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煤鋼聯營的性質和作用
歐洲煤鋼聯營的性質和作用
性質:
西歐部分國家為促成煤炭和鋼鐵工業一體化而成立的經濟聯合體。1950年法國外 長舒曼提出“歐洲煤鋼聯營計劃”(即“舒曼計劃”),建議愿將本國經濟中的煤鋼部 門管理權委托給某一獨立機構的國家成立煤鋼共同市場。此后,法、西德、意、比、 荷、盧等6個西歐國家開始在此計劃基礎上進行談判。1951年4月18日上述6國在巴黎 簽訂為期50年的《歐洲煤鋼聯營條約》,它標志著歐洲煤鋼聯營正式成立。至1954 年,這些國家的煤、焦炭、鋼、生鐵等的貿易壁壘幾乎完全消除。聯營先后制訂一系 列共同規章,監督卡特爾和調整企業合并。其中央執行機構決定價格、規定生產限額 并被援權對違反條約、規章的企業進行處罰。歐洲煤鋼聯營使“歐洲煤鋼聯營計劃” 得以實現,以后又發展為歐洲經濟共同體。1967年,其部長理事會和委員會與歐洲經 濟共同體的對應機構合并。
作用:
一、它標志1945年以來法國對德政策的根本轉變,揭開了法德和解的序幕,為法德和解的實現奠定了基礎;而法德和解和合作又是整個西歐聯合的基石和核心。
二、它使西歐聯邦主義者受到極大鼓舞。隨后有關運輸、農業等其它經濟活動部門建立超國家機構的建議紛紛提出,歐洲防務集團、歐洲政治集團、歐洲農業共同體、歐洲衛生共同體等計劃一時紛至沓來,出現了50年代初期歐洲聯合的高潮。
三、它使西歐聯合從1950年前政府間的合作進入一個超國家機構的合作階段,因此改變了西歐聯合的性質,使西歐聯合進入一個更高級的階段—一體化階段。
四、歐洲煤鋼共同體作為局部一體化的嘗試,它的成功促使各國考慮把共同市場擴大到其它部門乃至整個經濟部門的必要性。因此,它的經驗為以后的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的建立鋪平了道路。
總之,舒曼計劃及由此產生的歐洲煤鋼共同體,是西歐國家聯合道路上的一次創造性實踐,一次質的飛躍,它開始了一體化合作形式的零的突破。正如美國前駐歐共體大使巴特沃恩在1962年7月為《通向歐洲聯盟的道路》一書寫的序言中所言:“歐洲煤鋼共同體是先驅者。它開創了主權成員國的統一先例。它提供了密切聯系西德與西方的最初手段,為法德永久和解奠定基礎。它帶來了作為共同市場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楷模的共同機構的新形式。毫無疑問,歷史所記住的,不是歐洲煤鋼共同體為煤鋼工業做了些什么— 當然,這可能也是有意義的— 而是開辟了通向統一的歐洲目標的道路。”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