生的自主管理,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責任感,加強歌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教育。
2、開展以“自主與責任”的教育,以學生發展為本,培養學生認真負責的態度和情感以及把事情做好的行為和能力,并努力依據學校計劃,從五個
途徑(認識自我,對自己負責、對小事負責、自我評價、自我教育)實施。
3、結合教師節、中秋節,國慶節,不斷開展尊師敬師、團結友愛的傳統教育,并在學生中評選積極分子,宣傳先進事跡。
(三)班風學風建設
l、學習《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學生守則》,要求每位學生從一日常規抓起,繼續行為規范的養成教育和管理,從而創設良好班風。
2、設立好人好事登記本,使學生從小事做起、從自我教育做起,大家行動起來,形成良好的品德風氣。
3、以“自主與責任”為指導思想,加強早讀、早操、廣播操、自習、晚寢等的規范教育,努力爭當文明班、先進班。
4、在學生中培養競爭意識,培養尖子生和推拉生,培養爭優創先意識。
2、抓兩頭促中間 對成績好的同學肯定成績,經常鼓勵,而對成績差的同學,繼續利用小組力量兵帶兵,兵教兵,使成績好的同學穩中有進,成績差的同學不斷進步,從而帶動中等生也有所進步。
(四)清潔衛生
1、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明確不準將飯帶入寢室和教室,嚴禁亂扔紙屑
雜物的要求。
2、本班教室、衛生區的清潔、保潔工作統一由勞動委員安排,采取組長負責制,由組長帶領組員完成每天三掃的值日任務,并定期評選優秀值日組。
(五)后進生教育
1、德育教育
經常與這些學生談話,并在發現有不良苗頭時,進行多番教育。在談話教育時,做到以情動人,以理服人,從而使之轉變。同時,在學習上、紀律上、思想品德上、行為習慣上嚴格要求這些學生,并時時檢查他們是否按要求做,并加以督促,同時多和家長聯系,跟進情況。
2、學習輔導
繼續組織兵教兵活動,以幫助后進生在學習上進步,同時細致捕捉后進生在習上的閃光點,由此多表揚、多鼓勵后進生,經常了解后進生在學習上的疑難問題并作耐心解答。
(六)管理措施
1、 規范和改進上學期班內小組競爭機制(配合學校班級評比制度)。如:課堂紀律、值日及衛生保持、作業完成、文明禮貌、唱歌書寫等,評比結果與操行評語結合起來。定期評選優秀組
2、不斷完善學生個人檔案,每個學生出現的錯誤,每個學生受過那些獎勵獲得哪些表揚要一一記入檔案,對班級有特出貢獻的給予突出獎勵,獎懲分明。
3、 與家長密切聯系。及時發現學生的發展動態,思想波動、出現的問題、心理的問題等等,及時妥善地解決,使學生健康的成長。
4、 向其他老師學習先進的組織理念,搞好主題班會。利用班會多進行理想教育和信心教育,使之堅定求學信念,樹立遠大目標。
5、 建立激勵制度。培養優秀生和推拉生,多表揚進步生。取得好成績(包括:學習成績、活動成績、校級獎勵等),班級內部給與獎勵(有學習用具、獎狀等)。
同時,配合學校做好其他工作,參加社會實踐,文藝匯演,詩歌演講、學科競賽、月考、期中期末復習考試等活動,爭創佳績。
(七)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
1、結合每月考試成績,開好每次的家長會,針對學生的現狀,與家長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對下一步工作做好安排,盡快形成家長、教師、學生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
2、建立班級博客,及時把學生在校的各方面的表現反饋給家長,及時與家長溝通,使家長對孩子在校情況作到心中有數,請家長協助鼓勵或幫助學生,作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同時,向家長了解學生在家的表現,及時找到問題所在。
六、具體工作安排:
第一周 1.開展第一次大掃除,調座位
2.提出新學期要求,做好新學期打算
3.學習《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中學生守則》
4.組建臨時班委會,提出要求
5.軍訓
第二周 1.繼續抓好常規教育,進行常規訓練
2.進行習慣養成教育,培養良好行為習慣
3.《初一-------一條新的起跑線》
第三周 1.培養學生自律,教室里要安靜
2.加強勞動觀念教育,搞好個人和集體衛生
3.召開主題班會《團結合作力量大》
第四周 1.出好教育板報
2.繼續抓好常規教育
3.召開主題班會《勇于承擔責任》
第五周 1. 慶“國慶”
2.進行安全事故演練
第六周 1.班級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主題班會
2.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
第七周 1.繼續抓好紀律和學習目的教育
2.進行書香班級比賽
第八周 1.繼續抓好課堂常規教育
2.進行感恩教育,召開相關主題班會
第九周 1.出好板報
2.召開主題班會《播撒尊重的種子》
第十周 1.期中考試
2.繼續抓好法制和安全教育
第十一周 1.向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抓好復習教育
2.繼續抓好常規教育
3.開好家長會
第十二周1.開好主題班會《遠離謊言,守住誠信》
2.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教育。
第十三周1.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第十四周1.進行勤儉節約教育
2.對學生進行愛護公物教育
3.召開主題班會《為了實現綠色的夢想》
第十五周 1.養成教育
2.感恩教育。
第十六周1.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召開主題班會《溫暖的家》
2.教育學生早睡早起,不能貪眠
第十七周1.再次進行學習目的的教育
2.評選班級文明學生
3.召開主題班會《裝滿寬容上路》
第十八周 1.繼續鞏固上周活動內容。
第十九周1.制定復習計劃,鼓勵學生努力學習。
2.學習三好學生評選條件,準備評比。
第二十周1.搞好各類評比,樹立榜樣。
2.加強安全教育,做好放假前的準備工作
總之,班主任工作要從理想思想教育入手,以提高學習能力為核心,紀律管理為手段,全方位調動積極性。
最新七年級班主任工作學期計劃優秀二
一、班級的基本情況分析
七年級六班共有在籍生28人,女生14人,男生14人,住宿生11人,通勤生1人。通過一個學期的相處與教育,我的班級的學生的品格良好率為98%以上,大部分學生都能遵守《守則》、《規范》、校規校紀、班規班紀,作息制度,學生總體學風正,風氣濃,向心力強,學生們的集體榮譽感強,學生參與活動性的積極性高。但是班上13人來自獨生子女家庭,3人來自特殊家庭,因此學生的自制能力差,做事的自覺性不強,在班級勞動過程互相推委,而且,學生的整體的體育素質不高。
二、工作目標
1、加強學生的好習慣養成教育,促進良好的學風、班風和校風的形成。
加強文明禮貌養成教育,重點用《中小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松江中學學生紀律衛生考評辦法》嚴格要求學生,教育學生遵守紀律,養成遵守紀律、講究衛生、勤奮學習的良好習慣。
2、加強法制紀律安全教育,確保在校學生安全無重大事故和違法犯罪。
利用早班會和班團會等時機,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用火用電安全、防震防才踩塌等事故的教育,加強學生的安全自我保護意識,避免不安全事情的發生。
3、構建好學校、社會、家庭這一強有力的德育橋梁。
經常性地與家長進行聯系,通過電話訪談、請家長到校訪談、到學生家進行家訪等方式,在教育學生上與家長達成觀點一致,共同教育好學生。
三、主要工作及實施措施
1、日常行為規范管理細致到位
要求每一位學生嚴格遵守校規校紀,讓良好的習慣內化為自身的素質,以良好的行為營造文明的校園環境。組織學生利用班會時間深入學習好習慣條例,切實抓實學生好習慣的培養。
2、加強班集體建設,每天由值日班長記錄班級學生課堂表現,進行學生日常行為日量化管理。堅持一日三掃的衛生制度,重視培養學生衛生保持的好習慣。
3、加強對全體學生的安全教育。充分利用一切陣地加強對學生的交通安全、飲食安全、消防安全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和自我救治的能力。
4、組織學生積極參加課外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縣級以上、縣級以及學校組織的各項文體活動,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與參與意識。
5、組織學生參加社區所開展的與環保、衛生、美化等有關的公益勞動,增強學生的公民意識和責任感。
6、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教育學生不在班級、走廊、室內外亂扔垃圾,并教育他們能夠隨手撿起地面上的垃圾,提高學生的美化校園環境的意識。
7、開好家長會。按照學校的規定,定期召開部分家長會議,或請個別學生的家長到校,從而加強對個別學生的教育。做好家訪工作,每個學年要對本班的學生家庭普訪一次,特殊學生不少于兩次家訪。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改進教育方法,引導家長以自身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引導教育子女,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從而家、校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8、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經常性地與學生進行思想交流,給學生提供及時的個別或團體心理的輸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