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寫給人看的,條理不清,人們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這樣就達不到總結的目的。總結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總結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總結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工信局年終工作總結篇一
(一)全民創業對全區經濟拉動作用仍然偏小
從量上看,全民創業雖然基數較大。但各項經濟指標占全區比重較低。國家和省市區制定實施了多項優惠政策,但初創企業、中小微企業與大中型企業在資源和銷路的競爭中仍處于下風,產量和產值整體遜色于后者。大中型企業仍是我區經濟的骨干支撐。
(二)創業者自身素質較低
以民營經營為主的創業者企業在管理上仍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缺乏現代管理機制、用人機制,理論、業務素質較低造成決策失誤,制約了企業進一步發展。另外,許多企業缺乏發展戰略眼光,固守幾種產品,投資創新欲望不強,遭遇社會技術變革沖擊難以站穩腳跟。
(三)發展資金短缺
雖然我區一直以來都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著力破解資金難題,但是,由于企業者自身的原因,一是企業規模小,能抵押的有效資產幾乎沒有。二是信用等級低,新設立企業和大部分已建立企業甚至沒有信用等級。致使這些企業融資難問題仍然十分突出。目前,很多創業者反應原料、能源成本較高,并且還有上漲的趨勢。這些原因都可能引起創業者資金周轉出現問題,制約企業發展。
(四)人才稀缺
由于區經濟建設欠發達,城市發展比較落后,知名度不高,待遇較低,對人才的吸引力遠不如鄰近的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區自身教育水平不高,周邊高校稀少,也是區人才引進的桎梏之一。企業的人才意識薄弱,不重視人才,經濟勢力不足,無法為人才創造適宜的環境,制使大量的熟練工、技術工和高學歷人才的流失。人才的稀缺使得知識密集型的企業難以起步。而勞動密集型企業由于缺少人才,創新力也相對較弱,發展的后勁不足。
(五)品牌意識淡薄
小富即安、小富即滿思想意識嚴重,只注重自身產品一時的銷量,情愿為其他企業代工,意識不到品牌對于企業長期發展的重要性,不注重對自身品牌的宣傳,企業今后發展前景堪憂。
工信局年終工作總結篇二
(一)宣傳要求
有戶外電子屏的企業集中一個月時間以滾動字幕播出展示內容;無電子屏的在企業顯著位置展示宣傳標語。
(二)具體情況
1.北方穿越鉆具制造有限公司充分利用板報,向企業職工展示“嚴厲打擊“黑的”、“摩的”凈化城區公共客運環境;珍惜生命確保安全拒乘“黑的”、“摩的”;為了您的自身安全,請勿乘坐“黑的”、“摩的”;拒乘非法營運車輛攜手共建平安四條宣傳標語。
2.紫云化工公司在單位黑板報展示了“黑的”、“摩的”的三大危害,向企業職工做了全面宣傳。同時在企業大門懸掛拒乘非法營運車輛攜手共建平安和為了您的自身安全,請勿乘坐“黑的”、“摩的”兩條標語。
3.鼎信礦冶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利用板報,向企業職工展示“嚴厲打擊“黑的”、“摩的”凈化城區公共客運環境;珍惜生命確保安全拒乘“黑的”、“摩的”;為了您的自身安全,請勿乘坐“黑的”、“摩的”;拒乘非法營運車輛攜手共建平安四條宣傳標語。
4.宣工在宣傳櫥窗宣傳打擊“黑的”內容。
工信局年終工作總結篇三
(一)高度重視,切實提高認識
我局將治超工作上升到安全生產的高度,主要領導組織專門會議,安排部署全系統治超工作,并成立了由主管局領導任組長的治超工作領導小組,全面組織協調本系統治超工作的督導、檢查和落實。
(二)強化責任,落實源頭治理
建立健全責任體系,完善源頭管理機制。一方面強化監管責任,將本系統重點運輸和項目企業,全部分包給職能科室,具體到個人,進一步調動監管的主動性;另一方面強化主體責任,發現超限超載車輛直接追究有關企業的主體責任,進一步激發企業自身管理的能動性。
(三)加強督導,推進工作落實
落實是關鍵,督導是保障。為確保全系統的治超工作得到扎實有效的落實,我局先后抽調精干力量分成不同組別,以定期督導和突擊檢查的方式,深入重點企業督導、檢查治超工作落實情況,發現和糾正企業管理不到位問題3項,為治超工作落實奠定了堅實基礎。
(四)加大宣傳,營造治超氛圍
在治超工作中,我局注重做好治理超限超載宣傳工作,圍繞超限超載的危害、治理的意義與目的、治理標準與措施等內容,將宣傳覆蓋全部重點運輸、項目企業以及規上工業企業,強化正面輿論導向,減少和防止了治超過程中出現的抵觸行為,為營造良好的治超環境和發揮了積極作用。
工信局年終工作總結篇四
(一)創新融資模式
通過引入工業地產按揭貸款業務、融資租賃機構合作和推進企業直接融資等方式。幫助創業者拓展融資手段,解決企業資金短缺問題。
(二)加大財政支持力度
落實好財政資金配套注入政策。從財稅扶持、企業貸款、防范金融風險、科技創新等多方面給予支持。
(三)強化調查研究
深入開展調研走訪活動,了解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資金周轉、勞務用工、產品銷售、技術創新、發展走勢等情況,幫助企業及時化解改造升級中的項目、人才、土地等到要素制約,幫助企業謀劃發展思路和舉措。
(四)推動創業孵化機構體制機制創新
支持創業服務機構探索與社會資源緊密結合的工作機制,形成以創業服務機構為載體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支持創業服務機構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以創業服務機構為載體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運行機制。支持創業服務機構創新運行機制,形成以創業服務機構為載體的吸引聚集創新創業人才的機制。鼓勵創業服務機構實施“孵化+創投”的運營模式,形成創業服務機構與小微企業、金融資本良性互動機制。
(五)抓好政策全面貫徹落實
落實國家、省、市一系列促進企業發展、扶持全面創業的政策措施,出臺實施細則,強化督導,抓好落實。完善扶持配套政策。系統規劃建設,完善區創業服務工作體系,探索支持創業的針對性政策,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政策支持力度。
(六)建立人才培訓與引入平臺
多層面、多途徑、多形式組織開展培訓活動,特別是加強對中小企業家、民營企業家的培訓,助力企業成長。同時積極探索并建立多渠道吸引各地應往屆大學畢業生、特殊技能職工、精細行業熟練工等高素質、高技能人才機制。與各地高校合作共建大學生創業實習基地。
(七)是搭建對外開放平臺
積極組織參加各類博覽會、洽談會等招商活動,組織承接好京津地區產業和企業向我區轉移的對接洽談,加大區域間中小企業經濟技術合作。通過博覽會的形式向外省市推介我區企業品牌,在行業內打響區中小微企業品牌,對外樹立良好的信譽與口碑。
(八)做好行業規劃
通過制定行業規劃,明確各行業發展情況和未來形勢,引導資本流動和創業方向。
工信局年終工作總結篇五
(一)設立創業扶持資金
針對創業前期,部分企業、個人資金短缺的情況,在區財政吃緊的情況下,2020年區每年安排全民創業專項扶持資金500萬元。,配套制定具體的管理和審計辦法,用于各類創業主體創業貸款貼息和創業擔保風險補償及創業獎勵、補貼,并建立逐年增長機制。對創業者創辦的發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勞動密集型的企業項目給予一定的融資保費補貼,并每年根據吸納就業情況給予一定的貸款貼息;對成功轉制為企業,穩定經營半年以上的創業者,給予一次性轉制補貼。從2020年起,區政府每年安排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規模不小于500萬元,并根據財力狀況逐年提升比例。重點用于產業集群發展、中小企業創業輔導基地建設、中小企業向“專、特、高、新”方向發展及與大企業的協調配套、勞動密集型企業發展等方面。對國家、省、市下達的各類專項資金,決不允許截留、挪用、占用,并承諾在7個工作日內劃撥到位。
(二)培育創業主體
嚴格落實市人社局、財政局《關于貫徹落實冀人社字〔2020〕249號有關問題的通知》(張人社〔2020〕272號)文件精神,對城鎮登記失業人員、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城鄉為繼續升學的應屆初高中畢業生初次創辦的小微企業(不包括入駐創業園區和孵化基地),按照文件要求的執行標準給予租用經營場地和店鋪租金補貼。對持有《就業失業登記證》的下崗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轉業退役軍人自主創業的,可申請辦理兩年3-5萬元的政府貼息貸款。
(三)大力創優政務環境
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嚴格實施“一門受理、一次告知、一廳辦結”,變“串聯審批”為“并聯審批”,進一步簡化審批程序、減少審批環節、削減行政審批項目、縮短審批時限。對全區35個單位、部門進行審批項目清理、銜接,依法實施的行政審批項目由335項減為317項,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由45項減至31項,承諾辦結時限由14.34天降至7.56天。對“四型經濟”建設等重點項目開通“綠色通道”,急事急辦,特事特辦,不受規定時限的限制。加大對不合理收費罰款等行為的檢查力度,由區紀檢委設立發展環境舉報中心。
(四)全力破解素瓶頸
困擾我區全民創業的要素瓶頸主要有三個方面:土地、融資、人才。
加快建設創業輔導基地和鉆機產業工業園。通過在創輔基地和工業園建設標準化廠房,為無力單獨建廠的創業者提供經營場地。入駐創輔基地的企業實行市級以下行政性收費全免,5年內地方稅收留成部分實行先征后返。
積極拓展融資渠道。吸引域外銀行業金融機構在我區開展貸款項目,設立授信點;積極開展銀企對接活動,尤其是利用好國家中小企業協會融資政策,推進中小企業擔保機構建設、監管及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基金工作,幫助企業破解資金瓶頸。從2020年起,對民間資本注冊1億元以上新設立或注冊資本擴模到1億元以上的融資性擔保機構,區政府按照一定比例配套注入資本。
不斷健全人才培養和引進機制,通過調研,建立培養檔案,明確重點培養人才;多渠道培訓,提升企業整體人才素質;建立鼓勵機制,提高各類提升自己水平的積極性;加強對青年才俊的培養力度,實現企業人才工作的可持續發展。區政府每年安排資金50萬元,專項用于民營企業高級管理人才、專業人才和引進人才的國際國內培訓。民營企業建設專家公寓、專業技術人員和職工宿舍樓,區政府將降低地方行政性收費標準,減少企業人才居住成本,幫助企業留住人才。
(五)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為加強我區服務型政府建設,為全區全民創業提供支持,我區計劃成立區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為中小企業和創業者提供技術開發、試驗、推廣及產品設計、加工、檢測、信息資源、融資貸款、公共設施等公共服務支持。目前,平臺框架已建設完成,擬定于近期注冊公司。平臺前期主打網絡商務中心,與慧聰網合作為企業提供國內網上交易平臺和商品推介平臺;與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合作建立32種語言推廣的國際電子商務網站,為企業提供海外市場開拓、海外產品代理服務。另外公共服務平臺下設信息中心為區內企業提供信息服務;商務中心負責為采購企業提供一站式購其體驗。從2020年起,區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支持平臺建設和運營。
(六)建設創業平臺
在學習借鑒工業園區和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先進建設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基礎上,聘請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組織編制了北山工業園區總規、控詳規及產業發展規劃,為園區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創新融資模式,與安徽天風證券公司合作,推進企業債券發行工作,目前已通過省發改委審批,預計今年一季度可籌集8億元資金,有效破解園區建設資金瓶頸。同時,加快推進園區項目落地,目前共有20個項目有入園發展的意向,涉及投資226億元。其中,中小企業創業輔導基地、迪蒙卡特數控機床產業基地、高純超細硅微粉生產、物聯網生產基地建設項目、60萬噸高檔啤酒生產等項目均已順利簽約。創輔基地新址已選定,即將開始征地及修改規劃設計。根據區《中小企業創業輔導基地建設運營實施方案》,中小企業創業輔導基地擬采取政府主導、社會投資、企業化運營的方式進行運作,目前與投資商接洽工作進展順利。正在積極謀劃大學生創業園、高層次人才創業園建設,對投資建設創業基地、創業園的企業及各類社會主體,行政事業性收費除上交市級以上部分,免收地方收取部分,連續三年按照入駐該基地的企業和創業者上繳稅收區級六成部分的10%給予獎勵;對入駐基地符合區政府規定投資強度的中小微企業,允許其辦理土地確權手續。
(七)推進晉級升位
符合條件的個體工商戶和小規模納稅人,在“個轉企”、“小轉一”登記時,實行零收費。個體工商戶升級前取得有效前置文件,且經原許可機關同意并換發新許可文件的可直接辦理登記注冊。規下生規上企業,從升級當年起,區政府將連續三年按企業上繳稅收區級留成部分的50%獎勵企業。區級工業技改專項資金和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將加大對晉級升級企業的扶持力度。
(八)放寬創業條件
通過放開投資領域、放寬限制條件、放寬出資方式、放寬經營場所登記條件、取消出資要求和放寬稅務發票領取限制等方式降低創業門檻,提升全面創業積極性。
(九)保證市場公平競爭
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深入開展打假治劣專項行動,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我區于3月15日啟動了“打假治劣質檢利劍行動”,進一步凈化市場環境,保證創業者公平良性競爭。
(十)保護合法權益
嚴禁各部門占用民營企業資產,不得強迫民營企業為其進行擔保、抵押融資。間卻杜絕征收“過頭”稅和“以罰代管”等現象發生。嚴禁各級部門下達罰沒任務目標,嚴禁沒收與單位經費和個人收入掛鉤,取消罰沒收入以支出名義按比例返還做法,對自收自支的行政事業執法單位的在編人員逐步由財政供養,編外人員由單位自行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