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疫苗?
什么是疫苗?
【答案】:
疫苗是將病原微生物(如細菌、立克次氏體、病毒等)及其代謝產物,經過人工減毒、滅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預防、控制傳染病的自動免疫制劑。接種疫苗后,機體會產生特異免疫力,就可以抵御環境中遇到的同種病原,以此來降低患該病的風險,達到預防疾病的效果。說白了,就是通過科學技術手段減少病原體的毒性或者沒有毒性,再注入到人的體內,激發人體的免疫機制,產生抗體。
過去曾把用病毒或立克次氏體制成的免疫制劑稱疫苗,將用細菌菌體制成的稱菌苗,把細菌外毒素經甲醛脫毒制成的稱類毒素。近年來,隨著制造免疫制劑方法的改進,把預防接種用的自動免疫制劑統稱為疫苗。
【擴展】:
1.減毒活疫苗
減毒活疫苗是指病原體經過處理,消除了致病性,減弱了毒性,但還有一定感染能力后制成的疫苗。接種后,能使人體產生類似自然感染的過程,但不會導致人發病,還能獲得免疫應答。
通俗點講,所謂“減毒”,就是把病毒“打個半死”,讓他弱雞到……無法致病。
常用活疫苗有卡介苗(BCG,結核病)、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麻風疫苗、麻腮風疫苗、甲肝減毒活疫苗、乙腦減毒活疫苗、水痘疫苗、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小兒麻痹癥)等。
2.滅活疫苗
滅活疫苗是將培養后的病原體進行滅活處理,讓它完全喪失感染性,但完整保留病原體。注射到人體,會激發人體免疫反應,并產生免疫記憶,在今后病原體侵入人體后,即可快速識別并予以清除。
通俗點講,所謂“滅活”,就是直接把病毒“打死”,留下他的尸體。如百白破疫苗、乙腦滅活疫苗、甲肝滅活疫苗等。
新冠滅活疫苗和流感病毒滅活疫苗都是滅活疫苗。
3.類毒素
細胞外毒素經甲醛處理后失去毒性,仍保留免疫原性,為類毒素。其中加適量磷酸鋁和氫氧化鋁即成吸附精制類毒素。接種后在體內吸收慢,長時間刺激機體,產生更高滴度抗體,增強免疫效果。常用的類毒素有白喉類毒素、破傷風類毒素等。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