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列為創建新中國作出貢獻的元帥中屬于湘潭籍的是( )
A.羅榮恒B.葉劍英C.賀龍D.彭德懷
下列為創建新中國作出貢獻的元帥中屬于湘潭籍的是( )
A.羅榮恒B.葉劍英C.賀龍D.彭德懷
D
本題考查學生對新中國湘潭籍元帥的認識,根據所學知識,十大元帥是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的十位軍事家。他們分別是: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其中彭德懷,原名彭得華,湖南湘潭人。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重要領導人之一,本題選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察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能力,彭德懷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廬山會議期間,因為反對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的“左”傾錯誤,為民請愿,而受到錯誤的批判,“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誣陷和殘酷迫害,多次被游斗。1974年11月29日逝世。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為他平反昭雪,恢復了名譽。他是一代名將,毛澤東曾為之賦詩:“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考點名稱:鞏固抗日根據地的艱苦斗爭
陜甘寧邊區: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心抗日根據地。抗戰爆發后,根據國共雙方協議,于1937年9月,陜甘寧革命根據地改編而成,原蘇維埃政府改為邊區政府,以延安為邊區首府。該邊區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三制”:
1940年3月6日,中共中央發出《抗日根據地的政權問題》的指示,規定在邊區的民意機關和政府中,共產黨員、非黨左派進步分子,中間派各占三分之一。在此之后,各根據地都按此原則,先后對原有政權組織進行了充實和調整。以陜甘寧邊區為例,1941年11月,在陜甘寧邊區召開的第二屆參議會第一次大會上,為了認真實行“三三制”原則,王維舟等共產黨員宣布退出候選人。選舉結果,在18名邊區政府委員中,林伯渠、徐特立等共產黨員占7人,超過了1/3。于是,徐特立當即聲明退出,經大會通過由黨外人士白文煥補上。在這次會上,林伯渠當選為陜甘寧邊區政府主席,開明紳士李鼎銘當選為副主席。教育廳、建設廳、民政廳的廳長,也都吸收了進步或開明人士參加。“三三制”的實行,使黨團結了各抗日階級、階層,進一步發展和鞏固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