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中世紀神學束縛最大的學科
A.天文學
B.生物學
C.數學
D.物理學
受中世紀神學束縛最大的學科
A.天文學
B.生物學
C.數學
D.物理學
B
生物進化論的理論內容
1.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是種群,不是個體。種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區域內的同種生物個體的總和。一個物種通常包括許多分布在不同地點的種群。每個種群中的個體具有基本相同的遺傳基礎,但也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所以種群一般具有雜種性,雜種性的存在意味著等位基因的存在。一個種群中能進行生殖的生物個體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稱為種群的基因庫。其中某一基因在它的群補等位基因中所占的比率,稱為基因頻率。
種群的基因頻率若保持相對穩定,則該種群的基因型也保持穩定。但在自然界中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是不可避免的,于是基因型也逐漸變化。
2.突變為生物進化提供材料。突變引起的基因頻率的改變是普遍存在的。誠然,突變發生的自然頻率是相當低的,例如改變染色體數目(降低后代繁殖率)的染色體平衡易位( 羅伯遜易位或羅氏易位)在人類的發生律只有1/500~1/1000,但是,種群是由大量的個體組成,每個個體具有成千上萬基因,這樣,每一代都會產生大量的變異。
突變的結果可形成多種多樣的基因型,使種群出現大量可遺傳變異。這些變異是隨機性的,不定向的,能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料。但突變大多有害,這是理論難以解釋的。
3.自然選擇主導著進化的方向。突變的方向是不確定性的,但一旦產生,就在自然界中受到選擇的作用。自然選擇不斷淘汰不適應環境的類型,從而定向地改變種群中的基因頻率向適應環境的方向演化。
自然選擇不斷地調整著生物與環境的關系,定向地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那么,自然界又如何將改變了的基因頻率在種群中相對固定下來,進而形成新的適應于環境的生物類型呢?
4.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隔離使不同物種之間停止了基因交流,一個種群中所發生的突變不會擴散到另一個種群中去,使不同的種群朝不同的方向演化。 隔離一般分為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兩類。地理隔離是由于某些地理障礙而發生的。大河、大山、沙漠、海峽和遠距離都能將種群阻隔開來,使他們之間彼此不能往來接觸,失去了交配的機會。長期的地理隔離使兩個種群分別接觸不同的環境,各自積累了變異。另一方面,長期的地理隔離使相互分開的種群斷絕了基因交流,結果導致了生殖隔離。生殖隔離是指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彼此之間不能雜交或雜交不育。生殖隔離又可分為受精前的生殖隔離和受精后的生殖隔離。 生殖隔離一旦形成,原來的一個物種的種群就變成兩個物種的種群了。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