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學習中一定要善始善終,只有總結才標志工作階段性完成或者徹底的終止。通過總結對工作學習進行回顧和分析,從中找出經驗和教訓,引出規律性認識,以指導今后工作和實踐活動。怎樣寫總結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總結應該怎么寫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總結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大一學生自我反思總結篇1
我也是一名大三的學生,看到了杜克海同學的迷茫之后,也對自己大學三年的生活做了個簡短的回顧和反思。
首先,我想說說自己對“考證”的一些看法。毫無疑問,“考證”的熱潮確實給大學教育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不排除能力和證書不符的情況,但是從客觀角度冷靜分析一下,這種證書還是具有一定價值的,擁有某種證書至少證明你曾經擁有過這種能力(不然在畢業生百萬大軍中如何區分每個人水平的不同)。沒有證書和那些一直鄙視考證的人,我不知道用什么證明他們擁有某種能力。其實,不妨把準備考證的過程當作是一個學習和鞏固的過程,這樣,我們一直壓抑的內心也許會釋然一些。
杜同學說“試圖尋找一種自由輕松的大學生活,總是在想我能不能為‘自己’讀點書,這也是對沉寂、苦悶、茫然的大學的反抗?!蔽乙采钣型校傁胫业揭环N靜謐而又充滿激情的大學生活,“中國的大學能給我們帶來什么”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誠然,中國的教育制度的弊端越來越顯露,大學和社會的脫軌成為畢業生和社會的痛楚。另一方面,從社會的角度來講,90后已被社會賦予了更多貶義的色彩。作為90后,社會前進得很快,我們卻仍然被動地踏著70后和80后的步伐(看看大學究竟教會了我們什么,改革了很多年,教育仍然那樣的不容樂觀),需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夠承擔起社會賦予的重任。
社會把太多的重擔甩在了90后的身上,可社會為什么不自問一下,你們留給了我們什么?人們對金錢趨之若鶩的追求,炫富、貧富不均、學術造假、貪污腐敗等各種丑惡現象頻出,讓人們感覺能在社會找到的“榜樣”越來越少。我們努力拼過了初中和高中,走進大學準備喘口氣的時候,看看殘酷的現實和就業的壓力已容不得我們遲疑,我們又一次揚帆起航準備再一次奮力搏斗,但這一次卻找不到了方向,只感覺被拋在了大學的泥潭里奮力的掙扎。
我是學理的,我所就讀的高校在國內也算數得上,可是在學校沒感覺學到什么特別有用的知識。
就像《思想品德與道德修養》系列課程是每個中國大學生的必修課,可道德和良好行為不是從書上得來的,也不是被規范出來的,而是從老師、前輩們的一言一行中被感化和自身的思辨中培養出來的。
身為一名大三學生,一邊咒罵著大學教育的時候,一邊又不得不自己去學習一些以后工作所需要的知識,以免被社會“淘汰”,也曾經為了考證努力過,也曾經去找過實習的地方,也曾做過兼職,想被社會所認可,也曾思考著未來,也一直企盼在迷茫找到自己的位置,雖然很迷茫,但仍然在奮斗。
大一學生自我反思總結篇2
我是師范學院軟件學院__級的一名學生黨員,21年11月份經黨組織的檢驗認可被批準為入黨積極分子。半年以來,在黨組織的引導培養和支部內同志的熏陶影響下,本人各方面的思想意識和覺悟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這使我更加堅信,中國共產黨是一個與時俱進、不斷成長的隊伍,每一位黨員也都處于不斷的進步之中。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我黨的優秀作風,它使我們能夠及時地認識到自身存在或產生的缺點、問題,從而及時糾正改進,以實現不斷的優化成熟。
在此,我以自身為標的,冷靜思考,深刻反省,作出以下批評和自我批評:
思想政治方面思想作風軟弱,自身思想作風建設缺乏力度和緊迫感。有的黨員對不良傾向不敢管,明則保身,不愿得罪人也不愿管,有的學生黨員身在同學之中,對有違反紀律的現象不僅不去制止而且知情不報,“老好人”現象嚴重。對于不損團結的言行,同學們看到了,聽到了,從內心深處講,這些17種植環合發展主流的不和諧因素。有的怕損害同學間的關系的錯誤觀念仍在作祟,認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凡是和自己沒有利害沖突的事情還是少管為妙。說到底是“個人利益”在作怪,使黨員不能挺身而出,旗幟鮮明的進行抵制和反對,所以說明黨員忽視了思想建設和作風建設,在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改造上缺乏力度17
工作、學習方面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一名大學生,對學習、對生活,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應該始終保持積極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不能得過且過,應付了事。有些黨員滿足于現狀,缺乏立足本業,開拓創新精神,只滿足于本專業學習要求,不求專和精,在學習任務繁重、時間緊、頭緒多的時候,牢騷滿腹,怨天尤人;在工作方面缺乏熱情,推著走,工作不扎實,不細致不到位,有的黨員表率作用不突出,缺乏大局意識和全局觀念,在思想政治水平、政治修養和組織活動的能力水平總是停滯不前,甚至有的倒退。
個人生活方面與集體的融合度明顯下降。近一年以來,由于成長的原因,我對于個人獨立性的重視有所提高,排斥從眾行為和羊群效應,這在培養個人主見和決斷力的同時,也使團隊協作精神有所下降。
自我批評的目的是自我完善。我會在反省和總結的基礎上及時做出方向調整,請黨組織檢驗。
大一學生自我反思總結篇3
別人說,人總是遇到很多事情才會成長。我想這個觀點我挺贊同的。我變了,在這一年的時間里逐漸走向成熟。依稀記得在那炎熱的日子踏入大學校門的那刻,滿懷激情與希望,懷揣著改變世界的夢想。一年的時間轉瞬而逝,當初的夢想與激情好像不似曾經了。
大學生活不像在初中高中時的緊張,沒有老師的督促,沒有了父母的壓力,有的更多的是自由與散漫。以前一直處于象牙塔的我們,在離開了那些所謂的羈絆,有些迷茫與惘然。在渾渾噩噩的一年中我真實的感到了大學真的是造就人才的地方。大學生活的路并不是單一的,只是看我們自己是如何抉擇的。大學生活在我看來包括學習理論知識、參加社會實踐、自我認知等方面。
學習方面,我自知沒有初中與高中時的熱情,對于學習又抱著無所謂的態度,我不想追求優異的成績,我總認為,大學的學生生活是自主的,積極向上的,有思想,有創新精神的,而不是墨守成規,因循守舊的。大學里的教師都是優秀的,都有自己對于社會有自己獨特的想法,但也不排除他們思維模式的不足。所以我覺得聽老師的教學時要學者建立起自己的思維模式,不管是對于自己來說還是家人或朋友,我們學的東西在我們以后走出校門是能用到。在大學的時間,是我們人生的黃金段,我們可以不必受社會的影響,學自己喜歡的東西吧。我不知道在以后走出這個校門時還能不能根據自己的喜好學習或生活,所以,我覺得有這個機會學習,我們要好好把握。
社會實踐方面,不知是自小父母鍛煉我獨立自主的能力還是大學生活的影響,來到大學我就夢想改變自己,鍛煉自己。大學生活有很多空閑時間,我可以借著這些時間去社會實踐,在一次次打工經歷中,慢慢磨練自己,是自己更加堅強,自信。我感謝那些給予我經驗的人們,謝謝你們的冷漠,我才會學會堅強。我知道這些經驗可能不足以我應對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事件,可我覺得即使學到的,感受到的一點點對我來說也是有用的。滴水能穿石,我堅信。所以我認為,抓住機會鍛煉自己,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綜合素質是很有必要的。簡單來說,通過社會實踐,我進步很大,從性格有些內向,上臺說話緊張兮兮,前言不搭后語到現在不能說侃侃而談至少不會害怕。雖然這些只是一個個小方面,卻讓我覺得社會實踐會對我有無限的幫助,反正我們以后總要走向社會,為什么不利用有效的時間提前接觸社會呢?
自我認知方面,誰都希望自己是完美的,可是金無赤足,人無完人,想要達到完美真的是不可能的。我本身有自己的優點,當然也有許多缺點。我經常反思,想去別人的眼中看到我的一些我也不曾注意的缺點??墒菨u漸的,我發現我太過注意別人的觀點,失了自己??催^一本書,寫到:做你自己,不要刻意取悅別人。我不知道別人會不會在某些時刻根據別人的喜好改變自己,可是我知道我有時候會,我不喜歡這樣的自己。也許是在大學中,沒有了曾經了解我的朋友,急切的需要交到朋友,現在想想這種做法其實恰恰會物極必反。人生,就是一場電影,扮演好自己才會有觀眾。
在大學的一年里,我發現沒有目標的生活就像行尸走肉般痛苦煎熬,所以制定自己的目標是很有必要的,給自己以后的人生規劃一下,才會在將來不會迷茫。制定目標要根據自己的實際,不能好高騖遠,腳踏實地才行。我在制定目標時,總是會借鑒別人的,可我漸漸發現,制定的目標不再適合我,總是趨向于別人。所有的目標反而變成了累贅,生活停滯不前。所以現在的我在制定什么目標時,學會了量力而行,我知道雄心壯志不是壞事,只是適合自己的才會是最好的,才會達到最好的效果。有時,我會常常放棄目標,懶懶散散的度過每一天,后來發現日子一年年、一天天的過,真的不好過,可是學會把它掰成一分一秒的過,只要一分一秒過好,日子一下子就輕松了,目標也就容易實現了??傊还苁裁磿r候累了抑或迷茫了,請停下來歇一下,不要太苦了自己?;煦缌?,疲憊了,就讓自己徹底休息好,制定完計劃,那么我們就該盡力去完成。那些計劃寫在本子上容易,實行起來真的很難,可是實行才是關鍵。本來實行本是不易,再加上持之以恒就是難上加難了。可是難道因為困難就放棄了我們的目標么?我們制定某個目標是根據我們內心深處的需要制定的,當我們想放棄時,可以想想你最初的需要,有了動力,才會繼續堅持。
我常常會想,當我們漫步在校園里時,偶爾回想自己的過去,是不是會很欣喜?我們慢慢的成熟了,想問題不再單一化,會認真的思考問題的本質。也許現在的我們剛剛邁入成熟的行列,很多事情都不能做好,還是會在某些時刻犯傻,可是親愛的,我們還有時間、精力,我們只要腳踏實地,我們有一天也會達到令人羨慕的成熟與穩重。
我想告訴親愛的我,每個人來到社會上都有他應承擔的責任。責任,并不是別人給你的,而是自己成熟的思想內定的。大家都說自己長大了,都說自己成熟了,但我覺得,20歲的我們只是一種表向的成熟。我們對自己父母具有永遠都無法推卸的責任,我們現在不必為中華崛起而讀書,我們僅僅為了讓父母不在受苦受累,我想用我的肩
膀為他們撐起一片晴天,就像他們當初為我那般。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呢:每次放假回家,父母仍舊對你寵愛有加,仍舊對你充滿希望,仍舊對你叮嚀囑咐。那時候你會不會心酸?我不知道別人會怎樣,可是我不想我的父母在未來還因為我受苦受累。建造一個事物很難,摧毀一個事物卻很容易。
生命是短暫又是偶然!每一個足跡每一個思想的沖撞都將是無窮的寶貴!在浩渺的大海上我要留下的自己的腳印!在大學的時間里放棄享受,努力地重塑自我,為以后的騰飛積聚力量。
大一學生自我反思總結篇4
時光如梭,歲月如歌。轉眼之間,我即將步入大三的行列?;厥讓⑹湃サ膬赡甏髮W生活,我感慨萬千!來到大學已經兩年了,沒有體會到大學生活的與眾不同,每一天都差不多,三點式的生活談不上精彩,沒有看到象牙塔的月光,不見莊嚴的圖書館,理想與現實的差距,總讓人有些難以接受。過去無法改變,未來又是如此飄渺。又看了一次《活著》,因為活著而活著。我的人生該何去何從,迷茫彷徨自甘墮落,我的目標在哪里?
逝去的兩年大學生活,我過得很平庸,甚至是空虛,渾渾噩噩。我真正認識到自己是被生活推著往前走,等到要面對的時候才匆忙應對。有人說“大學好比一部多幕劇,主角是你,導演也是你,只是配角不同而已。大學的每天都是一幕戲,豐富多彩的生活需要你去把握。始終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這是一個決定大學生命運的問題。”可是這個決定命運的問題依然是個問題,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我有時不明白為什么去做,不知不覺時間流逝,回頭發現自己什么都沒做成??仗摃r沉迷小說,孤獨時在校園里徘徊。我清晰的知道我不應該如此墮落,但我依然困惑,我認識到人生不應該如此消極。我的樂觀不是為了給我的荒.唐的行為和思想掩飾,我想我是應該覺醒了,是該正視自己了。
我身邊的同學,其中我發現大多數人都是玩,整天就是呆在宿舍里玩,除了打游戲還是打游戲,我知道人各有所好,但究其原因恐怕還是對自己人生目標的忽略。其實說別人是這樣的,自己也好不了哪
里去。我也改變了自己放松的方式而已。上課時上課,想記筆記就記上一筆,不想記了就睡覺,大學真的比以前放松了很多,不再是那個每節課必聽,不聽不行的那個時代了。除此之外我再也想不出其他的什么了。因為大家都已經知道了大學是一個放假和上課不分的地方,上課也有同學不去上課,放假了也有同學不回家。每天都重復著同樣的生活,太容易令人感到厭煩。如花似玉的年代,我們有權利做夢,可重要的是要知道夢想之后又該往何處去!在與同學暢想未來以后,我忽然覺得現實的變化太難、太慢、太不如人意。我們能做的也只有乖乖地向現在付出,“歷盡種.種千辛萬苦,向明天換一些美滿和幸福?!比巳绻蛔非蟀惨菖c舒服,總會在不知不覺中喪失生命最本質的東西——運動與運動的激情。
每天或許都有不同的事情發生吧,看來我缺少了一雙發現的眼睛。我不愛說話,應該是性格使然吧,大學里我們有太多的選擇,考研還是工作是我們的自由。最初的自由是平等的,我們每個人都有選擇的自由;當我們一旦選擇,很快就會失去自由。我們選擇了一條路的開始,也就選擇了它的盡頭。問題往往在于我們不知道命運之路到底通向何方。很多時候,如何改變命運的軌跡,關鍵在于我們想不想改變命運。改變就意味著選擇,選擇就意味著放棄,放棄原有的生活方式,通常我們缺少的都是放棄的勇氣。我曾認為我有很強的自制力,我可以讓自己不再沉迷游戲,可是我卻發現我依然在浪費時間,有時自己都不知道做了什么,一句話就是沒啥收獲。后來明白了,原來習慣可以改變的,并且,改變習慣最好的方法是養成另一種習慣。
有人說大學生除了學習書本知識外,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礎,只有把人做好了,才能做好事。我記得看過一幅漫畫,漫畫里有個人,說他“小學學中學,中學學高中,高中時讀大學內容,大學才學做人”。漫畫似乎在諷刺現代教育,為什么到大學才去學做人。做人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大學問,短短4年你就可以學會“做人”了?學會做人是人之為人的最基本素質,更應該是一種實踐,不應只停留在口頭上,還應落實在行動上,大學和社會區別還是挺大的。做人不應該從小就學了嗎,就像大學考試一樣,用4年抱佛腳真的就“變”成人了。
在大學里,我能收獲什么呢?正像泰戈爾說的;“鳥兒已經飛過,天空不留痕跡?!钡w翔的感覺你已擁有。世上的事并不像土地一樣無私,只要你把種子撒上,它就會養育你。很多時候,付出未必能夠得到回報的,不管你付出的是汗水還是感情。但是當我們知道了這一切,我們還是要像推石頭上山的那位勇士一樣,選擇堅強。面對沒有結果的追求,就把過程當結果吧。沒有結果的結果,依然是一個結果吧。我認為應該做出抉擇了,漫漫人生路,誰不錯幾步呢,往事不堪回首,把握現在才是關鍵吧。不再去想那么多,自己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然后去實施,勇敢向前吧,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相信自己會成功的。
大一學生自我反思總結篇5
上周二,我為初三九班的同學的期中考動員大會作為了他們的班會主題。
這次的班會不是活動類型的班會,只是說教形式的班會,先是給初三的同學們作關于學習成績好壞的歸因,以及分享自己作為過人,曾經用過的一些學習技巧和學習方法分享給同學們,最后特別指出一些最近我發現的一些學習壞毛病。這就是這次的班會內容,而今天主要是說我的感受和這節班會的自我反思。
在設計班會之前,通過我以往對九班的觀察和何彥宜班主任的指導,最后認為對于九班的初中生說,他們班集體對活動類型的班會并沒有太大的興趣,而且就算進行活動類型班會(比如搞游戲互動、小組討論等等),對于九班同學說效果會很一般,他們更希望在學習方面上能夠得到直接的指導和建議。
針對上面的分析,最后決定讓這次班會的形式做成“說教傳授”類型班會。雖然過程看似單調枯燥,但我在講臺上講的時候,班上的同學并沒有我之前預料的情況那樣——低頭寫自己的東西,而是都幾乎抬起頭盯著我,眼里透露出對我所介紹的方法和思想態度的指導感興趣,堂上也基本沒有出現違反堂紀律的事情,時不時會呼應我所說的一些話,堂效果良好。
但也還是有許多不足,比如在學習指導上的分析,內容過于短淺,對于已經經歷過多次考場的初三同學說,內容有點重復,在這點上我曾思考過,但始終還是沒有了解清楚初三學生他們對于學習方法和思想上的自我認知程度,簡單說就是還不夠了解他們,以及自身教師經歷上的經驗不足。而且在分析上思路雖然有條理,但后我發現嚴謹性和邏輯聯系不是很強。這一點還是涉及了教學上對于教學內容的分析和處理能力不足導致的。
通過以上自我評價和反思,我將會更多地深入了解9班同學的情況,同時更多地上,鍛煉自身對教學內容的講解處理能力,積累更多在班主任班會堂的上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