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科技3.0時代是()對金融渠道的變革。
A:大數據
B:人工智能
C:云計算
D:互聯網
金融科技3.0時代是()對金融渠道的變革。
A:大數據
B:人工智能
C:云計算
D:互聯網
D
隨著科技創新受到我國金融行業的熱捧,甚至帶來了整個金融行業商業模式和風險管理體系的深層次變革,包括傳統銀行、券商、私募機構還是互聯網金融,都在爭相為自身業務獲取在科技上的創新優勢,特別是隨著金融機構和科技企業主體之間逐漸走向開放與合作,被稱為金融科技3.0時代:一個更具效率、更具智慧性的新金融時代正拉開帷幕。
受到近年經濟新常態以及“資本寒冬”大環境的影響,日益提升的獲客成本、風控成本、合規要求正成為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難以逾越的一道“檻”,為了解決生存發展的難題,國內大部分金融機構也正逐漸以科技創新貫穿模式變革,逐漸向數據化、場景化(產業化)、生態化、平臺化發展。
擴展知識
科技滲透:信息技術創新與金融技術創新不斷向金融核心領域滲透,包括自動化的風險定價、量化交易、交易決策以及風控等,同時也包括金融服務的生態化與場景化建設。
01數據化
大數據對金融機構原有的結構化數據體系產生了巨大沖擊。當前,大數據已經開始應用在精準營銷、風險控制、風險定價、量化投資等領域之中,正如馬云所言,數據將成為未來最重要的生產資料。
02場景化(產業化)
場景化是金融服務深入實體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銀行開始在手機銀行APP上線類似于支付寶的生活服務功能,提供生活繳費、快速審批消費貸款等等;二是一些公募基金機構通過支付寶平臺上的螞蟻財富、手機銀行APP等平臺提供的渠道獲客,讓更多個人小白客戶可以直接購買。
值得一提的是,在金融機構2C方面,場景化是最好的獲客手段,而在2B方面,產業化則是最好的獲客方式。特別是在近兩年來新興的產業鏈科技金融,通過大數據技術創新,圍繞產業鏈核心企業,對商流、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數據信息進行把控,結合應收賬款質押或轉讓、貨權質押等手段,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綜合性金融產品和服務。
03生態化
近年來,移動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在風控、客服等領域的應用,不僅極大地增強了金融機構與用戶之間的接洽,也增強了金融業內機構與機構之間,產品與產品之間的接洽。在新形勢下,曾經彌漫在互聯網科技公司和傳統金融機構之間的緊張對峙,也因各取所需而開始加強合作。科技公司做好智能風控、營銷、客服體系建設,金融機構則負責提供產品、聚集資金,雙方通過合作形成金融服務的生態閉環。
04平臺化
隨著金融生態化的建設,未來市場平臺化的發展也將成為重要趨勢。一方面,我國中產階層理財需求不斷增長,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民營中小型企業面臨融資需求不斷增長,隨著這兩大需求的增長,未來金融市場需要更更多層次、針對不同用戶的理財和融資產品,因此市場平臺化已經是大勢所趨。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市場越來越看重金融企業的差異化、精細化競爭力和以技術驅動創新的能力,金融科技也逐漸成為了金融行業的“新常態”,越來越多的科技企業和金融巨頭都開始合作發力“Fintech”,而在不久的將來,金融業務或許也將從當前簡單的“自動化”創新逐漸向“人工智能”級別升級。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