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容并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于經驗總結。心得體會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立德樹人心得體會篇一
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此話可謂擲地有聲,因此,我們更要適應新要求、新期待,不但要做學生知識的引路人,錘煉品格的引路人,更要引導他們成為人格健全的人。相信快樂成長會讓學生們受益終身,立德樹人也必定是我們要終身努力的方向!
與時俱進、終身學習,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是教師成長的舞臺。所以,我們更應該抓住時機向課堂四十五分鐘要效率,努力做到寓學于樂,用快樂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搭建支架,引導學生學會自己尋找答案的方法;啟發思維,學會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育實踐中認真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及時更新教育理念,會讓我們的思想更有深度;虛心向書本、向網絡、向有經驗的老師,會讓我們的眼界更加開闊。通過閱讀提升自己,通過寫作反思自己,通過教學錘煉自己,只有這樣才能緊跟教育發展的步伐,在專業上得到成長和成就,才會散發職業魅力,獲得職業的尊嚴,才會在奉獻中收獲,創造更多動人的教育故事。我們只有不斷充實自己,才能將“一桶水”變成生生不息的江河,才能擔起這教育的重擔。
理性引導、用愛呵護,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
真正的“立德樹人”,應該是弘揚傳統美德,彰顯民族精神;是傳遞人性溫暖、促使生命成熟;更是引導理性思維、培養獨立人格。真正的教育者應該飽含熱情,用愛浸潤學生的心靈,讓深刻與感性在他們心中并存,讓剛強與柔美在他們心中共生。“立德樹人”,愛是最好的教育。愛是對生命尊嚴與價值的尊崇。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的人格,理解他們、信任他們、欣賞他們;愛學生要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即使是“后進生”也能也能讓他們在關心、理解與鼓勵中取得進步贏得掌聲;愛學生就要嚴格要求他們,讓他們懂得嚴格是出于真誠的愛。愛更是一種言傳身教的力量。教師勤奮工作、專業精深,可以激發學生養成發奮進取、自強不息的精神;教師熱愛生活、樂觀正直、個性鮮明,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追求美好的理想。正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唯有如此,學生的健康人格才會在“潤物無聲”中的形成并得到發展。教師是一種職業,教育卻需要情懷。
打開思想的枷鎖,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
我們無法相信一個教學方法陳舊、死板,課堂氛圍沉悶,又毫無趣味的老師能培養出有創造思維的學生。因此,老師首先應該是榜樣。在課堂上,懂得運用創新思維教學,能夠將教材和學情融為一體,隨時根據學生的反饋調整教學進度和方向,而不是被提前備好的課牽著走。圍繞教材創設疑境,用問題帶動思維,讓學生大膽想、大膽講,充分討論、盡情表達。在教學中,教師應懷著一顆隨時支持學生創新行為的教育之心,認真傾聽學生的訴說,認真對待學生的質疑,對他們不經意的創意,給予鼓勵和贊許,不輕率澆滅學生心里燃起的創新小火苗,不扼殺他們對知識的好奇心。鼓勵學生多一點“無中生有”、“異想天開”的嘗試,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抑或是有些幼稚可笑的,只要有那么一點與眾不同的創新,是一種發展性的思維,就應該得到肯定和欣賞。
愛黨愛國愛人民,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
缺乏感恩意識的孩子,無論他的能力多么出色,也難以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強者,因為社會難以接受和認可不懂感恩的人。感恩是一個人該有的本性,也是一個人擁有健康性格的表現。作為老師,我們應該讓學生明白,在人的一生中總會受到來自別人的幫助和關心,也許你不能一時回報,但對他人的感恩之心是必須要有的。在學校,老師應該重視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比如:在父母節和母親節時,要求學生向父母表達感恩之情;利用多媒體等手段,組織學生觀看相關短片,增強學生感恩觀念;或開展“今天我當家”、“第一次做老師”等實踐活動,使學生懂得師長工作、生活的辛勞,懂得換位思考,從而喚醒他們的感恩之心。
中學時代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間,加強學生感恩教育,培養學生的感恩情懷,已成為新世紀學校德育教育工作值得關注的話題。讓孩子們學會感恩,讓孩子們學會愛,讓孩子們真正成為生活的強者,讓孩子們在付出愛心的同時,感受到世間的美好,讓孩子們健康成長,是我們作為老師的責任,這個責任任重而道遠。
如今網絡信息爆炸,傳播速度之迅速,傳播途徑之多樣,常常令人咂舌。不諳世事的學生們,雖然也有一定的辯別是非的能力,但絕大多數仍缺乏理性思考的能力,極易成為網絡暴力的“幫手”。因此,我們還應該做學生獨立人格的引導者。
關注學生未來的發展,讓他們的聰明才智得以展露,讓他們的意志品質得以錘煉,讓他們享受教育的公平與學習的快樂,感受到時代所能給予的一切。這既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使命。
立德樹人、潤物無聲,所以分數、升學率這些冷冰冰的指標不應成為衡量學生優劣的唯一標準,學生的書包里除了教科書還有經典著作,胸懷里有蘇軾的樂觀、曠達、曾國藩的寬容、大氣。
立德樹人、潤物無聲,所有傳道、授業、解惑者都應心中有愛、獨具慧眼,能發現每個孩子身上的潛能,用更開闊的視野,更深邃的目光,更純粹的精神,站在審視人類文明的較高處,教孩子們一生有用的東西,并鼓勵他們學會自主探索。
躬耕“半畝方塘”,堅守三尺講臺,我堅信:把立德樹人當做自己的終身事業去用心經營,回報我們的必將是滿樹桃李;用執著追尋夢想,立德以樹人,收獲的也終會是芝蘭繞階!
教師立德樹人心得體會篇二
對于如何做好教書這項工作,徐校長總結了一些具有針對性的建議。她說,走上講臺之時,應是滿腹經綸之日www.。盧科長也說,與學生初見面,要有良好的第一印象。要想上好一節課,就要先備好一節課,對于新手老師來說如何才能備好課呢?這就要求我們熟悉教材,了解所教學生的特點。高校長重點強調過,對于新手教師來說研究課程標準很有必要,要用課程標準指導自己的教,把自己所教科目的教材以及課程標準都熟悉了,我們才能設計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完整的教案,教案的編寫要很詳細,具體到每段話之間的銜接語都寫在教案中。備好課是上好一節課的前提,只有把課備好了,我們才能有機會成功的上好這節課。
高校長提出的一些建議對我們新教師很有幫助,他提出堅持候課制,提前一分鐘等候上課,教師做好充分的準備,上好見面課,邁出第一步。找到一種高效、適用的授課方法,微笑上課,愉快的上課。上完課后要及時的進行課后反思,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寫教學反思不僅要寫教學中的失誤和教學中的優點,還要寫教學中的靈感,學生的見解,教師的疑惑,學生的困惑以及他人成功的做法。在不斷地反思中我們才能更快的成長,做一個優秀的人民教師。
接下來再談一談如何做好育人這項工作,李校長說教師要對學生充滿愛心,要多問、多看、多想,要時刻關心學生。安老師也說到,新時期新時代要做四有好老師,
第一,做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
第二,做好老師要有道德情操;
第三,做好老師要有扎實學識;
第四,做好老師要有仁愛之心。
要靜的下心來,要有把教育當做一項事業的信念和追求。要正確的處理與學生的關系,既要做朋友,更要做師長要時刻記住立德樹人是根本。
做學生的好老師,首先要愛學生,要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不拋棄不放棄,把每個學生培養成才。作為教師我們要為學生樹立一個好的榜樣,用自己的言行影響學生,用無限的激情感染學生,我們要自覺當好正確政治方向的引導者和高尚心靈的塑造者。
教書和育人是緊密連在一起的,我們既要傳授學生知識,又要把學生培養成社會所需要的人。
教師立德樹人心得體會篇三
通過學習《做一名“四有”的好老師》的講話材料,我更加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堅守道德情操。在今后要不斷扎實學識,以仁愛之心,積極爭做幼兒喜歡和敬佩的好老師。現將我的學習心得總結如下:
在日常工作中要深入學習業務知識,掌握過硬的專業知識。每天工作再忙,也要重視政治學習,一定要把學習的危機感、緊迫感,提高素質作為生存和發展的緊迫任務。把學習當作一種工作和追求,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通過學習,不斷提高理論水平,提高知識層次,增強做好本職工作的能力。
今后工作還要養成習慣于觀察幼兒的主動意識,在觀察到某種現象后,結合理論加以思索、分析、總結,找出隱藏在現象后的實質。這種觀察分析,會使我能更深刻地向家長反映問題,更深入地了解幼兒,為正確地解決處理班里問題、糾正或發揚幼兒的優缺點提供了一把新鑰匙。
隨著我園的不斷發展,我們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將會越來越多,工作任務也將會越來越繁重。要使我園工作再上新臺階,要求我們教師必須提高創新能力。作為一名幼兒教師事事要講發展,不斷開拓工作新局面,要以良好的精神狀態面對每天的工作。在一線教師中,發揚艱苦奮斗、埋頭苦干、自覺奉獻的優良作風。
我的一言一行,不僅代表著個人,而且代表著黨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影響幼兒。我要著力規范服務行為,樹立良好的形象,培養高尚的人格。用自己的全部愛心去教育每一名幼兒。因為愛是教育的靈魂,是教育的天職,有愛才有責任。
總之,要想成為好老師,我不僅要有很強的學習能力,良好的工作能力以及全部的愛心,而且還要有好的創新能力和自律能力。學會用全面的、發展的、聯系的觀點看人看事,提高辯證思維的能力和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要不斷地加強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和改造,塑造教師特有的人格魅力,做教師雖然很辛苦,但我們也很幸福,因為我們是在為祖國、為黨的事業培養接班人,我將從幼兒的成長中得到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