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獲,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計劃吧。計劃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計劃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計劃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抗擊疫情的活動計劃篇一
同時,強調“棉紗口罩、海綿口罩和活性炭口罩對預防病毒感染無保護作用”。當前,社會上緊缺的口罩是醫用口罩及kn95/n95及以上顆粒物防護口罩,保暖口罩、防霧霾口罩等其他口罩因對預防病毒感染無保護作用,在這次疫情中不宜使用。
當前,口罩供應嚴重不足,部分不法分子趁機銷售“假口罩”。2020年2月3日,寧夏銀川市公安局食藥環分局破獲了一起銷售假冒偽劣口罩案,打掉了一個疫情防控時期借機大肆販賣銷售假冒偽劣口罩等防護用品的犯罪團伙,抓獲兩名犯罪嫌疑人,查獲假冒偽劣一次性口罩53300個,假冒偽劣n95口罩540多個。
除口罩外,各種醫療用品、防疫物資造假問題也較為突出。2020年1月27日至2月5日,上海市公安機關共偵破制售假劣防疫物資案件9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5名,繳獲假劣口罩3萬余枚、“84”消毒液13噸。2月3日,上海警方接連偵破了3起銷售不符合標準的醫用器材案件,涉案金額25萬元。
2020年2月4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市市場^v^與公安機關并肩作戰,偵破了北京首起跨省區銷售假冒品牌口罩案,抓獲犯罪嫌疑人4名,查獲假冒3m品牌口罩萬余只。
除了此次疫情中暴露出的醫療用品造假現象,近年來,藥品造假問題也頻頻發生,2009年的青海雙黃連事件、2016年的山東疫苗造假事件以及2018年轟動全國的“長生生物”疫苗造假事件,醫療行業造假問題嚴重威脅人民的生命健康。
如何才能有效遏制醫療用品造假?
基于區塊鏈不可篡改的特性,建立以區塊鏈為基礎的醫療用品溯源系統,每一個按時間標記的交易都將被自動復制到區塊鏈上且不能修改。區塊鏈不可篡改的特點,既保證了數據的真實性,又確保了數據傳輸的安全性, 同時也可達到降低成本的效果。
利用區塊鏈分布式存儲的特征,醫療用品制造商、批發商、終端銷售通過使用醫療用品溯源系統在審計和跟蹤庫存上實現信息公開透明,確保醫療用品安全。
目前,國內企業正積極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醫療用品溯源中。以國內企業紙貴科技為例,目前,紙貴科技運用區塊鏈技術賦能醫藥產業,已陸續推出智慧血液、義齒溯源等解決方案。
在“智慧血液”解決方案中,紙貴科技通過rfid芯片+區塊鏈冷鏈監控平臺,可以實現實時監控血液制品的采集、運輸、加工、制備、入庫、分發、使用的全流程,并對有問題的血液進行追溯追責,保證用血的安全性。該解決方案也同樣適用于需要嚴格監管的疫苗和中成藥等。
而基于區塊鏈技術的義齒溯源解決方案可以有效解決義齒材料的造假等問題,用戶也能夠實時了解自己義齒的制作狀態,提高各方的信任度。
抗擊疫情的活動計劃篇二
在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必然要面臨人員病重甚至喪失生命的情況,因而保險在其中的作用也愈加凸顯。在此番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銀^v^下屬的多個部門也作出了適應疫情的業務和產品調整,主要體現在開通理賠綠色通道、豐富產品供給,以及擴展保險責任等。
保險行業歷來最受關注也最受詬病的幾個點包括“核保難”,“理賠慢”、“中介多”,在此次疫情中可以看到,為了讓核賠、理賠工作快速有效展開,多家保險平臺開通快速理賠綠色通道。在核賠方面,由于人工服務在疫情中無法很好地配給,多項智能化技術被應用,區塊鏈技術在保險中的應用也被重視。借助區塊鏈技術,不僅可以解決上述的核保理賠難題,還可以解決傳統保險行業存在的保險欺詐、對賬難、中介收取高額費用等現象。
區塊鏈防篡改的分布式存儲技術,能確保鏈上用戶信息的真實性,方便進行信息的交叉驗證,從而有效防范保險欺詐,同時結合智能合約,可以實現保險核賠理賠流程自動化,減少線下人工成本,加快保險業務進程。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信息的實時全鏈條共享,可以讓保險消費者與保險產品直接對接,消除以往因為信息不對稱而存在的大量中間商加重了保險產品消費成本。
區塊鏈技術基于其分布式存儲、點對點傳輸、不可篡改等特點,在有效解決保險行業存在的“道德逆選擇”、“信任機制建立成本高”等難題方面的作用日漸凸顯。
國內外已有多家保險企業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保險業務中。公開資料顯示,早在2015年,眾安保險旗下眾安科技組建了區塊鏈團隊,探索區塊鏈技術與保險產業的融合;陽光保險早在2016年就推出涉及區塊鏈技術概念的積分體系“陽光貝”;2017年,上海保交所推出區塊鏈保險業務平臺“保交鏈”,在交易、結算反欺詐等方面進行應用,近期也在地震保險領域進行“共保體+區塊鏈”的嘗試;中國人保已經開展保險營銷和養殖保險等領域的區塊鏈技術應用;中再集團聯合眾安科技等企業推出國內首個區塊鏈再保險實驗平臺,而平安集團等險企有而早已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到各個業務流程。
不久前,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和上海保交所牽頭、10家業內外機構共同編寫的《區塊鏈保險應用白皮書》中提到,區塊鏈目前在保險業的主要運用范圍涵蓋再保險、年金管理、健康醫療等11個應用場景。
抗擊疫情的活動計劃篇三
公共安全本是重要的民生福祉,然而,從2003年非典的肆虐再到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疫情……造成人員傷亡的公共安全事件頻頻發生,對社會的公共安全形成了極大的威脅。
公共安全事件具有突發性、破壞性、公共性、緊迫性、連帶性、不確定性等多種特性,對公共安全事件及早檢測,推演變化過程,自動捕捉苗頭性、敏感性和傾向性的相關信息,預測其發展態勢,快速實現公共安全事件的防控,對社會穩定具有重要作用。
以公共衛生安全為例,借助區塊鏈的分布式存儲、不可篡改、加密性和可追溯性等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縮短疾病防控的時間,提高救治效果。
第一,整個疾病防控、救治過程中,涉及大量的獨立機構,主要包括政府、醫院、疾控中心和相關公益組織等部門。區塊鏈的分布式存儲和不可篡改等特性,不僅能夠加快衛生系統在緊急情況下的響應速度,還能防止相關信息造假,保持信息的透明性。
第二,在疾病防控過程中,還涉及大量的患者信息,區塊鏈的加密特性能夠保證不同機構在共享信息的同時,保護患者隱私,有助于實現不同級別衛生組織間安全數據的共享和存儲。
第三,利用區塊鏈的可追溯性,利用地理位置相關信息,可以快速定位感染者的活動位置,有助于加強疾病的防控效果。
由于公共安全相關行業涉及行政監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目前,在國內尚無相關成熟應用案例。但國際上已有相關地區和部門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了公共安全防控中。
抗擊疫情的活動計劃篇四
當武漢乃至全國抗擊疫情的戰役全面打響,我們都期盼著盡快傳來勝利的聲音,但發現耳邊卻不時傳來醫療前線人員發出醫療物資短缺的聲音。
為了打贏這場抗擊疫病的戰役,這個春節,各類公益組織以及自發組織的志愿者團隊,默默忙碌著,放棄休假,不圖名利,全球各地尋找適配貨源,匹配前線醫院需求,并打通采購、物流、海關和派送流程。中國人幾乎在一周之內“掃蕩”了全球口罩市場,超過5600萬只口罩和各類醫療設施從全球各地運送中國抗疫前線。
但是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全面展開,前線醫療物資緊缺的問題似乎并未得到根本緩解,而承擔著接收社會捐贈物資的紅十字會卻成為了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
公信力是慈善組織發展的關鍵。
更低成本、更高效率、更安全地解決信任問題,是區塊鏈的優勢。區塊鏈可以盡可能地在物資捐贈及分發等全流程擺脫人的因素,以算法與技術重塑信任機制,增強慈善組織的社會公信力,開啟全新的公益慈善篇章。區塊鏈技術的加入,將能夠使公益慈善組織不再扮演捐贈資產的流轉中介角色,讓捐款人與受助人直接匹配對接,讓捐贈人捐的放心,受助人拿的安心。
區塊鏈憑借信息公開不可篡改等特性可確保慈善組織的財務數據真實可審計,能重塑慈善信息披露機制,將相關數據上鏈,解決當前因信息披露不足而導致的社會信任問題;利用區塊鏈可溯源的技術特性可改善慈善物資跟蹤機制,通過在鏈上記錄并存儲相關物資的募集、分配與使用情況,實現捐贈信息的公開和物資流向的可追溯,讓社會了解每一筆捐贈的最終去向,降低組織和個人作假的可能性;區塊鏈的可控匿名機制能滿足部分低調捐贈者的需求,保護捐贈者的個人隱私安全;而若能對特定項目、特定人群在區塊鏈系統底層引入智能合約技術,事先設定物資使用規則,就能做到自動分配,保證專款專用,大大提高物資從慈善組織到受助人之間的效率。
在可預測的將來,區塊鏈有望重塑慈善公益模式,實現完全點對點的精準慈善,而慈善組織也將在變化中完成角色轉變,從慈善中心機構和資產流轉中介變成慈善運營管理組織和信息發布與審核者 。
針對此次疫情,已經利用區塊鏈技術賦能慈善事業的螞蟻金服反應迅速。在春節前,用戶就能通過支付寶公益向疫區進行捐款,并且所有的愛心捐贈項目和用戶捐贈信息都已接入螞蟻區塊鏈,實現平臺捐贈數據的公開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