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是多么美好的年份呀!如果讓你和2035做一個約定,你第一時間想到的會是什么呢?可以寫下來互相分享學習一下哦!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以我和2035有個約為話題的作文5篇,以供大家參考,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以我和2035有個約為話題的作文(一)
清晨,2035年的第一縷陽光照進我的房間,智能鬧鐘響了起來:“起床!起床!今天天氣晴,西南風,三級,空氣質量不錯。起床!起床!今天天氣晴……”我穿上衣服,拉開窗簾,天空更高更廣更藍了,新的一天開始了!作為一名實習醫生,我是多么高興啊!
走在路上,警察們攙扶著老人,護送著孩童過馬路。司機們駕駛著電動汽車,停在斑馬線前,個個臉上笑開了花,誰也沒有爭搶、鳴笛,大家秩序井然。行人們無一例外,向著壓根兒就沒見過面的陌生人“你好你好”地問候著,臉上是真誠的微笑。在這里,綠樹成陰,鮮花遍地,地上沒有一片落葉,更不見有人攀樹枝,摘鮮花,或是在草地上行走……
快到醫院了,遠遠望去,一片片綠色中,環抱著一座白色的樓,比起17年前那座馬路邊上的、有些發灰的、并不高大的人民醫院,現在的醫院讓我看著心里就舒暢了許多。綠葉叢中一點白,這環境真好啊!走進醫院,這還是小時候那個醫院嗎?如雪的墻壁白得發亮,掛號廳變成一個個二維碼,黑壓壓的人海不見了,只有三三兩兩幾個人正舉著手機,手機用清晰的聲音說起話來:“直走……左拐!坐電梯上27樓……”偶爾有個地方患者較多,排起了隊,可他們卻無一人插隊,相反,他們都微笑著聊起了天:“早哇!”“最近怎么樣?”“好久不見,您的氣色好多了!”“哪里哪里!”……
瞧,一個_歲的小弟弟在向口腔科走去,他要去拔牙了,可他怎么沒有一絲痛苦的表情?我好奇地跟了進去,只見一個模樣很可愛的機器人走到他面前,用纖細的手指伸進他的口腔里,點了幾點就把手縮了回來,我正等著他害怕的哭聲,可他卻“咯咯”地笑了起來,再仔細看機器人的手上,是一顆沒有任何血絲的乳牙!想不到幾年不拔牙,拔牙技術竟變得如此精湛!
經過病房,一個醫生正帶著一個機器人,端著一杯水走向一位患者,當機器人掃描患者身體時,手臂碰到了醫生端杯子的手,“嘩啦”,杯子掉在地上,水濺濕了患者的親人的鞋子,我倒吸一口氣:完了!可他們依然笑瞇瞇地說:“沒事沒事!哎,真對不起,給您添麻煩了!”說著,還彎下腰,幫忙擦著地上的水……
“小羽,小羽,快,我們開始查房啦!”我帶著愉悅的心情奔向我的老師。2035,醫院不再是一個冰冷的、嘈雜的地方,而是給人溫暖、給人安寧的港灣!
以我和2035有個約為話題的作文(二)
“2035”這個數字感覺好遙遠,我真想知道2035時的我、故鄉和國家是什么樣子的。恍惚間,我的思維飛到了2035年。
呵,2035年的我已經是一位醫生了,每天有許多病人來治病,雖然我每天忙得團團轉,但是心里還是美滋滋的。(當醫生是我小時候的夢想)隨著新時代的變化,現在的每家醫院都有機器人醫生,他們可以幫助醫生檢查病人的身體狀況,然后匯報給醫生,和醫生配合著一起給病人看病。隨著祖國的越來越強大,如今的病人都已經可以看得起病,不再為了昂貴的醫療費而擔心,幾乎所有的費用都已經被我們現代化強大的國家承擔。醫院里也看不到排的長隊,因為我們吃的都是綠色的食物和平時有氧運動,現在人的身體都是健康的。
下班回家,一路上沒有太多的道路堵塞,我們住的大樓已經不是光禿禿的混凝土墻面,綠色的植物讓人覺得空氣新鮮,所有的私家車都不是在樓底的車庫,而是停在了自己家的門口,真是方便又節約我們的時間。
2035的家鄉也是萬象更新,一切還是那樣親切溫馨,還是那么惹人向往。碧藍色天空不再是那么灰蒙蒙,空氣也更加清新。小河唱著歡快的歌兒向前跑,人們改變了隨手亂扔垃圾的壞習慣,街道是異常的干凈,片片綠化讓人心曠神怡,人們已經走向文明的生活軌道。我頓時驚詫了,這是我以前的家鄉嗎?
2035的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中國五千年征程,一路坎坷,一路風雨,但在2035年中國巨龍已經開始騰飛。中國核導彈的威力在不斷的提升,美國能做的事情中國也會做,而且會做的更好。火箭載著人們去月球上欣賞我們綠色地球,甚至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在月球上生活。我們的中國不再是一頭沉睡的雄獅,它已經蘇醒了,已經站起來了,它要把五千年蘊藏的力量都爆發出來,讓全世界都知道中國已經強大起來。
“少年強,則國強。”今天,我們是祖國的希望,是國家的棟梁,我堅信通過我們的不懈努力,2035離我們并不遙遠, 2035夢想終會變成現實!
以我和2035有個約為話題的作文(三)
你好,新時代的青年。此刻的你我于時間,共處自我的韶華,于空間,亦共處中國之韶華。這封信寫下的20_與拆啟的2035,十七年的更迭,物事已換,但心志未改,你與我相異,而又相同,故我要與你談我們時代的物,以及我們時代的心。
現當下,我正青年,中國亦正青年。但即便于我成人的這轉瞬十幾春秋,中國便已在經歷瀚海濤浪,在寰宇之中完成斗轉星移。這一切,我從見證、目睹逐漸變化為以一言一行參與之,實踐之,實為慨嘆。這里有愴痛之痕,如汶川、如玉樹;有世界之炬,如北京奧運,如深圳大運;有基層之興,如精準扶貧,如互聯普及;更有成人之責,即你我的青年之任,正式載負上肩。這是一段相互的見證扶持,是個體的青年與集體之春華的緊密相承。中國予我以化育、指引,我則以一份涓埃而重要的思與行之力,助這巨大的輪磨沉穩而平緩地轉動。如此,我不再感到與中國是以大與小的差別而形成了包容、容納的關系,卻是面對面的兩個個體,兩位青年,以共同生長的友
人身份同迎風塵而行。若要以例闡釋,便是在以上提及、曾發生于這片土地的重大事件中:若我身處震區,便是中國尋我之軀,予我以救助,由此煥發我之生命;若我居近京津,則是我當以己之熱枕做出一份志愿服務,以此光耀世界盛會之譽,凈中國之容貌。是故中國與你、與我,總如命運共同體般相承、相生。
以上談及了國與你我的過去與當下之狀,而你我現當已跨越一道極具標志意義的欄,共擁二九之年華,但應面對相異之現狀、境遇與目標。這或許令我之于具體事務之言論在你的語境中并不完全適用,但正因你我共為青年,李嘉誠先生亦曾言:青年人總會自覺地把“推動社會進步”視為己任,結合當下中國社會的持續前進卻時有磕碰迂回之情勢,我認為你必懂得,且有此期愿與我共擔一份使命,承接機遇挑戰。這更因這份擔當不僅在于中國之需,亦是更為廣闊的世界之需,這也與古代中國青年士人之觀念不謀而相合,即“治國,平天下”。這是任一個體都應不忘之初心,與前進之力。
青年人,我們終究身處相異之時空,但只愿你常懷為國的時代之心,常思促進社會與人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