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月3日,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著陸。作為唯一一所參與嫦娥四號任務的香港院校,()研發了隨嫦娥四號落月的“相機指向系統”,還為其候選著陸區創建了地形模型。
A.香港理工大學
B.香港科技大學
C.香港大學
2019年1月3日,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著陸。作為唯一一所參與嫦娥四號任務的香港院校,()研發了隨嫦娥四號落月的“相機指向系統”,還為其候選著陸區創建了地形模型。
A.香港理工大學
B.香港科技大學
C.香港大學
香港理工大學
參與嫦娥四號的是“香港理工大學”。“相機指向系統”安裝在嫦娥四號著陸器的頂端,能夠垂直移動、左右旋轉,可以協助拍攝月球圖像、幫助指揮月球車活動。香港理工大學還為兩個候選著陸區創建了高精確度地形模型,最終嫦娥四號在其中一個著陸區登陸。
2021年5月15日7時18分,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預選著陸區成功著陸。這其中有香港科學家的貢獻。對香港理工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精密工程)講座教授容啟亮和他的團隊來說,“天問一號”的成功著陸意義尤其特殊:搭載于火星探測系統上的儀器“落火狀態監視相機”(又稱“火星相機”)正是由他的團隊牽頭研發,用以監視火星車著陸后的初始化狀態及周邊環境。
2013年,容啟亮率領其團隊研發的“相機指向系統”隨嫦娥三號在月球正面軟著陸,這是國家探月工程首次采用香港研發和制造的精密航天儀器。
2019年,這款相機指向機構再次隨嫦娥四號升空,見證人類探測器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