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花江上》的創作時間是()。
A、“九一八”事件之后
B、日本占領東三省之后
C、“西安事變”之前
D、“西安事變”之后
《松花江上》的創作時間是()。
A、“九一八”事件之后
B、日本占領東三省之后
C、“西安事變”之前
D、“西安事變”之后
B
1936年11月,正在西安二中任教的青年教師張寒暉,從現實生活中感受到民族災難的深重,又目睹西安街頭流亡同胞的凄慘,遂激發起一股創作的沖動,徹夜不眠,一氣呵成地寫下了《松花江上》的詞曲。張寒暉畢業于北平藝術學校,學的是戲劇表演專業,當時懂得作曲知識甚少,甚至不懂得記譜,但熾熱的民族感情和對侵略者的仇恨在他心中凝成了不可抑制的旋律,如潮水洶涌。他一邊歌唱,一邊請人將歌詞和曲調記錄成譜。當唱到“從那個悲慘的時候”,他熱淚滾滾,而當進入歌曲高潮“爹娘啊,爹娘啊”時候,竟嗚咽得不能出聲。
擴展知識
歌曲出現后,立即在西安的東北軍、東北流亡學生及廣大群眾中傳唱,并很快傳遍了全中國。當時,這首歌曲并沒有出版,而且誰也不知道作者是張寒暉,可是,那旋律中凝聚的血淚卻強烈地感染著愛國的中華兒女們,人們爭相傳抄傳唱,在祖國破碎山河的上空,到處飄蕩著歌曲中的呼號。
《松花江上》面世至今已經68年了。今天,中國已經不是張寒暉用血淚譜寫此曲年代的中國了。然而,這首歌仍有存在的價值,人們時而還會歌唱它,因為歌聲告誡人們:勿忘歷史,勿忘屈辱;前事不忘,后事之師。1936年底,周恩來總理曾指揮與會軍官唱了這首歌。當歌聲進入“哪年哪月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的樂句時,“一定要打回老家去”的決心,充溢了歌唱者的胸膛!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