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馬法將下列情況認定為“名譽減損”:作偽證、可為證人但拒絕作證、書面侮辱他人、重婚、犯罪、從事卑賤職業(侶優、斗獸員等)、被社會輕蔑排斥。“名譽減損者”可能被剝奪選舉權、繼承權、監護權、出庭作證權,并被限制結婚權。這說明羅馬法
A. 強調道德修養以促進經濟發展
B. 對外擴張使社會關系更加復雜
C. 在公民法階段保留了氏族殘余
D. 混雜著多種理性與非理性因素
羅馬法將下列情況認定為“名譽減損”:作偽證、可為證人但拒絕作證、書面侮辱他人、重婚、犯罪、從事卑賤職業(侶優、斗獸員等)、被社會輕蔑排斥。“名譽減損者”可能被剝奪選舉權、繼承權、監護權、出庭作證權,并被限制結婚權。這說明羅馬法
A. 強調道德修養以促進經濟發展
B. 對外擴張使社會關系更加復雜
C. 在公民法階段保留了氏族殘余
D. 混雜著多種理性與非理性因素
【答案】D
【解析】材料中說明羅馬法對于“名譽減損者”的罪名設置較多,明顯體現合理與不合理的綜合性,故D項正確;A中道德修養不符合題意;對外擴張與材料中意思不符,故B錯誤;氏族殘余材料中沒有提及,故C錯誤。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