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懸想手法和對寫手法的區別
懸想手法和對寫手法的區別
懸想,是中國古代詩歌經常采用的一種表現手法。可以理解為:為了抒發寫作者此時的感情,卻不直接著筆,而是通過想象對方的情況或者以后的情形,委婉而含蓄地表達出現在的情感。從對面入手借彼寫己,曲折表意,把深摯的情思表達得委婉含蓄、深切感人的手法叫“對寫法”。
懸想是一種時間和空間的轉移,首先寫的是現在的情形,接下來卻轉移了時間和空間,連描寫的對象也變了。兩個對象或者兩種空間共存于一首詩中,其中的聯系就是:懸想的對象就是寫作者此時心中所想的對象。這種表現手法與直抒情懷的差異在于:當作者要表達的情感十分深刻,特別是難以形的時候,懸想既可以間接將情感抒發出來,還能使形式變得更美。
我國古代詩詞中常常有一些這樣的作品,在自己思念遠方的親人朋友時,不寫自己如何苦思冥想,怎樣神損形銷,而是從對方下筆,設想親人朋友面對此情此景會是怎樣,把對方的苦苦相思寫得真切動人,也就反映了自己思念的深切。這種從對面入手借彼寫己,曲折表意,把深摯的情思表達得委婉含蓄、深切感人的手法叫“對寫法”。這類詩作常給人以曲折有致、情韻悠長之感。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