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7年5月17日至6月10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開了(),根據白區工作長期斗爭的經驗教訓,提出了“隱蔽精干、長期埋伏、積蓄力量、以待時機”的十六字方針。
A. 延安工作會議
B. 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C. 白區工作會議
D. 瓦窯堡會議
1937年5月17日至6月10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開了(),根據白區工作長期斗爭的經驗教訓,提出了“隱蔽精干、長期埋伏、積蓄力量、以待時機”的十六字方針。
A. 延安工作會議
B. 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C. 白區工作會議
D. 瓦窯堡會議
C
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統治區開展工作的策略方針,即隱蔽精干、長期埋伏、積蓄力量、以待時機。1927年第一次大革命失敗后,國民黨進行清黨反共,實施白色恐怖。由于中共中央出現“左”傾錯誤,特別是王明“左”傾冒險主義的嚴重錯誤,使黨在白區的工作遇到很大挫折。1935年遵義會議認真總結白區工作的經驗教訓,轉變黨領導白區工作的方式。1937年5—6月在延安召開了白區工作會議全面論述了黨的白區工作的一系列政策和策略原則。是由“左”的錯誤向正確路線轉變的重要標志。1940年12月中共中央發表《論政策》的黨內指示終于得出白區工作十六字的正確方針。
擴展知識
西安事變后,在中國革命進程和國共兩黨關系即將發生重大變化的轉折關頭,在全國性抗日戰爭即將爆發的前夜,為了使全黨明確認識當前的形勢、任務以及黨的政策、策略,做好迎接重大轉變的思想準備,中共中央于1937年5月至6月,先后在延安召開了兩個重要會議,即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當時稱蘇區代表會議)和中國共產黨白區工作會議。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