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產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
共產主義社會的基本特征
共產主義社會有以下基本特征:
1、社會生產力高度發展,物質財富極大豐富。
在共產主義社會里,由于生產力的極大發展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物質財富不斷涌流,社會產品極大豐富,達到可以滿足整個社會及其成員需要的程度。
2、社會成員共同占有全部生產資料。在共產主義社會里,生產資料的占有關系徹底擺脫了私有制的束縛。
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歸全社會公共所有,勞動者本身既是勞動者,又是生產資料的共同占有者。
3、實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則。
社會成員將盡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參與社會勞動和工作,社會將根據每個成員的實際生活需要,分配個人消費品。
消除了社會主義時期實行“按勞分配”存在著的某些事實上的不平等現象。
4、徹底消滅了階級差別和重大社會差別。
在共產主義社會里,由于生產力的高度發展,產生剝削階級的社會條件不復存在,階級和階級差別都將消滅,城鄉之間、工農之間、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之間的差別也將消失。
5、全體社會成員具有高度的共產主義覺悟和道德品質。在共產主義社會里,勞動已經不是謀生的手段,而是人們生活的第一需要。
勞動者都具有高度的科學知識、廣泛的專業知識和高尚的道德品質,在體力、智力等方面得到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成為共產主義新人。
6、國家消亡。隨著階級和階級差別的徹底消滅,作為階級統治工具的國家將完全消亡。那時,管理公共事務的機構雖然存在,但它的社會職能已經失去其階級性質。
從社會學的意義上講,社會是由人群組成的一種特殊形態的群體形式,是按照一定的規范發生相互聯系的生活共同體。
社會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結構性,也就是社會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或社會體系中的諸要素之間存在著相對持久、穩定的聯系模式。
所謂“社會和諧”,就是社會系統中的各個子系統、各種要素處于一種相互依存、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狀態。
從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看,社會的和諧,既包含穩定、協調,又高于穩定、協調,它是社會穩定和協調的理想狀態;
既體現公平,又促進效率,它是公平和效率的統一;既包含社會發展的動力機制,又包含社會發展的平衡機制,它是社會動力機制和平衡機制的統一;
既是一種價值目標,又是一種不斷推進的現實的社會歷史過程,它是價值目標和社會歷史過程的統一。
這樣來認識和諧社會,實際上是一種整體性思考問題的觀點,把治國理政的視野拓展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人等各個方面。
并運用經濟、法律、行政、政策和道德等手段,統籌各種社會資源,綜合解決社會協調發展問題。
我國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的確立,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創造了條件。我們所要建立的和諧社會是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現代的、新型的和諧社會。
構建這樣的和諧社會必然要求: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努力實現生產力跨越式發展和促進人民共同富裕;
使社會充滿創造活力,一切有利于社會進步的創造愿望得到尊重,創造活動得到支持,創造才能得到發揮,創造成果得到肯定;
促進社會公平和正義,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得到妥善協調,形成團結互助、扶貧濟困的良好風尚;
社會管理和社會利益協調機制健全,全社會的法律意識和誠信意識增強,社會穩定有序、安定祥和;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平等友愛、融洽和諧。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